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副油畫吸引到您了嗎?
是女孩驚悚的眼神吸引您了?是猩紅的嘴唇吸引您了?是時尚的臉龐吸引您了?是她曾經與舊時同桌很相像,吸引您了?
還是因為這個油畫的畫法語言吸引到您了?
除非專業(yè)人士,否則,99%的人是不會為這個畫法所吸引的。
作者:王成宇。
畫法:刀筆寫意。
創(chuàng)作:時間2017。
依據模特原型,現場即時出品。
油畫家王成宇刀筆寫意日臻成熟,小刀嗖嗖地快,買家常常立等可取。
這丫頭的表情,其實也是一個00后90后女孩子們經常做出的表情,這個表情顯得有個性,也顯得清瘦一些。人物原型是個知名度很高的女孩兒,能猜出她的名字嗎?
幾年前,王成宇先生開始刀筆寫意探索的時候,此種畫法是他最熟悉的,也為國外的買家最喜歡。
洋顧客能接受中國古代浪漫青年男女的形象,也熟悉丙烯顏料色塊不同的排列組合,此類作品的魅力在于刀筆手法與一般的油畫筆表現風格不同。
誰家閨女出門,誰家小子娶媳婦兒,如果來賓送上這樣一幅刀筆寫意,豈不是錦上添花的美事么?
畫得像不像不重要,也許有意無意往丑了畫,反倒會出來一種糾正、打破乃至顛覆傳統(tǒng)人物油畫的效果。當年梵高就是這么干的,現實主義油畫畫派里邊走出來的王成宇先生也這么干。
倘若這張照片,鼻子眼睛嘴巴全都沒了,對付一下,胡亂勾上兩筆,那還得了啊?人物雕塑,即使服飾或其他的部位采取模糊化處理,面部也是不敢忽視的,人家專門講“開臉”,其人物的面部要按照現實主義的要求,盡可能貼近。刀筆寫意畫風的特點就在于,你們最需要寫實的部分,我恰恰給予寫意化處理。
2018年春節(jié)過后,我們就進入狗年了。
十二生肖循環(huán)不已,同一種動物每12年來一次,這只小狗畫的怎么樣?很顯然,這是一只金毛尋獵犬,也有人說這是拉布拉多,有人說,既不是金毛,也不是拉布拉多,而是貴婦的幼年。這種爭議本身,不在于狗的品種如何辨識,而是刀筆寫意畫派的魅力所在。
為了敘述方便,我們姑且就叫他金毛吧。
盡管這是刀筆寫意,但這樣的毛毛的質感卻是相當豐富,豐富到毛的長短厚度,都讓人能夠結結實實感覺到,豐富到他的眼睛,視乎有逼真的內容??吹贸鰜?,這只金毛正處于幼年。老話說七歲八歲狗都嫌,暗指狗的歡快活躍,持續(xù)不斷與你戲耍,是相當有耐力的,而最積極,最活躍,最有耐力的,莫過于童年的狗。王成宇先生筆下的這只金毛尋獵犬,似乎沒有什么技法,生生用色塊堆起來,給人一種浮雕的質感。有個繪畫基礎的人甚至認為,在丙烯顏料當中肯定是添加了其他的什么成分,否則的話不足以堆積的這么厚。
如果說金毛尋獵的這幅油畫刀筆寫意色彩不夠濃烈,至多像是傳統(tǒng)的肖像畫加了一些野蠻筆觸的話,那么這么一幅“全是臉”的大尺幅作品刀筆寫意的色彩足夠濃厚了。這幅作品作者起了什么名字,我不知道。其實可以起名兒,叫《死要面子》,或者《有面兒》。人活一張臉,人要臉,樹要皮,大家爭先恐后死要面子,要的就是有面兒。是仔細審視這幅作品,你會發(fā)現這里面有很多可能你本已熟悉的面孔。
本來已經夠丑的了,還要給人家往丑了畫,更加丑得可愛。
舊時養(yǎng)狗是為了看家護院,今人養(yǎng)狗是當寵物,要的不是兇,而是有個性,有特點,最重要的莫過于貼心,彌補心靈上的寂寞空虛。牛頭梗看上去怪怪的,其實他非常友善,牛頭??款佒党燥垼彩强啃愿癯燥?。
當然,它是一種斗犬,其性情才情活潑機敏改變了過去斗犬惡狠狠、兇巴巴、木呆呆的印象,天生活躍興奮度極高,又溫順聽話,王先生說他是養(yǎng)過狗的,不知道他過去的愛大是不是牛頭梗。
畫牛頭梗,與畫那些美麗的女人完全不同,美麗的女人面部并無表情,沒有一束表情肌是活的,她們的體態(tài)語言和服飾是展現其美麗與個性的唯一方式,牛頭梗的眼睛疑似寫真畫法,表情上楚楚動人。
是馬還是狗?是美還是丑?
