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鐘愛麗江的溫婉秀麗 有人向往香格里拉的絕色 但,從麗江到香格里拉 有一處藏在大山深處、遺世而獨立的風景 只有1%的資深驢友知道 你若曾途經(jīng)茶馬古道的葉枝鎮(zhèn) 也許并不會對它感到陌生 那里三江并流,山水純美 那里尚未開發(fā),民風淳樸 那里民居獨特,歌舞迷人
@禾木
非遺、雪峰、柿子、木屋、陽光,那里的一景一物,都有著一種難以解說的情愫。
@禾木
她叫同樂村,一個非常吉祥喜慶的名字,是茶馬葉枝鎮(zhèn)里淳樸的傈僳族寨子、維西的山水間一個美在深山的村子。千百年來,依然歌舞,依然沉醉。
同樂,藏在維西大山深處的珍寶
@洋光攝客
藏在維西大山深處、金沙江、瀾滄江、怒江“三江并流”區(qū)域核心腹地的同樂村,偏離國道省道,若沒有當?shù)厝藥返脑?,外人很難找到這顆珍寶。
@大劉
這里沒有直通的公路,只有一條彎彎的村道,要進村,得沿著山腳蜿蜒前行十多公里。
從山腳到山腰,同樂村的面貌漸漸完整,簡直美不勝收!
整個村落靠山面水,一座座看似樸實無華的木楞房,層層疊疊、錯落有致地嵌在山坡上,形成獨特的鄉(xiāng)土聚居景致,與大自然融為一體。
@大劉
古老的寨子四面環(huán)山,山上的田野有著織錦似的風光,還有那隨處可見的山花野果、蒼翠的樹、清澈的小溪,從此不必再想象人和大自然之間的距離有多遙遠。
后山區(qū)域是白馬雪山自然保護區(qū),滇金絲猴的主要棲息地,茂密的原始森林和漫山遍野的杜鵑花神秘又浪漫。
@猴哥2008
雖然同樂原始沒開發(fā),但有網(wǎng)有電腦,洗澡還可以淋?。?/span>
同樂,古老而獨具特色的木楞房
同樂是最古老、最具特色的傈僳族山寨,至今仍保留著傳統(tǒng)傈傈族風格的建筑——木楞房。
@大劉
@洋光攝客
一棟棟由木板搭制的傳統(tǒng)的房子錯落有序地分布在海拔2000多米的高山之上,給人一種強烈又震撼的視覺感受。
@洋光攝客
房子基本都是木質結構的,不上漆,不用鐵釘,用木料來相互嵌入牽制。就連屋頂用的都是壓著石頭固定的木片,而不是瓦片,自然樸實,十分有特色!
@大劉
@老V攝影
炊煙從鱗次櫛比的木屋中裊裊升起,給安靜的寨子帶來了人間煙火氣。
@鄒一婧
同樂地處滇西北高原的大山深處,山高坡陡,種不出什么莊稼,出產(chǎn)最多的就是玉米。
因此,每年的秋冬季節(jié),家家戶戶房前都會掛滿金燦燦的玉米,誰家掛的玉米多,就說明他們家收成好。光是看著這豐收的景象,心里也滿滿都是喜悅!
同樂,貼近自然的原始生活方式
云南有25個少數(shù)民族,各具特色,風情濃厚,文化遺產(chǎn)豐富璀璨,而傈僳族又是云南獨有民族之一。
@飛鳥與魚
作為傈僳族傳統(tǒng)村落,同樂僅有百余戶人家。由于地處偏遠山區(qū),同樂沒怎么受到外界的沖擊,因此仍保持著最貼近自然的原始生活方式。
@鄒一婧
淳樸的傈僳族村民依舊住著最原始的干欄式民居,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產(chǎn)生活遵照自然規(guī)律,通過自己勤勞的雙手延續(xù)著自給自足、與世無爭的生活。
@鄒一婧
@大劉
△剝核桃會染黑手,幾個月都洗不掉
傈僳族非常好客,若有重要的客人到來,他們都會穿上本族服飾、端著自釀美酒、唱著高亢的歌,熱情迎接遠到而來的客人。
@飛鳥與魚
此外,同樂是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阿尺木刮”的發(fā)源地,它因一支“阿尺木刮”歌舞聲名遠播。
@大劉
同樂村傈僳族人世代過著半牧半農(nóng)的生活,發(fā)祥于此的 “阿尺木刮”就是模仿山羊的聲音、動作,表現(xiàn)游牧生活的場景的歌舞。
@鄒一婧
原始仿古、生動自然的“阿尺木刮”,從天上唱到地下、從高山唱到河流、從大自然唱到人類社會、從遠古洪荒時代唱到現(xiàn)今現(xiàn)實生活!
@大劉
@鄒一婧
人情世態(tài)、悲歡離合、向往熱愛大自然的質樸情感應有盡有。作為傈僳族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阿尺木刮”以其獨特性和較高的藝術價值被收入《中國民族歌舞集成》。
@洋光攝客
同樂,抵達方式
坐標:云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維西傈僳族自治縣葉枝鎮(zhèn)
方式一:從麗江到德欽梅里雪山,坐德欽縣到維西的班車,在葉枝鎮(zhèn)下車,再從葉枝鎮(zhèn)包車到同樂村。或同班車的司機溝通好,到離同樂村最近的公路口下車,再徒步五公里左右到達村子。同樂村有較好的民宿客棧,可以解決吃住問題。
方式二:從麗江客運站坐班車到香格里拉,再從香格里拉轉班車到維西縣,約八小時。再從維西縣坐前往德欽的班車,到同樂村的路口下,再徒步五公里左右到達同樂村。
平凡寧靜的生活是大多數(shù)人的追求。柴米油鹽是平凡生活、吵吵鬧鬧是平凡生活、三點一線是平凡生活。
@老V攝影
可是為什么,驢叔竟非常向往大山深處那雞鳴狗吠、炊煙裊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呢?
同樂不是可以匆匆一瞥的旅游勝地,但你可以在這里探險、可以感受、可以像小時候那樣放飛自我。
畢竟
有些地方,無論隔著多久光陰,它都清晰鮮活如最初那樣。
有些地方,無論經(jīng)歷多少歲月,它都是記憶里不敗的風景。
這些地方,無論破舊還是落敗,它都是可以安放靈魂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