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视频淫片aa毛片_日韩高清在线亚洲专区vr_日韩大片免费观看视频播放_亚洲欧美国产精品完整版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巴蜀文化與文學】漢賦形象代言人:司馬相如(上)

巴蜀文化與文學 之

漢賦形象代言人——司馬相如

(上)

文 杜悅竹


題目是“巴蜀文化與文學”,但主要講文學,因為文化是個比較大的概念,只能旁涉。巴蜀文學的源頭在西漢司馬相如這里。

司馬相如名氣很大,今天我們提到司馬相如,首先想到的是:

他是漢賦的形象代言人,號稱辭宗、賦圣;

他是八卦故事的男主角,堪稱情圣;

他是許多著名典故的創(chuàng)造者;

他還是音樂家,是策劃大師,是屌絲逆襲的古代典范……

其實漢賦普遍艱澀很難懂,在今天已經不大具備文本的傳播性。今天我們還來談司馬相如,他的作品是一個讓我們敬而遠之的存在物,真正來談的,還是他的人生故事和文化影響。


司馬相如之前的文藝情況

1

司馬相如之前的文藝狀況是,秦帝國文教事業(yè)凋敝,劉勰在《文心雕龍》的說法是“秦世不文”,魯迅在《漢文學史綱要》的說法是“秦之文章,李斯一人而已”;漢承秦制,漢高祖劉邦鄙薄讀書人,著名的“尿溺儒冠”就是說漢高祖劉邦在讀書人戴的帽子里尿尿。不過,西漢定鼎以后,社會相對安定,文藝開始自發(fā)生長,漢初出現賈誼、晁錯等文人,基本以中原地區(qū)為主。宣揚大漢聲威還得等到司馬相如的出場。

2

巴蜀地區(qū)在先秦時期是沒有任何文學作品留下的。李白在《蜀道難》里就感慨,“蠶叢與魚鳧,開國何茫然。爾來四萬八千歲,不與秦塞通人煙”。

公元前316年秦國滅掉古蜀國,后置蜀郡。蜀地開始正式的、大規(guī)模的與中原文明對接。因為一些考古發(fā)現,在古蜀國時期,巴蜀與中原地區(qū)還是有文明交流的。

秦滅蜀以后,巴蜀地區(qū)迎來歷史上第一次的移民潮。這次移民潮是秦國政府強力主導,持續(xù)時間一百多年。秦昭襄王時期,蜀郡太守李冰修建都江堰水利工程,讓成都平原從此“水旱從人,不知饑饉”,蜀郡成為秦國一統(tǒng)天下的后勤基地。秦國強大起來,將六國的俘虜強制遷移到了四川,其中有一支蜀人卓氏,本是趙國人,祖上因冶鐵而致富,被秦國遷移到四川臨邛后,利用自己的冶鐵技術,開礦冶鐵,他們有經商頭腦,很快就發(fā)家了,儼然是蜀中首富,這就是卓文君的爸爸卓王孫這一族。

3

秦不斷移民入蜀,整體上提升了巴蜀的活力。到楚漢相爭時,劉邦被項羽封為漢王,管轄巴、蜀、漢中,巴蜀又成為劉邦的基地。巴蜀地區(qū)對于漢朝的意義很大,所以《史記·六國年表》里說“漢之興自蜀漢”。

以上情況是司馬相如出場前的基本狀況。

主要相關材料

記載司馬相如傳記的正史文獻有司馬遷的《史記·司馬相如列傳》,班固《漢書·司馬相如傳》,相傳為東晉葛洪所著的歷史筆記小說《西京雜記》,另外如元明雜劇《卓文君》等屬于文學創(chuàng)作。

講述司馬相如當然以正史文獻為主,文學演繹的故事只能作為配料。其中司馬遷的《史記·司馬相如列傳》是最值得信賴的依據。并且,在《司馬相如列傳》中,司馬遷全文收錄了司馬相如的三篇賦、四篇散文。司馬遷比司馬相如小34歲,司馬相如去世時,司馬遷已有27歲,算得上同時代人?!妒酚洝分袉为毜奈膶W家列傳只有兩篇,另一篇是《屈原賈生列傳》,而《司馬相如列傳》比《屈原賈生列傳》的篇幅長得多,司馬相如能躋身《史記》七十列傳中,且占有較大版面,可以看出司馬遷對司馬相如的肯定與欣賞。

