須苞石竹 Dianthus barbatus,就像名字所描述的,它的苞片狹長,幾乎能和花瓣等長。其拉丁種加詞barbatus 也意味著胡須或細長的頭發(fā)。
↑須苞石竹的長苞片
園藝培育者看中了須苞石竹的特性,還培育出了以觀賞苞片為主的品種,看起來就像一團有柄的苔蘚。
↑須苞石竹品種
另外,頭狀花序也是須苞石竹的一大特色,大多的石竹花序上只有一朵,兩朵花,須苞石竹卻能在一枝花序上開出由小花緊緊排列而成的大花球。
↑須苞石竹的頭狀花序
就像延時視頻展示的,一旦啟動了開花的按鈕,須苞石竹便開始孜孜不倦地開放。不斷有新的花苞從細密的苞葉中,花球慢慢擴大,花序愈加飽滿。
但總有花開花謝,石竹單朵花的花期并不長,只有一周左右的時間。因為須苞石竹花間挨得緊密,無法單獨剪下殘花。因此待開過一段時間后,花序上謝的花已經(jīng)多于開放的,我便會把整個花序剪下來,插在水瓶里,為母株節(jié)約養(yǎng)分,還能刺激母株長出更多的花序來。
↑開放不久
↑開放一段時間后
↑插瓶
掐下花序中已經(jīng)長成的果實,經(jīng)過幾天的干燥后,頂上就裂開了小口,輕輕倒扣,就能灑出已經(jīng)變黑的圓餅狀種子。
↑果實
↑開裂的果實
細想來,頭狀花序確實是很大優(yōu)勢。相較與其他的石竹,須苞石竹的單朵花算是比較小的,但簇擁在一起,就格外顯眼。而在傳播種子方面,這樣的大圓球掉落在地上,在風(fēng)的作用下能夠到處滾動,種子便往更遠地地方傳播出去了。
雌雄異熟,精妙的機制
植物為了防止花粉授到同朵花的雌蕊上,就有了雌雄蕊在不同開花時間成熟的異熟機制。雌雄蕊異熟的機制很久前就已聽說,但一直沒有目睹整個過程,做出延時視頻我才發(fā)現(xiàn)石竹就有這樣的機制。
我種的這棵須苞石竹品種叫“粉色魔術(shù)師”,這名字很妙,花色會隨著開花時間的推移,花色會從白到粉,再到紫。結(jié)合一下異熟的機制也是會開花時間的推移而變,就很直觀了。
↑初開
初開的花白色為主,有點淡淡的粉色,先長出藍色的花藥,這時候的花粉已經(jīng)成熟開始散播了。
↑中期
這時候的花色已經(jīng)變成粉色,花粉散播得差不多了,雄蕊會慢慢向花瓣貼,而雌蕊開始伸出來,但還沒有完全成熟。
↑末期
花色已經(jīng)是非常深色,雄蕊已經(jīng)凋亡,雌蕊才是成熟的時候。
夏天啦來種點石竹吧
夏天可不是開花的好季節(jié),但石竹就偏不怕這高溫,今年夏天為了拍各種花卉的延時視頻,種了6個各異的品種,耐個40度高溫還是ok的,而表現(xiàn)也相當(dāng)不錯了,種植也屬小白級別,遂很推薦。
↑“粉精靈”這個品種植株很矮,要是不開花,就和草坪草無差
↑“初吻”
土壤:泥炭或者椰糠:珍珠巖=3:1 其實這個要求不嚴,只要透氣(別用園土)就好
澆水:夏天可以不用土壤沒有完全干就澆上水,澆水時間可以放在晚上,切記,絕對不能氣溫?zé)釙r澆水,澆水時,加上點全元素的水溶肥。
光照:雖說耐熱的,但我依舊不是很推薦大中午曬太陽,石竹耐陰還不錯,可以考慮早上曬倆小時,傍晚曬倆小時。
修剪:花萎蔫了就剪下,節(jié)省營養(yǎng),也能刺激開更多花,留種的話,就留一兩朵果實就好了。
病蟲害:不太招蟲子,暫時只見到長了紅蜘蛛,可以備點噠螨靈這樣的藥物。
作者介紹:葉崢嶸,網(wǎng)名翁溪地菍,山東農(nóng)業(yè)大學(xué)在校學(xué)生,熱忠于自然觀察,昆蟲、鳥類、植物、苔蘚鑒定皆有涉獵。當(dāng)然,最為喜愛花卉種植。個人公眾號:此間自然
圖文編輯:蔣某人
https://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nc-nd/4.0/deed.z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