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言非語:
不輕松時莫旅行,否則,越游越沉重,
不但辜負(fù)了風(fēng)光,也辜負(fù)了時光!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唐朝文化為什么那么有創(chuàng)造力?
因為大唐士子們倡導(dǎo):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讀書,有知識;旅行,有見識。
讀而不行者,是書呆子;
行而不知讀,是匆匆過客。
什么“要么讀書,要么旅游,身體和靈魂,總有一個在路上”,錯!
既要讀書,又要旅行,身體和靈魂,都要在路上!如此,才算是一個真正的“活人”!
讀無用的書,做無目的的旅行
亞里斯多德說:
我和別人的區(qū)別是,別人活著是為了吃飯,我吃飯是為了活著。
吃飯,就是生存;
但生存,不是目的,目的是活著——活出自己來。
如何活出自己來?
就是讓經(jīng)歷獨特,讓靈魂非同尋常。
“有用之書”都是一樣,無用之書才千變?nèi)f化。
如果把知識比作食糧——精神食糧,那么,
有用之書是米飯,無用之書是菜肴。
有用之書刻板單一,無用之書豐富多彩。
只讀有用之書的人,形同酒囊飯袋;
好讀無用之書的人,才是美食家。
旅行也是如此——
有目的的旅行,只能算出差,往往是苦差事!
無目的的旅行,才能有發(fā)現(xiàn)、有驚喜、有無限的可能!
讀書要思考,旅游要感悟
孔子讀史,總在思考,什么樣的人才算君子?什么樣的人算小人?然后,筆削春秋,成為一代宗師;
莊子旅行,一直在感悟,大自然如此之美妙,滾滾紅塵那些蠅營狗茍算什么。最后,他決定獨與天地精神相往來,成為世外高人!
原來,讀書,不是為了背誦,以便參加詩詞大會拿獎;
旅游,不是為了照相,以便在朋友圈里發(fā)一發(fā),獲得幾個點贊。
一切都是為了靈魂的充實!
所以:
只讀不思者,形同U盤;
只游不悟者,與牛馬何異?
故曰:
讀而不思則惘,游而不悟則茫。
快樂地讀書,輕松地旅游
讀書和旅游一樣,
當(dāng)你捧書在手,或背囊上路,
就要放下一切。
放下工作,放下負(fù)擔(dān),放下牽掛,放下執(zhí)念。
把書中的文字看作行云流水:
心隨白云舒卷,意從流水迂回。
把眼前的風(fēng)光看作美酒佳肴:
借自然情懷,澆心中塊壘。
要則:
不快樂時莫讀書,否則,越讀越煩躁,
不但糟蹋了好書,也糟蹋了心情;
不輕松時莫旅行,否則,越游越沉重,
不但辜負(fù)了風(fēng)光,也辜負(fù)了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