當然,為了增強趣味性,下面也會提到一些小說家言,提到時會做說明。

司馬相如的名字

1

司馬相如,漢蜀郡成都人,這是《史記》的記載,另有說法是,他生在四川蓬安,長在成都。司馬相如生在公元前179年,這一年是漢文帝元年,同年出生的還有經學家董仲舒。

2

司馬相如小時候愛好讀書,又學習過擊劍,可謂文武雙全。他原名司馬長卿,小名犬子?!叭印本褪撬拇ㄔ挕肮穬骸钡囊馑肌:髞砀赣H把自己的兒子成為“犬子”,就是從這里來的。自己說“犬子”,就是謙辭。《三國演義》里孫權想與關羽結為兒女親家,不料關羽卻說“虎女安能配犬子乎”。別人說“犬子”,就是蔑稱。

把自己的小名貢獻出來成為后世通用代詞,這算是司馬相如對中國文化作的第一個貢獻,當然這個貢獻的發(fā)明權也許在他父親。

3

他原名司馬長卿?!伴L卿”的“長”通常大家讀做“cháng”。不過“卿”如何論“長短”?聯系到司馬相如仰慕戰(zhàn)國時期趙國藺相如,藺相如官居上卿,相當于“為百官之長(zhǎng)”的“相”,所以“長卿” 之“長”,就相當于“長官”之“長”,應讀成“zhǎng”。

司馬相如成為一代大家之后,受到后人仰慕,在唐朝,與杜甫同時期、自稱“五言長城”的詩人劉長卿,就是因為敬佩司馬相如,用司馬相如的原名作為自己的名。劉長卿寫過“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的名詩。這大概算是司馬相如對中國文化的第二個影響。

4

因為司馬相如仰慕藺相如,干脆將自己的名字改為“相如”。中國人對待名字是極為慎重的,后來還有人拿司馬相如的名字說事,比較好玩。

一個故事是,明朝著名文學家李夢陽在管理江西學政時,看到有一名學子與他同姓同名,李夢陽就把這名學子找過來,大約是說:“你就不知道我的姓名嗎?怎么敢跟我同名?”學子就回答,姓是父母給的,名是父母起的,哪能隨便改呢。李夢陽有意檢驗學子的才能,出了個上聯:

“藺相如、司馬相如,名相如,實不相如?!?/span>

意思是,雖然名是一樣,但是實質不同,這句有嘲諷的味道。

這個學子想了會就對道:

“魏無忌,長孫無忌,彼無忌,爾亦無忌?!?/span>

意思是,魏無忌和長孫無忌都不因為名字相同而有所顧忌,我們何必為此事計較呢?這句有釋嫌的意思。

李夢陽聽后,笑著將這位學子支走了。

5

另外一個故事呢,對聯都是這兩句,但是順序不一樣。說是明朝名臣于謙在14歲趕考,碰巧主考官叫虞謙,考前點名,主考連叫三次“于謙”,于謙不應答。主考不高興地問為何不答?于謙說:“小生與主考同名,故不敢答?!敝骺悸牶?,不禁吟出上聯:

“魏無忌,長孫無忌,彼無忌,爾亦無忌。”

這句是講大家同名但不要有所顧忌,是寬勸的意思。

于謙一聽,心中感動,從容答對:

“藺相如,司馬相如,名相如,實不相如?!?/span>

這句是說,雖然我們同名,但是我哪里比得上您哪?是謙遜的意思。

同樣兩句,但是順序不同,第一個故事讓我們感覺充滿火藥味,充滿較勁的味道;第二個故事讓我們生發(fā)出寬容、謙虛、和諧的感覺。

這是司馬相如為中國文人提供談資,作出的第三個貢獻吧。

第一次進長安

1

我看過有的文章說“司馬相如是文翁石室的高材生之一”。這是荒謬的說法。史上并無記載,且并無這種可能。文翁在漢景帝末年即公元前141年為蜀郡守,時年司馬相如已經38歲,且已經寫成《子虛賦》等作品,絕無可能是所謂文翁石室的高材生。

