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貨眼中的重慶,唯有麻辣是終極奧義!特別是烹飪上不拘小節(jié),大把花椒海椒黑起放已經(jīng)吃成經(jīng)典代表的菜,莽一筷子就曉得到底有好霸道。
不管霸道總裁又愛上了哪個妹兒,反正重慶吃貨都愛的霸道總“菜”,外地人是絕壁沾都不敢沾。
【麻辣小龍蝦】
去年旋起的麻辣小龍蝦風(fēng),擱到今年也有吃貨用“辣得雙腳跳”來形容。但說實話,辣是辣,但香辣,整一口就根本停不下來,還要開幾瓶冰啤酒下菜。從小沒接受過麻辣訓(xùn)練的外地人,抿一下就要人仰馬翻。
【美蛙魚頭】
外地人來重慶吃這個美蛙魚頭,絕對讓你第一只牛蛙還沒吃完就飆出淚,換作是重慶的吃貨們還是吃得很坦然的,蛙肉肥妹,超級鮮嫩,黃瓜條和豆腐打底,銷魂得一口升仙。
【椒麻鱔段】
椒麻鱔段,看上去沒有啥殺傷力,吃起來你才曉得青花椒的厲害。鱔魚切成段,油炸之后與醬料爆炒,最后將湯汁燒干,料汁全部被鱔段吸收,辣麻鮮香,非常入味,吃起來的真的是嘿巴適。
【辣子雞】
辣子雞起源于重慶歌樂山,在雞肉里撒上一半花椒一半藤椒,麻味更重。配上一些油炸花生米或者撒上一些熟芝麻,麻辣味濃,咸鮮醇香,外酥里嫩,炸得焦香的仔雞塊,害羞地藏在紅紅的辣椒下,好似在跟你玩捉迷藏,邊找邊吃,樂趣多多。
【尖椒雞】
現(xiàn)在重慶人都有個共識——青椒未必不比紅椒辣,再把青花椒整進(jìn)來,土雞肉切丁一爆炒,吃起來就曉得味道有好陣仗——仿佛全身都在燃燒,簡直想把各人整個泡到冰水頭,點這菜一定要慎重??!
【泉水雞】
泉水雞起源于重慶南山,使用山泉水制作,加入酥制好的花椒、干辣椒、大蒜、等數(shù)十種佐料翻炒,雞肉鮮嫩入味,麻辣中自有一股清香。吃貨們,實踐是檢驗整理的唯一標(biāo)準(zhǔn),吃過后再來討論。
【口水雞】
川菜里面叫白斬雞,后來也不曉得在佐料升級還是啷個,擺到攤攤上賣名字成了口水雞。反正是雞肉還是一樣滑爽,佐料還是一樣麻辣鮮香,吃到嘴巴癱瘓,作料還要留起下面!
【水煮魚】
水煮魚可以說是重慶江湖菜的代表之一,將魚片放入開水中,迅速燒煮,然后再淋上辣椒、花椒等配料。吃起來魚肉滑嫩、油而不膩、香辣麻味,滿目辣椒紅亮養(yǎng)眼,好多慕名來重慶的吃貨辣哭了都要點。
【郵亭鯽魚】
郵亭鯽魚是重慶的一道名菜,發(fā)源地大足縣郵亭鎮(zhèn)高家店,烹制時先入鍋干煎成兩面黃,然后下湯煮熟,味鮮美魚肉細(xì)嫩,佐之花生脆香,火蔥的芳香,均在口中迸發(fā)出來,簡直過癮慘了!
【萬州烤魚】
烹飪工藝的精華。香味濃郁,湯色紅亮,辣而不燥,具有獨特的焦香味和濃郁料香味,邀上伙伴們一起感受江湖豪情!
【干鍋】
干鍋口味麻辣鮮香,與火鍋和湯鍋相比,湯少,味更足;啥子干鍋兔、干鍋雞、干鍋辣鴨頭、干鍋排骨這些每次輪起點,一鍋吃了還不夠的,可以再點些配菜,方便又美味!
【雞雜】
重慶最著名的便是黔江雞雜,泡菜水和辣椒是關(guān)鍵,既可以去除雞雜的意味,還使成菜脆嫩。墊菜種類也蠻多 ,酸蘿卜、魔芋、土豆、蓮花白、海帶、西芹、酸蘿卜越煮越好吃, 特別酸爽開胃,就是外地HOLD不住啊~
【重慶燒烤】
重慶的燒烤都是露天攤擺起的,攤攤兒確實爛,但是“腦花”、“脆骨”、“苕皮”這些確實太霸道了,烤熟之后在大盆中剪得稀碎,再拌上各種香噴噴的調(diào)料,辣椒、蔥花兒、香菜、折耳根顆顆……味道香得不擺了,也辣得不擺了!
【酸辣粉】
有吃飯的地方,就有酸辣粉!肉沫炒雜醬和油酥花生米(也有些擱黃豆)還有榨菜顆顆永遠(yuǎn)是精髓,再大瓢大瓢地加油辣子和醋,盛況一般是一群人做在街邊邊,邊呼鼻子邊吃。
【冷串串香】
跟樂山缽缽雞類似,只不過重慶人取名字沒得恁個矯情。又沒得雞,叫啥子缽缽雞嘛?各種葷素菜切好串起,大不銹鋼牌子碼好,顧客一目了然要啥子點啥子,再麻辣佐料一澆,打包碗一裝,端起邊走邊吃。
【涼面】
重慶人吃涼面,也是無辣不歡。在麻辣鮮香的小面佐料基礎(chǔ)上,再加點白糖提味。經(jīng)?;磙D(zhuǎn)了一看,就是紅油旺旺的一碗,也沒得幾個外地人敢挑戰(zhàn)。
【串串】
如果非要問吃串串跟吃火鍋有啥子區(qū)別,除了數(shù)芊芊、稱芊芊外,價格肯定便宜得多,菜品也吃得到更多,畢竟每根芊芊的分量就只有那一點點。湯底反正還是一鍋麻辣,多遠(yuǎn)都聞得到又嗆又誘人的味道!
【火鍋】
終極BOSS——重慶火鍋!反正多的廢話就不說了,看到辣椒漂起一層逗覺得這才叫吃飯!而且是越吃越辣、越吃越麻,不過癮的還要加個干油碟——逗是干海椒面和鹽巴味碟,我看沒得幾個外地人敢挑戰(zhàn)。
撰文:紅豆
(本文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一點資訊的觀點和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