無論如何,這眼神都夠抓人揪心的。
俗話說,狗眼看人低。事實上,狗眼看人酥。
寵物的眼神中,狗是最讓人受不了的,讓人類所不忍。如果你是個愛狗人士,狗盯著你看的時候,牠的眼睛本身就有一種道德力量,就是一種制約和要求。
這只狗的色彩,用法之熱烈之怪異,這夢一定是做嗨了。
古代似乎愛馬的人比愛狗的人更多。馬的強健、有力、速度和舊時代代表先進生產力的諸多特質,使男人的彪悍與戰(zhàn)馬的瀟灑緊緊結合在一起。
自古及今畫馬者太多了,刀筆寫意畫派對馬另有一番解讀。
一個畫派成熟于否?即在于他對其他的畫風畫派乃至畫種所表現的,人們通常所熟悉的事物是否有全新之解讀?解讀深度如何?
這一刀下去形成的小平面,直叫人看得血脈噴張目瞪口呆。
酥肩玉背 美腿纖細,能想象到的詞兒都會涌出來。
再看發(fā)髻高高的翹起,這種強烈的浮雕效果,作為刀筆寫意派典型特征,此處表現得十分明顯。
王成宇刀筆寫意的題材風格多樣化,許多構圖直接借鑒于中國的水墨,如若說這是明代文人或清代學者的作品,至少從構圖上怕是沒有人懷疑。
遺憾的是,明代清代那個時候的畫師們再牛,他們沒有丙烯顏料和麻布這樣的物質條件,技術條件也想象不到一把瓦工的抹子或者是瓦刀,如何實現這樣的藝術效果。
漂亮的女子騎在馬身上相當性感,無數藝術家就此題材做過很多演繹,一個弱女人騎馬給您什么印象呢?
法國,德國,俄羅斯宮廷女子喜歡騎馬,女子通常一身戎裝打扮,要的是那個威武勁勁與馬的高大強悍相適應,最典型的莫過于葉卡捷琳娜二世。
在王先生的刀下一切正好相反,猶似閨房碎步走出的女子騎在一匹瘦弱的馬身上,馬并不給人一種可憐的瘦,而是骨感的妖嬈,那女子柔弱無骨的。
是男還是女的妖人,紅色的質點重量極大,馬竟被壓彎了腰。
這匹馬好像是冰淇淋做的,馬的頭部和馬的后邊兩條腿室溫之下正在融化。
這哥們更逗,已進入機械文明的時代,一輛福特跑車上邊坐了一個跳加官式的傳統(tǒng)人物。遠遠的看去,車頭像是個“牛”字形狀,偏偏這個跳加官此刻沒有滑稽意味,反有些浪漫的情懷,拿上一枝花,匆匆趕路去,不知會見何人也,如此荒誕,真乃神來之筆。
最早出現的敞篷跑車,給人以空靈和速度感。似乎已經進入了無人駕駛狀態(tài),開車的人并非將注意力集中在駕駛上,而是揮動著手中的一束花,花瓣飄落到地上,竟是橙子皮,不知道這夢是怎么做的,這種意象又是如何出來的。
做夢的時候就沒有一點兒交規(guī)意識嗎?
先說個題外話,養(yǎng)狗的人喜歡盯著自家的狗狗欣賞,狗更喜歡盯著人看,狗專注盯著主人的一舉一動,狗與主人之間的親密性和互動關系,往往就建立在狗對主人的一舉一動都倍加注意的基礎之上。人在盯著狗看的時候,只是眼睛轉動,甚或目不轉睛,但是狗在看人的時候,頭左擺右擺,搖頭晃腦地看著人,人越發(fā)被狗的神態(tài)所吸引……繪畫中,女人有姿色,面目不甚清楚,腰肢與頭頸的角度便成了動人姿色的要素。
仔細看,這幾個女人的頭頸部多夸張?!暗豆P寫意”,不夸張是不行的,一上么像主席臺上開會一樣,一個一個都嘟嚕著臉,板著面孔,沒有任何變,誰還看什么寫意油畫呢?