值得一提的是,文翁的年紀似乎有懸疑,史料上記載文翁生于公元前156年,卒于公元前101年,假如他在公元前141年任蜀郡守,即是說時年只有15歲。文翁是在擔任郡縣小官吏時被考察提拔起來的,比照明清官制來看郡守大約也相當于正四品官吧,似乎沒有可能在15歲出任如此重要的職務。

2

漢朝官員選拔有察舉、征召、蔭襲等方式,當然也還有一種幾千年通行的買官途徑。

當時司馬家里略有薄產,等到司馬相如長到二十八九歲時候,家里就湊了一筆錢交給朝廷,把他送到漢景帝身邊當侍從,做了武騎常侍。

在景帝前元七年(前150年)左右,司馬相如起身離開成都,跨過成都東北邊升仙水上的升仙橋時,在橋上題字立誓:“不乘高車駟馬,不過汝下。”升仙水就是今天的沙河,而因為司馬相如在升仙橋上發(fā)毒誓,橋也因此改叫駟馬橋。今天在駟馬橋上,欄桿都刻有司馬相如出川情景的浮雕。

然而很遺憾,司馬相如第一次出川歸來時,并沒有實現他的諾言。

因為這一個毒誓,司馬相如給成都留下了一座文化地標,這算是司馬相如為鄉(xiāng)土記憶做出的一個貢獻。


在漢景帝時期

1

司馬相如來到長安,任武騎常侍,就是給漢景帝當警衛(wèi)員。在這個職務上,司馬相如是最有名的一個人,所以后世也往往以“武騎常侍”或“武騎”來稱呼他。如北周庾信《擬詠懷》之六:“無因同武騎,歸守灞陵園?!蔽潋T,指司馬相如。

這期間,他還結識了一些皇帝身邊的工作人員。幾年后,一位主管皇帝的獵犬的狗監(jiān),成為他仕途崛起的關鍵人物,就是狗監(jiān)楊得意。

但這份工作司馬相如干得并不開心,非其所好,雖然能夠得見天顏,可惜景帝不好辭賦,他一腔才華無處表現。

然而,這窩囊氣沒有受多久,他的機會就來了,梁孝王劉武進京來朝見皇帝了。

2

梁孝王劉武,是漢文帝的兒子、漢景帝的弟弟,他是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他是當時先進文化的代表,是當時文藝界的大恩主,具有一流的審美眼光,網絡了一批當時著名的文豪,如鄒陽、枚乘、嚴忌等人,可以說,他對漢初文藝發(fā)展發(fā)揮了保駕護航的巨大作用。

這次梁孝王來朝,司馬相如想跳槽了,于是以患病為借口辭職,然后跟著梁孝王去了。

梁孝王的封國梁國,今天河南商丘一帶,在當時就是全國的文學藝術中心,擁有一批國寶級的人物。梁孝王在梁國大興土木,他以睢陽為中心,依托自然景色,修建了一個很大的花園,稱東苑,也叫菟園、修竹園,后人稱為梁園?!?a target='_blank'>漢書》載:“梁孝王筑東苑,方三百余里”。枚乘在《梁王兔園賦》:“修竹檀欒,夾池水,旋菟園。”

梁園中花木鳥獸品類繁多,梁王經常在這里獰獵、宴飲,大會賓朋。梁園,及梁園宴會被定格成經典,成為后世反復懷想、吟詠的典故。

如王勃在《滕王閣序》中說“睢園綠竹,氣凌彭澤之樽”一句,“睢園”即指梁園,用此典。

李商隱《寄令狐郎中》中說“休問梁園舊賓客,茂陵秋雨病相如。”也用此典。

天寶三載(公元744年),李白、杜甫與高適三人會于梁園,李白感慨“梁王宮闕今安在?枚馬先歸不相待”,于是“對酒遂作梁園歌”, 寫作《梁園吟》,留下“東山高臥時起來,欲濟蒼生未應晚”的名句。

