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沒有刷山了,周日終于得點空閑,去鄞州橫溪金峨山走了一趟。
金峨山是個不錯的刷山地,五六百米的海拔,物種比較豐富,風景也非常不錯。拾級而上,景隨步換,可見竹林、茶園、古寺、大樹、彌勒大佛。頓足回望,氣象萬千,橫溪水庫像一塊碧玉靜靜藏于大山之間,村落、道路、工廠散落于山谷,東北遠處甚至可以看見鎮(zhèn)海舟山。登至最高,一覽眾山小,西南處一大片水域是象山灣,奉化寧海象山依稀可見。
這次和春天看杜鵑花時走了同樣的線路。導(dǎo)航至車嶺庵,自此往上,走觀音嶺古道,至山頂大佛返回,來回約一萬兩千步。一路看花觀果賞景,別有意趣,連夜整理出來,和大家分享這一份喜悅。一共24種,喜歡的可以收藏、點贊和轉(zhuǎn)發(fā)。
1、美麗胡枝子,豆科胡枝子屬。
金峨山之行拍到的第一種植物,它們真是名副其實,小碎花非常迷人,秋日最喜歡的植物之一。
2、絨毛胡枝子,豆科胡枝子屬
路上遇到的第二種胡枝子,也是第一次遇見的新植物,雖然沒有美麗胡枝子那么引人注目,卻也頗為雅致。
3、翅果菊,菊科萵苣屬
窗前同學(xué)說,所謂“人淡如菊”,應(yīng)該如同這種菊花一般。
4、金盞銀盤,菊科鬼針草屬
名字很費解,不知“銀盤”在哪里?舌狀花很隨意,有時三瓣,有時四瓣。
5、陀螺紫菀,菊科紫菀屬
陀螺紫菀一般和三脈紫菀同時出現(xiàn),這次它們倒是搶先開花了。
4、攀倒甑,忍冬科敗醬屬
又名白花敗醬草、苦益菜、萌菜,現(xiàn)在正當令,山間田野到處是它們的身影。
5、多須公,菊科澤蘭屬
遠遠看過去,很多人以為是前面的攀倒甑,細細看,二者差別很大,五個小花為一束,花絲伸出猶如白胡子,和前面的白花敗醬草對比一下,差別一目了然。
6、椿葉花椒,蕓香科花椒屬
椿葉花椒又名食茱萸、刺椒、滿天星、樗葉花椒、鼓釘樹,橫溪水庫邊上的小樹剛剛開花,山上的大樹已經(jīng)果實累累了。
7、鹽膚木,漆樹科鹽麩木屬
路邊這一樹繁花,一時如雪,讓人震撼,山上的鹽膚木已經(jīng)開始結(jié)果了。
8、博落回,罌粟科博落回屬
此時的博落回,大多進入果期。路邊居然還有在開花的,花絲像被電擊一樣炸開。
9、忽地笑,石蒜科石蒜屬
寧波山野多中國石蒜,忽地笑少見,這是綠化帶栽培的。忽地笑的花絲比花瓣長,這是它和前者的區(qū)別。
10、葛,豆科葛屬
特別霸道的葛藤,也特別寶貝,渾身都是寶,花也漂亮。植物志關(guān)于葛的描述,我最意外的是葛粉居然可以解酒。
11、野鴉椿,省沽油科野鴉椿屬
野鴉椿是果比花艷的典型代表,一到秋天,到處是紅彤彤的它們。
12、杠板歸,蓼科萹蓄屬
小時候的零食,果子葉子味道都不錯。
13、刺蓼,蓼科萹蓄屬
花雖小,成片就壯觀了,到處都是它們美麗的身影。
14、虎杖,蓼科虎杖屬
小時候喜歡吃虎杖酸溜溜的嫩莖,我們老家叫它們酸酸桶。
15、賊小豆,豆科豇豆屬
也不知它們怎么得罪了命名的植物學(xué)家,得了這么一個名字。
16、油點草,百合科油點草屬
想起剛剛認識它們的時候,為了一睹芳容,到處尋找而不得。這條線路上,卻多到泛濫。
17、南五味子,五味子科冷飯?zhí)賹?/span>
山間的美味,就等它們成熟了。
18、龍珠,茄科龍珠屬
平時看它們的小紅果比較多,花倒是少見,這次全了。
19、白英,茄科茄屬
白英也是秋冬掛滿小紅果的植物,經(jīng)常會和龍珠混淆,它們一個直立草本,一個是藤本,花朵差別也很大。
20、高粱泡,薔薇科懸鉤子屬
觀音閣附近的山路邊上,大片大片的高粱泡開始進入花期。
21、鴨跖草,鴨跖草科鴨跖草屬
屬于最常見卻百拍不厭的物種,每次見到這些藍色小精靈,總是忍不住低頭蹲身,為它們的精致美麗而折服。
22、木荷,山茶科木荷屬
防火道上,著名的防火植物木荷結(jié)果了,旺仔小饅頭般的造型,讓人很有食欲。
23、算盤子,葉下珠科算盤子屬
小南瓜般的造型很可愛,臺灣人叫它們紅毛饅頭果,雖然外號與食物有關(guān),但這種植物有毒,可以遠觀不可褻玩焉!
24、田麻,錦葵科田麻屬
見于山頂大佛腳下。本種的莖皮纖維可代黃麻制作繩索及麻袋,真看不出來,小小草本還有如此功效。
跟著草木 走過四季
關(guān)愛自然 敬畏生命
1、網(wǎng)絡(luò)平臺:京東、當當、亞馬遜、天貓等各大平臺均可。
2、簽名版本。尚余少量作者簽名版本,有意者請在后臺留下【姓名+地址+手機】,書價60元/本(含郵費)。可通過文末收款碼或贊賞付款,售完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