王成宇先生說,畫畫的時候從來就沒有鉛筆起稿子先構思,提起刀來抹上油彩,抵近畫布就是幾下,想啥畫啥,畫啥有啥,沒啥就改刀那啥,那到底是個啥?畫完了之后再起名,有的時候也不知道到底是個啥。
這很有點兒像前幾天那血紅色的月亮出現的時候,人們舉起手機來,對著月亮拍個不停。
不過這幅作品完成于2016年,那時還沒有血紅月亮之說, 這些人的打扮明顯不對,古代的一群閑得無聊的人追著太陽比比劃劃,給人們留下很大的想象空間,也許是在談著天狗吃月亮,也許是在議論著嫦娥跟吳剛會不會有點兒事兒,也許是正在激動地宣講著夸父追日的壯舉……
高粱地、蘆葦蕩、剛剛經歷過戰(zhàn)爭的遍地瓦礫、拆遷過后的斑駁景地……任你隨便想象,主人公撐著長蒿,似駕一葉偏舟在上面飄過。畫面是奇異的,耳畔沒有任何聲響,這是典型的夢境。人們常常會在夢中身體飄起,解夢者會說這是靈魂出竅。畫家將人的這種主觀心理投射在一個物件上,而后又以刀筆寫意的方式表現出來。
畫人畫鬼畫物,其實都是花心。即表現人們的心理活動。
用丙烯顏料畫戲曲人物,特別是女性造型,王成宇是后來之輩,在他之前有無數的人這樣嘗試過了。
但王成宇刀筆寫意是獨家字號。
就因為他的畫法非中規(guī)中距,不是用筆畫,而是用刀畫,不是現實主義畫法,也不是所謂西畫抽象造型,像是中國水墨大寫意,又有他自己獨特的畫法語言。
昆曲也罷,京劇也罷,戲曲服飾基本沿襲明代的風格,后又吸收清裝、旗裝的服飾特點,通常以紅、黃、藍、白、黑、紫、粉色等為主色,色彩或鮮艷熱鬧個性,或沉靜穩(wěn)當閑適,或整肅清俊溫潤,悉皆具有意象美、意境美、形式美,
不同人物不同的服飾,在細部有很多具體的要求,王成宇先生略過所有的細部,只取其直觀印象,以夸張色塊表現之,以體態(tài)語言表現之,偏偏面部不加處理,若對王先生的用刀用色深加考究會發(fā)現,細部放大,什么都不是,但遠遠望去,形式美意象美躍然,乃至頗為傳神,抓取氣質,用之抒情,烘托背景,投射現實,在似與不似中逼近傳神意象化。
戲曲中女性人物的水袖本來也是虛擬的,現實中沒有這樣的水袖,王先生直接把這個特點接來加以借鑒夸張運用,他刀下的那些女性人物,千嬌百媚,千姿百態(tài),惹人愛憐,充分展現了刀筆寫意畫派的功力。
一群人在拔河?還是一群人抓到了一條大蛇?南水北調到我家?