俗語“梁園雖好,不是久留之地”,也是來自這個典故?!端疂G傳》中,花和尚魯智深在火燒瓦罐寺之后,跟史進說:“梁園雖好,不是久戀之家,俺二人只好撒開?!笨梢娏餍兄畯V,連魯智深都知道。

3

大約司馬相如應該和鄒陽、枚乘等人住在同一個招待所里,“與諸生同舍”,聽起來像是室友關系。大概司馬相如在這里能找到棋逢對手的感受,鄒陽、枚乘、嚴忌等人年紀都比司馬相如要大一些,且出道早,名望高。在游梁幾年,司馬相如撰寫了《子虛賦》、《美人賦》等佳篇。

《子虛賦》寫楚國之子虛先生出使齊國,子虛向烏有先生講述隨齊王出獵,齊王問及楚國,極力鋪排楚國之廣大豐饒,以至云夢不過是其后花園之小小一角。烏有不服,便以齊國之大海名山、異方殊類,傲視子虛。其主要意義是通過這種夸張聲勢的描寫,表現了漢一代王朝的強大聲勢和雄偉氣魄。此賦極鋪張揚厲之能事,詞藻豐富,描寫工麗,散韻相間,標志著漢大賦的完全成熟。

這篇賦的子虛與烏有先生都是虛構人物,后世遂以“子虛烏有”指假設的、不存在的、不真實的事情。這是司馬相如的對漢語詞匯的一個貢獻。

李白在十歲左右誦讀《子虛賦》,就特別喜歡,以至于李白在成年后羨慕云夢的景色,就隱居在安陸(今湖北安陸縣北),因為《子虛賦》里寫到云夢澤,李白認為云夢澤在安陸縣。這是司馬相如的又一個文化影響。

《子虛賦》在寫出來之后,可能只是博得梁園少數人的掌聲,但后來,這篇文章成為司馬相如的進身之階。

4

司馬相如在梁國時,日子過得比較舒坦,可以充分展露性格。他喜歡穿艷麗的衣服,還敢到梁王的后宮去找后妃姬妾游玩。這些當然有行為主義表演的成分。司馬相如的行為引起年長他27歲的鄒陽老夫子的不滿。鄒老夫子跑到梁王那里告了一狀,指控司馬相如好色。

因此,司馬相如寫了《美人賦》作為答辯狀。

《美人賦》與宋玉《登徒子好色賦》結構雷同、內容相近,可以說,是司馬相如模擬、借鑒宋玉賦而創(chuàng)作出來的。這種模仿的情況,在辭賦創(chuàng)作中比較常見,后世如揚雄就模仿司馬相如的作品。

