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植的《洛神賦》文學(xué)地位很高,在書畫領(lǐng)域也影響頗深。東晉顧愷之依照文章描述場景繪制出著名的《洛神賦圖》;東晉王獻之以小楷在麻箋紙上寫《洛神賦》,此篇是他的小楷經(jīng)典之作,流傳至宋代只剩下殘缺的十三行,故又稱《洛神十三行》,到元代這幅晉麻箋《洛神賦》被趙孟頫所得,趙孟頫經(jīng)常臨寫它。虞集在《道園學(xué)古錄》中評趙孟頫的書法說:“楷法深得《洛神賦》而攬其標?!边@句話說的是趙孟頫的小楷得王獻之神韻。而趙孟頫本人也很喜歡書寫《洛神賦》,他抄寫過很多本,傳世的就有許多個趙孟頫《洛神賦》版本。大德四年,趙孟賦為好友盛逸民書寫的《洛神賦》就是其中的佼佼者,此篇書法溫潤秀麗,深得二王流美書法之妙!元人倪瓚稱此卷“圓活遒媚”,并推趙為元朝第一書人。
趙孟頫書 《洛神賦》, 紙本,縱29.5公分,橫192.6公分,天津市藝術(shù)博物館藏,大德四年(公元1300年)書,時年趙孟頫四十七歲。此卷用筆圓轉(zhuǎn)流美,充分展示了趙孟頫的書法風格。
趙孟頫書《洛神賦》六種版本
迄今搜集到趙孟頫書曹植《洛神賦》共有六種版本:
一、大德元年(1297年)為清夫所書
1、美國普林斯頓大學(xué)藏本
2、秋碧堂刻本
二、大德三年(1299年)書(偽。故宮博物院藏)
三、大德四年(1300年)為盛逸民所書(天津藝術(shù)博物館藏)
四、大德五年(1301年)書(筠清館法帖)
五、大德末、至大初(1308年左右)書(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六、延佑六年(1319年)書(北京故宮博物院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