隨便你怎么想,刀筆寫意給了觀者以最大的想象空間,空間之大,空間之闊,空間之曲里拐彎兒犄角旮旯,完全依賴于觀賞者自己的文化背景,歷史知識以及想象力。
畫家提供基本模板,其他的創(chuàng)造性,由欣賞主體與客體之間的互動來自動生成。
王先生筆下的群體人物,類似于七品芝麻官兒基本造型,戴著帽子,不同于現代人的利落,但正是這一群久遠歷史中走過來的小人物,在王先生筆下顯得特別俏皮,幽默,好玩兒。
蔚藍色的大海,金色的沙灘,遠處是萬噸巨輪,正朝岸邊駛來,岸上跳加官士、七品芝麻官群小,扛著繩子試圖拉動這條船,助力萬噸巨輪,這該是怎樣一種令人忍俊不止的荒誕啊。腦子里能夠跳出這樣奇怪的畫面,并加以生動表現,真是佩服王先生的想象力。
有時,一群人的愚昧,并不亞于一個人的愚昧。自以為正在為社會的進步而努力,鼓起的都是正能量,其實根本幫不上忙,甚至幫的是倒忙。
這幅畫若由我寫標題,我會寫《纖夫的愛》。尹相杰于文華看了之后,必會哈哈大笑,世界上為什么不可以有別出心裁的纖夫呢?纖夫表達愛是可以理解的,但有的時候也做錯事,幫倒忙。
桌上有局,這個局可以是各種各樣的主題,各種各樣的說法,各種各樣時尚元素引進,但是無論什么樣的局,最后總有散場的時候,及結束時,天上飄落下來花花綠綠的,都是票子。
貌似一堆古庸人在玩游戲,實則是對當下社會的辛辣諷刺。
《潛伏》里說話結結巴巴的那個演員,我不知道叫什么名字,他有一句臺詞很經典:“嘴上都是主義,心里都是生意”。
生意并非壞事,但把所有的一切都當作生意,人也被生意異化了,那便是人類社會的悲劇。
咋滴了姐姐?是失戀了?是他外邊有人啦?是他對你施以家暴了?……
秦香蓮式的女子面無表情,但她的體態(tài)語言卻讓欣賞者忍不住的在腦子里連畫一串問號自己勾勒肖像畫背后復雜情節(jié)。
門縫瞧人,把人瞧扁了。
撥弄是非者,正是是非人。
女子胸腹前那白色袖子被夸張到極致的特點,是用大抹子抹出來的,跟農民工朋友蓋房,最后抹大白的道理是一樣的,手法也極盡相同,但其所產生的藝術效果是如此之強烈逼真,不能不令人嘆服。
是男是女都很難看出來,但見其塌腰戴帽,兩肘靠在桌邊,一邊噴云吐霧,一邊做思考狀。
他在前方的那幾個柿子,不小心暴露了刀筆寫意畫家早年間靜物寫生的藝術功力。
汪國真的詩中名句:沒有比腳更高的山。
可是在山巔之上,四蹄躍起均不落地,分明是沒有比馬,或騾子,或驢,更高的蹄子,而蹄子之上人為峰。
這種畫面,現實生活中不會有,但夢境當中什么境況不會有呢?
所謂刀筆寫意,寫意者,夢境也。
這是咋的啦?還看不出來呀。
女權主義唄。
那女人又高又大又漂亮,男人那么猥瑣,那么矮小,圍著女人轉。
就那么幾個有錢的女老板,非常喜歡這樣的畫,她們的心目中無法改變自己潛意識當中的從屬心理順從心理,但又幻想著支配男人,讓男人圍著自己的石榴裙轉……
這事不能怨女人,“君子男”、“先生男”、“英雄男”確也不多見。
寫意畫派,滿足女顧客的需求,不過是以表現夢境的方式來敘述一個心理事件罷了。
若將這一幅畫面放大,你會發(fā)現,刀筆寫意的這個丙烯顏料堆得老厚老厚,這么厚的顏料卻是一刀完成的,這當中有一些技術上的小細節(jié),小秘招兒。我不會畫,也不了解,所以說不出來。
這個女人周邊加了一個黃色的輪廓,便有了觀世音菩薩身現佛光的奇幻效果。
幾個女子,一葉扁舟,抱著琵琶,彈著小曲兒,在環(huán)境污染已經很厲害的湖上蕩漾,那邊黑煙滾滾,像是一個火力發(fā)電廠還沒有去產能,也沒有對環(huán)境實行環(huán)保技術處理,欲將心事付瑤琴,弦斷有誰知?
一腔熱情換來的是殘酷現實。
看似一幅小畫,浸潤在中國文化的大背景之下,讀者自可解讀之。
君若通得白居易的詩魂,畫面美的就沒法收拾了。楚匠秦箏好音是她,惠面千金玉柱是她,朱弦染深不動彈心也是她。
君若春心不老,一葉扁舟上的女子慢彈回斷雁,急奏轉飛蓬, 珠聯千拍碎,刀截一聲終……
人們都喜歡說文化底蘊,底蘊不僅出自畫家的刀下,更來自于上觀賞者的心底。
這幅畫實在是太有趣了。
引路的是狗,負重的是馬。周邊伺候的是奴才,馬后喚者也是奴才。其中一點紅,紅都女子也。
這女子是誰?