《美人賦》講述作者在旅途中一次抵抗色欲考驗的事跡,來說明他“心正于懷”,并不好色。

這篇文章寫的香艷之極。

有了《美人賦》,我們才知道后面的“鳳求凰”故事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5

司馬相如有口吃的毛病,但卻善于寫文章。不過,他寫文章速度卻非常慢,所以作品很少,但是寫得好。

跟司馬相如同時的辭賦家枚乘,有個兒子,叫枚皋,當時還很小,后來也成為辭賦家,寫辭賦來得快、寫得多,但是精品不多。

所以后來有個詞語,馬工枚速,來稱贊各有長處,或者指這兩種現象。

這個成語,司馬相如做出了一半的貢獻。

6

果然是“梁園雖好,不是久留之地”。

沒過幾年,公元前144年,梁孝王劉武去世,梁國一分為五,成為劉武的五個兒子封國。梁孝王的文人集團也就失去了靠山,解散了。

司馬相如只好從梁國回到成都。這年司馬相如35歲,成了大齡待業(yè)青年。


鳳求凰:蘿莉愛大叔

1

司馬相如第一次出川發(fā)下毒誓,并沒有實現。

回到成都,家里一貧如洗,窮得揭不開鍋,“無以自業(yè)”,連生存都成了一個問題。他家以前的財產,都哪里去了?之前給他買官了。

好在天無絕人之路。成都附近的臨邛縣令王吉,是他的老朋友,邀請司馬相如到臨邛那里去,一出自編自導自演的雙簧戲馬上就要上演了。

臨邛雖是小地方,但經濟發(fā)達,前面提到的搞生鐵冶煉產業(yè)的蜀地首富卓王孫就住在臨邛。卓王孫家里相當富有,光說僮仆就有八百人,其生活奢華按《史記》的說法是“擬與人君”,跟皇帝相比也差不多的。另外還有一個叫程鄭的富豪,家里也是有好幾百人的僮仆。

王吉和司馬相如打上了首富的主意,兩人一合計,演了一出“臨邛竊妻”(或稱“相如竊玉”)的經典戲碼。

2

戲碼是這樣上演的。

司馬相如來到臨邛縣令王吉的地盤,被安排住進了“都亭”,相當于縣政府招待所里。縣令王吉每天都去都亭拜會,做出非常恭敬的樣子;一開始相如還和他見見,后來干脆稱病,讓隨從打發(fā)縣令離開。然而吃了閉門羹的縣令非但不生氣,反倒更加恭敬,照樣常去拜訪。

這件事在當時顯然會是轟動一時的頭條新聞,炒作、造勢已經成功。

新聞傳到卓王孫、程鄭那里,他們二人商量:“縣長有貴客,一定很了不起,我們也招待一下吧。”這時,魚兒已經上鉤。

于是卓王孫大擺筵席,請王吉和司馬相如赴宴。王吉到了卓家一看,好家伙,賓客來了幾百號人,這是要把整個縣城的家禽家畜都吃光的節(jié)奏。

到了中午,要開飯了,司馬相如卻謝病不能來,縣令王吉不敢嘗一口飯菜,親自去迎接相如,真是作得一手好秀。相如裝作不得已,強行前往。

司馬相如本來就長得帥,又服侍過皇帝和梁孝王,見過大世面的,又擅長搞秀,擺出一副風流嫻雅的姿態(tài)來,讓沒有多少見識的臨邛土豪們大為傾倒。大家都說,難怪王縣令這么崇拜他,果然名不虛傳!

3

這戲照著腳本演的,沒有一出多余的片花。

在宴席上,司馬相如金口難開,倒也沒有別的原因,只因他口吃。王縣令自然知道,他同時知道司馬相如音樂才能很突出,王縣令便說:“我聽說相如兄擅長鼓琴,為我們開下眼界吧。”也許是為了讓這出戲看不出策劃的痕跡,相如先是推辭再三,然后才順從,走到琴前。

司馬相如本有一把名琴,叫綠綺。據說是在梁國時,相如寫作《玉如意賦》,梁孝王劉武看到很喜歡,便賞賜給他一把綠綺琴。后來綠綺便是用以代稱音色材質具佳的琴。如,李白的詩《聽蜀僧濬彈琴詩》:“蜀僧抱綠綺,西下峨眉峰。為我一揮手,如聽萬壑松?!边@算是司馬相如對中國文化的又一個影響。

不過司馬相如參加宴會,顯然不大可能帶上綠綺名琴,如果有備而來,顯得太露了,且又有瞧不起卓家的意味。

卓王孫家里有的是名琴,他還有一個喜歡音樂的女兒呢。司馬相如與王吉布這么大一個局,真實的目的正在于此。原來這個女兒叫卓文君,熱愛文學,喜歡音樂,是一個標準的女文青。文君當時只有十六七歲,新寡在家。新寡的意思,是剛死了丈夫,這有兩種情況,一是出嫁前未婚夫就死了,二是嫁人后丈夫死掉再回到娘家。第一種的可能性比較大,因為,一是卓文君的年紀本來也比較小,二是卓家算是大族,其婚配必定門當戶對,文君若嫁人后只怕不容易回到卓家。卓文君年紀雖小,卻極有主見,《西京雜記》上說她“為人放誕風流”。

