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年立冬天氣,少有才名,長益駿發(fā),名滿吳會的明朝后期文學家、書法家王稚登,看著秋風院落,黃葉蕭蕭,屋內(nèi)禪燈一豆,窗上明月半輪,而寒意,也在漸漸彌漫……
立冬
明 王稚登
秋風吹盡舊庭柯,黃葉丹楓客里過。
一點禪燈半輪月,今宵寒較昨宵多。
這位在嘉靖年間兩度游學京師的才子,曾與陸弼,魏學禮等召修國史。他還著有《吳社編》《弈史》《吳郡丹青志》。擅長書法,善書法,行、草、篆、隸皆精,名作《黃浦夜泊》存世。
立冬時節(jié),不只是一個時令,更是一種物換星移的變幻。
屢遭排擠,官終權(quán)刑部尚書,有文才的程公許,也曾在立冬時節(jié),悼念一位好友高士。
立冬節(jié)齋宿竹宮悼姚高士
宋 程公許
認取太虛無一物,本無幻翳況空花。
桃椎思邈還知否,佳傳寧無良史家。
太虛茫茫,由來無一物,世間空空,無非幻做花……可是一旦離世,又有哪位良史可以作傳呢?縱使有人作傳,又有幾人能夠懂呢?
程公許,字季與,一字希穎,號滄州。嘉定進士。歷官著作郎、起居郎,今存《滄州塵缶編》。
宋代一位僧人釋文珦,也曾在立冬之日,在野外吟哦。
立冬日野外行吟
宋 釋文珦
吟行不憚遙,風景盡堪抄。
天水清相入,秋冬氣始交。
飲虹消海曲,宿雁下塘坳。
歸去須乘月,松門許夜敲。
對于在野外吟行自得其樂的人來說,再遠的路又算得了什么呢?秋冬之交的風景,也清新可人,月色普照,松林掩映的柴門,夜里敲響了一片空靈……
宋代詩人錢時幼年即奇?zhèn)ゲ蝗海恍な浪兹迳?,絕意科舉,究明理學。因游慈湖楊簡門下,成為楊門高弟。楊簡深愛之,大書“融堂”二字相贈。時任江東提刑的袁甫器重錢時才學,特設象山書院,招請錢時為主講席,一時風聞遠近。
這樣一位人物,也曾在立冬之前的一天,看到霜打菊花,發(fā)出感嘆。
立冬前一日霜對菊有感
宋 錢時
昨夜清霜冷絮裯,紛紛紅葉滿階頭。
園林盡掃西風去,惟有黃花不負秋。
西風過處,一切都歸于凋零??墒菆@林中依然有一抹金黃,裝點成深秋的顏色。原來院里的菊花,已經(jīng)紛紛綻放。
煙雨館立冬前一日
宋 葛紹體
已過重陽種菊花,留連秋色帶霜華。
休言明日朔風起,腸斷天涯人懷家。
同樣的時節(jié),葛紹體想到的是朔風起,斷腸人在天涯。
立冬日作
明 劉基
忽見桃花出小紅,因驚十月起溫風。
歲功不得歸顓頊,冬令何堪付祝融。
未有星辰能好雨,轉(zhuǎn)添云氣漫成虹。
蝦蟆蛺蝶偏如意,旦夕蜚鳴白露叢。
難得的冬日閑暇,精通天文、兵法、數(shù)理等,詩文古樸雄放的劉伯溫,寫下了頗有生活意趣的文字。
劉基其人,佐朱元璋平天下,論天下安危,義形于色,遇急難,勇氣奮發(fā),計劃立定,人莫能測。朱元璋多次稱劉基為:“吾之子房也。”在文學史上,劉基與宋濂、高啟并稱“明初詩文三大家”。
“三分天下諸葛亮,一統(tǒng)江山劉伯溫;前朝軍師諸葛亮,后朝軍師劉伯溫”……這自然萬象,在他的眼里,也的確與眾不同。
感謝點贊 歡迎轉(zhuǎn)發(fā) 敬請評論
聯(lián)系方式:40625380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