你猜呢!
荷花開到了桌上,蒲棒草拿在了手上,兩盞蠟燭顯現著環(huán)境浪漫,自己中意的男子討好地飄在空中,向自己示愛。
一個東北大老爺們兒,能夠如此細膩體會女性的心理,嗯,要么本能具有盜夢空間的能力,要么便是在色彩堆積過程中,做夢與刀筆寫意融為了一體。
寫意風格容易輕飄飄,寫意風格容易發(fā)散,這一匹馬騰躍起來那種強健有力,表現得如此之真實,馬后蹄踩踏的那些泥水不僅四濺,還有水面凹陷下去的那種物理學意義的瞬間攝下。
這邊是王成宇先生在北京使館區(qū)奧加酒店九層的畫室。
開篇我給大家介紹的那個小紅嘴高高噘起,以求面龐清瘦效果的00后女孩子的畫像就擺在地上。
畫室名曰“快哉亭”。
我識得這是蘇軾的風格。
蘇軾道,時與吳彥律、舒堯文、鄭彥能各賦兩韻,子瞻作第一第五韻,占“風”字為韻。余皆不錄。
賢者之樂,快哉此風。雖庶民之不共,眷佳客以攸同。穆如其來,既偃小人之德;颯然而至,豈獨大王之雄。若夫鷁退宋都之上,云飛泗水之湄。寥寥南郭,怒號於萬竅;颯颯東海,鼓舞於四維。固以陋晉人一吷之小,笑玉川兩腋之卑。野馬相吹,摶羽毛於汗漫,應龍作處,作鱗甲以參差。
王成宇先生并非是從蘇軾賦中找到了快哉意趣,他在自己的繪畫實踐中體會到了快哉快哉不亦快哉。
試想,諾大層樓并無一人,王先生手提快刀而立,面對五顏六色與未著一字的畫布,突然一道靈光閃過,催動他的身體,他不由自主提起刀來,攪起那些丙烯顏料,于畫布上砍殺削抹起來,劈、砍、刺、崩、點、斬都是他,舞花、撩腕、剪腕也都是他,這是一個孤寂的舞蹈,是畫家與自己心靈的對話。等待靈感的時候是寂靜的,一但靈感來了,疾速帶風裹雷挾電豈不快哉。
快載好理解,無非痛痛快快。
亭者,有頂無墻之建筑也。
亭子之妙,一是賞景,二是臨風。
賞景則是外在觀感的延伸,臨風則是內在心靈的感受。王成宇的畫寶在使館區(qū)九層之上,北京使館區(qū)多是低矮的單層和兩層的建筑,俯瞰使館區(qū)帶來的臨風感一覽無余的感覺會很強烈,更加之這一層是酒店上加蓋,上為輕體材料,繪畫之余極目遠眺,賞景的時候應該不少,飲茶啜酒也應該不少,登亭臨風,把酒臨風,豈不快哉?
孔夫子說,知之莫如好知,好知莫如樂知。以獲取知識為樂,方為學習動力不竭的源泉。以繪畫為樂,在繪畫中體會到生命本真的內在的極致快樂,是所有如癡如醉藝術家的共質。
快哉亭,真乃好名。
我把對“快哉亭”的理解說與王先生,他的反應不以為然,反說“你太能扯了,我可沒想那么多”,更多時候,我是安靜的,喜歡聽古琴……
這人,簡直是一根筋,不懂人情世故,情商太低,不就是刀筆寫意,這幾年開始走紅,受到一些人的追捧嘛,太不會說話了,折煞了我的風景……哈哈哈!