卓文君得知大才子司馬相如到家里作客,想必芳心亂跳。當時司馬相如在宴席上鼓琴,她必定悄立在窗戶前或帷幕邊偷看。

4

經典愛情的男一號、女一號,都已經出場了。

聞弦歌而知雅意。司馬相如彈奏的一曲就是《鳳求凰》。也許,在司馬相如顧盼流轉的一撇余光中,恰好遇到卓文君仰慕的眼神,像兩股電流相遇,但又迅速拆開,就在交回的剎那,他們看到命中注定的宿緣。

《鳳求凰》琴曲的辭是:

鳳兮鳳兮歸故鄉(xiāng),遨游四海求其凰。

時未遇兮無所將,何悟今兮升斯堂!

有艷淑女在閨房,室邇人遐毒我腸。

何緣交頸為鴛鴦,胡頡頏兮共翱翔!

凰兮凰兮從我棲,得托孳尾永為妃。

交情通意心和諧,中夜相從知者誰?

雙翼俱起翻高飛,無感我思使余悲。

這是不是司馬相如的原作呢?估計是后人所托,但看起來是符合司馬相如的意思的,至少從文氣上講,跟他的《美人賦》可以做到無縫對接。

這篇辭在今天看來,語調都是大膽的、熱烈的。它以“鳳求凰”為通體比興,不僅包含了熱烈的求偶,而且也象征著男女主人公理想的非凡、旨趣的高尚、知音的默契等豐富的意蘊。

前四句是說明情況,作自我介紹,講明自己單身,尚無配婚,看不上庸脂俗粉。

“有艷淑女在閨房”,已經直接地向卓文君暗示、拋媚眼、發(fā)信號了。

“室邇人遐毒我腸”,寫自己相思之苦。

“何緣交頸為鴛鴦,胡頡頏兮共翱翔!”在天愿做比翼鳥,心意顯露無遺。

后面的“孳尾”,是指交配的意思。這要在上世紀八十年代,估計都能歸入黃色歌曲了。

“交情通意心和諧”,“和諧”這個詞第一次出現,就是在這里。有人講“和諧”出自《管子》“和合故而能諧”,畢竟不是作為一個詞。假如《鳳求凰》的確是西漢時的作品,那“和諧”一詞的溯源,就出自這里,假如是后人托作,那么和諧作為一個詞,得到了東漢晚期鄭玄的學術著作那里才出現,但至少這篇文章對“和諧”一詞的推廣,還是有幫助的。所起來,司馬相如也是為和諧社會做了貢獻的,搞不好連“和諧”這個詞都是他發(fā)明出來的。

“鳳求凰”,也成為歷史上著名的一個意象,歷代同名的詩歌、小說、歌曲、影視很多。這也是司馬相如帶來的文化影響。

一曲《鳳求凰》,卓文君當然一聽就懂了。就在她的爸爸卓王孫沉浸在宴席的喜樂中,懵然無所知的時候,司馬相如派人賄賂卓文君的侍者,通殷勤,表愛意,相約在晚上與卓文君私奔。

當夜月色正好,卓文君為愛癡狂,簡單收拾了些細軟,就偷偷溜出家門,找到等待她的司馬相如,這是他們第一次正式見面。兩人坐上馬車,趁著月色,連夜奔回成都。

這年,司馬相如已經三十六七歲,而卓文君十六七歲,這是一個蘿莉愛大叔的故事。

他們兩人,司馬相如是大齡待業(yè)青年、窮屌絲,卓文君是當地首富的女兒,典型的白富美,這又是一個窮屌絲追上白富美的故事。

(未完待續(xù))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借書讀史”隨筆】司馬相如的愛情和文墨傳奇(上)
漢朝鋼鐵大王女兒,聽司馬相如一曲《鳳求凰》,就決定嫁給他!
鳳求凰
【方志四川?歷史文化】易旭東 ‖ 從“駟馬橋”到“靈關古道” | 史上最浪漫愛情最激情私奔
王立群:司馬相如為何要琴挑卓文君
卓文君的曠世情書,喚醒渣男司馬相如出軌的靈魂,守護了感情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