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一生宦海浮沉,奔走四方,生活閱歷極為豐富。并且蘇軾還善于從自己的人生遭遇中總結經驗。往往能從一些很細微的生活場景或者平凡的自然景物中,讀出豁達樂觀的人生態(tài)度及深刻的人生哲理。他的這首詩,你可以不會背,但至少要讀一次。
《東坡》便是這樣的一首小詩,它是蘇軾在黃州期間創(chuàng)作的一首七言絕句。
這首詩所描寫的內容,便是蘇軾極為尋常的一個生活場景:于月夜拄杖漫步東坡。以此凸顯了蘇軾幽獨高潔的心性和豁達樂觀的人生態(tài)度。
東坡,是位于黃州東門外的一處地名,是蘇軾效仿白居易忠州東坡之名而取。蘇軾不僅在這里親自種植莊稼果木,還蓋起了起居室,取名為東坡雪堂,并自稱東坡居士
詩的首句“雨洗東坡月色清”,即雨水把東坡清洗的和月亮的光輝一樣清澈。蘇軾在這首詩的一開頭便營造出了一個澄明的世界。
次句“市人行盡野人行”,即城里的人早已經離開,只剩下我這樣的山野中人在此閑游散步。
詩的最后兩句“莫嫌犖確坡頭路,自愛鏗然曳杖聲”,千萬不要去嫌棄這里的坡路沒有城里的路平坦,我就是喜歡拄著拐杖在坡路上發(fā)出的鏗然的聲。
綜觀蘇軾的這首小詩,看似句句寫景,實際上也句句言情,寓情于景,意蘊深遠,耐人尋味。這首詩所展現(xiàn)出來的面對人生艱辛,要有豁達樂觀的態(tài)度,是能夠給予我們鼓舞和力量的。
它和蘇軾的經典詞作《定風波》中“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有異曲同工之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