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每周分享」的第 13 期, 鑒于最近新關注的很多朋友還不太了解這個欄目,所以我這里再介紹一下。顧名思義,就是會在每個周末分享一篇 Python 以外的文章,主題涉及:軟件、App、PPT、攝影、Ps 等幾個方面。你可以在我公眾號界面中的 「不務正業(yè)」菜單里集中查看,Python 文章則在另一個「不誤正業(yè)」菜單中。
好東西不嫌多,今天我就再次拿出壓箱底的一套 PPT 作品送給你,這套作品就是 GraphicRiver 上銷量排名第 2 的 PPT。
雖然是第 2 名,但這套作品從水準和實用性上,我覺得比排名第 1 還要棒,隨便看幾張就知道了。
這套作品非常專業(yè),使用了專業(yè)的配色、豐富的邏輯關系圖、形象的圖標、好看的字體,整體視覺效果非常棒,如果你能把這些都學以致用,那你的 PPT 絕對能甩周圍的同學同事幾條街。
在送你這套模板之前,我想先和你分享幾點經驗,幫助你充分利用它。
我相信所有人都想把 PPT 做好,但不幸地是,絕大多數(shù)人都不得要領,做出的 PPT 不忍直視,歸結原因主要有這么幾點:見得太少沒有靈感,收藏地太多卻不歸類總結,過多地關注于奇技淫巧,總之就是走偏了。
如何不走偏呢,很簡單,注重內容邏輯與視覺化表達,這就是做出一套好 PPT 的核心。展開一點說就是,把 PPT 文稿按邏輯關系有條理地組織起來,然后配以視覺圖形呈現(xiàn)出來就行了。
你可能會問,PPT 文字之間的邏輯關系是什么?
很簡單,我們從小就學,天天都在用,比如:「因為 Python 很火,所以我要去學」,這就是因果邏輯關系;「學了 Python,可以做爬蟲、開發(fā)、機器學習」,這就是并列邏輯關系。例子無窮盡,但常見的邏輯關系只有 5 種,即:因果關系、遞進關系、主次關系、總分關系和并列關系,把這些邏輯關系運用到 PPT 中,你的 PPT就成功了一半。
很多人做 PPT 從沒思考過處理邏輯關系,猛往幻燈片里面堆文字和數(shù)據,殊不知,做 PPT 最忌諱的就是沒有邏輯性和大篇幅文字(這里主要指演講型 PPT),你可能會說,我是做 PPT 又不是寫作文,搞清這些邏輯關系有什么用?你如果現(xiàn)在真是這么想,那我要恭喜你,因為你終于找到了做 PPT 不得要領的原因。
下面就以今天這套模板為例,來說說如何采用「內容邏輯與視覺化表達」的方法做好一套 PPT。
先說下沒有注重內容邏輯與視覺化表達的 PPT 是什么樣的,典型的就是下面這種長篇大段式的 Word 型 PPT,沒有做任何內容邏輯和視覺效果處理,不分哪些是需要自己講的,哪些是需要讀者看的,全都揉搓在一起丟給讀者,效果可想而知。
那如何注重內容邏輯和視覺化表達呢,簡單,兩步走。
首先,分析文稿中的內容邏輯,提取和重組關鍵字,刪除無用的字句,這些字句口頭表述就可以了,不需要出現(xiàn)在幻燈片中。
然后,確定關鍵字之間的邏輯關系屬于上面 5 種邏輯關系中的哪一種,選取適合的視覺圖形進行呈現(xiàn)就行了。
下面就來看一下這套模板采用了哪些「內容邏輯和視覺化表達」的形式 。
▌因果關系圖
▌遞進關系圖
年終總結中常會用到時間線型的幻燈片,回顧過去一年完成了哪些工作,這種時間線也屬于遞進關系,可以用下面的這些圖。
▌主次關系圖
▌總分關系圖
▌并列關系圖
上面這些幻燈片,完美使用了「內容邏輯和視覺化表達」制作思路,很多都可以用在我們的 PPT 中,先分門別類地納入自己的靈感素材庫,等需要的時候拿出來直接套用就行了。
總之,多看、多積累、多練習就能做好 PPT 。
上面,只是這套作品內容的一小部分,還有不少有用的東西可以學習。
▌專業(yè)配色
很多時候,你的 PPT 看著很 Low,很可能是配色過于大眾話,比如下面這張圖表,所有元素都一樣,一個使用默認配色,一個使用專業(yè)配色,這差距就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除了上面的商務藍配色,模板還提供了多種專業(yè)配色:
▌圖表
很多人在 PPT 中插入圖表時,直接就把 Excel 中的圖表復制過來了,丑到爆,來看看這些養(yǎng)眼的圖表。
▌地圖
好,就羅列這么多,以上僅是整套模板 300 張幻燈片中的一小部分,可以說每一張都是精品。
所以,今天改一下,方式也很簡單,你如果需要這套 PPT ,可以選取任何一種方式:留言、打賞或者點個好看(點好看需要留言告訴我一下)來和我互動,我看到了之后就會發(fā)給你。
如果你不想留言、打賞或者點個好看,那看這篇文章就可以,寫這篇文章我也是花了不少心思。
本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