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詩歌,大家就一定會想到唐朝。畢竟在那個朝代的時間,是整個中國歷史上詩歌發(fā)展的黃金時期,在這個朝代之中,出現(xiàn)了許多名人大家。光是在《全唐詩》之中就有著將近五萬首唐詩。而在民間流傳最廣泛的《唐詩三百首》之中,也有311首唐詩的存在。像是唐朝大家的李杜、王維、孟浩然等人,都有著許多的詩篇進去到《唐詩三百首》之中,口口流傳。就好比我們今天要說的這首《題破山寺后禪院》,也是出自這個《唐詩三百首》。
這首《題破山寺后禪院》是在唐朝時間中非常常見的一首五言律詩。整首詩描寫了詩人在早上游玩了后禪寺的自身觀感,以及描寫了非常迷人、幽靜的畫面。以及詩人常建在游覽了名勝之后的喜悅的心情。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混潤,給人一種非常舒適的美感享受。在唐朝那個時間里都是一個非常有特色的山水名篇。
《題破山寺后禪院》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萬籟此都寂,但余鐘磬音。
在首聯(lián)之中“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兩句。常建用一種非常簡練的語言將清晨時間的古寺周圍的環(huán)境給描寫了出來。那一輪初升的太陽,將自己的光芒照射在虞山中的高高的林木之上,散落在林木間的古寺之中。一眼看過去,山林之中翠綠蔥蘢,古寺絢爛明亮,讓人覺得沉醉。一個“入”、一個“照”,就將古寺的優(yōu)美淋漓盡致的給表現(xiàn)了出來。
而在頷聯(lián)之中的“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不僅僅承接了上句的古寺的悠然,也點出了題目中的“后禪院”這三個字。這兩句詩主要描述了在山上有一條通往后禪院的幽深安靜的小路,和在后禪院之中那幅幽深迷人的景色。要說整首詩最美好的地方,就是在“曲徑通幽”這四個之上。這四個字不僅僅準(zhǔn)確傳神的描寫出后禪院的美好,也寫出了古代中國在古典園林之中的美學(xué)追求。
第三句頸聯(lián)之中“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則是進一步對于環(huán)境的描寫。不過這里更加突出了在佛門之中的禪性對于蕩平人心的作用。這兩句詩是說,那明媚的山色,讓飛鳥在天空中飛的更加的愉悅,而清澈見底的潭水則是能夠讓人的心更加的清明。并且,結(jié)合詩的第一句對于環(huán)境的描寫,則是更加對古寺進行了側(cè)面烘托。
而在尾聯(lián)之中,“萬籟此都寂,但余鐘磬音?!庇寐曇魜硪r托安靜,常建用十個字來塑造出一個萬籟俱靜的一個境界。并且,這個境界是在古寺的幽靜環(huán)境之中進行的升華。所以,在那寺廟中的鐘磬聲,不僅僅是用來報時間的,還具備著用來感化人心,凈化心靈的奇妙作用,也是佛門圣地的出世之音。
整篇看下來常建的這首詩,雖然與普通的山水詩一樣,但是還是在那其中隱藏著自己的閑情逸趣,只不過在某些風(fēng)格上有著非常不同的地方。要說常建的這首山水詩,更多的還是閑雅警示,并且與王維的高妙和孟浩然的田園平淡相比,更有著自己獨特的風(fēng)格。
有些人說,這首詩是在《唐詩三百首》之中最美的存在。要說最美,可能一個人一個看法,所以肯定會有人認(rèn)為有些詩會比這一首更加的美好。不知道大家覺得最美的詩是哪一首呢?一起來評論區(qū)里說一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