對快哉亭的理解,當然投射的是司馬南的心境。
與歐洲當年那些宗教題材的畫家,一幅畫要畫上幾年,甚至是十幾年的慢工細活兒相比,王成宇先生的畫法,自是快意恩仇,大運動量殲滅戰(zhàn),看到原作,很難不被他裹挾進去。
每一個欣賞者鑒賞者,都會有自己對刀筆寫意畫派的理解,我也不例外。
不知道王先生筆下的馬是否有原型,是他想象中的馬,還是有具體的品種,馬的這種體格巨大與重力感,我腦子突然跳出“超級布魯克林”的概念,純種比利時閹馬在美國依阿華州渥太跟地區(qū)成了當地的寵物標兵,這匹馬活了20歲,有1452.8公斤重,乖乖,想想這是一種什么感覺。
刀筆寫意,調制出黑色的厚厚的顏料塊,旋風一般像農民掃院子一樣揮灑,一會兒的功夫,兩批重量級的馬便躍然畫布之上。
王先生畫的是馬,但是畫面給帶給你的力量感征服感是無以復加的,完全可以想象攻防兼?zhèn)涞闹亓考壧箍?,二?zhàn)蘇軍引以為驕傲的,最重量級的KV6坦克是陸上巨獸,叼著煙斗的斯大林曾經說過:“它不需要轉向,我們可以把它直接開向柏林”。不管今天的人們對斯大林有什么樣的議論,二戰(zhàn)時期斯大林所表現出的英勇無畏,他所統(tǒng)帥的軍隊為二戰(zhàn)所作出的偉大貢獻,400多萬名陣亡的德軍戰(zhàn)士尸體中,有300多萬是蘇聯紅軍碾壓的結果。
但凡對馬的生理結構有些了解的人,或在農村生活過的人,盡知這兩匹馬肌肉和骨骼的處理是大大夸張了的, 這種夸張比犁地的牛胸肩部的腱子肉還要多,人們完全可以在心理意向上接受這種夸張,因為這是藝術,是刀筆寫意畫派。
用我的華為mate9,也給她拍了一張夸張的造型,只提取面部的紅色,與旁邊的紅色燈籠相比照。
大紅燈籠高高掛,是中國文化的元素,張藝謀曾經在這個藝術意象中創(chuàng)造了80年代的中國電影的新形象,王成宇先生的刀筆寫意,是建立在中國或水墨大寫意基礎之上加之油畫技法的革新。
這也是我的作品。
在華為手機上打開大光圈,而后在大光圈模式下將其它非主要景物模糊化處理,以突出中心點的效果。
將這樣一幅油畫作品算到刀筆寫意的畫派中是勉強的,雖然這也是王先生的作品。
這三個人都有生活中的原形,中間的這位便是在生活中發(fā)現了王先生的才華,并給他提供了優(yōu)越的條件,多年來一直扶持他的李英杰先生。
萬莫誤會,是李英杰,不是李連杰。
李英杰是一個成功的企業(yè)家,不過他多半心思都沒有用在企業(yè)經營上,還是對著石頭發(fā)呆,幾十年來,全世界各地,他采集了大量的“巖石的密碼”,發(fā)現、選擇、創(chuàng)造、設計、收藏、研究一大批中國天然石畫。正是他發(fā)現了王成宇先生刀筆寫意的畫法特點,提供條件,大加支持,如果說李英杰先生是王成宇先生的貴人,這話是一點兒都不摻假的。
省略,省略,能夠省略到連衣服,連身子都沒有,沒有身子的這樣一個女子,在紅色的背景之下,仿佛紅色的衣服與紅色的背景融為了一體。
像是把腦袋整個取了下來,然后又斜安在細細的脖子上。
欣賞者都在笑,沒有任何人有恐怖的感覺。
藝術就是這樣,任你夸張,只要符合欣賞者內心的邏輯。
在畫室里,無意當中發(fā)現了王先生幾十年前當學生時一幅沒有完成的作品。
細膩的筆法,超凡的功力,提示著繪畫者當年所吃的那些辛苦,足見寫意畫并非胡亂用力,沒有幾十年的經典油畫的訓練,今天刀下全無功夫,也不可能有什么刀筆寫意畫派的。
根據電影蒙太奇的手法,上面的那個女子,如果與現在的這個男子聯系起來的話,這個男子的這種錯愕的表情應該與上邊那個妖嬈女子有關。
這個男子手上又有一條紅色的魚。
他究竟是在想女人還是想魚?
魚與女人不可兼得,到底要哪個呢?
大家都在講“不忘初心”,但是“初心”和“本能”發(fā)生矛盾的時候,是要初心還是要本能呢?初心是道德升華的產物,是激情之下的產物,是群體嚴格自律,彼此監(jiān)督,方能實現的大目標,而本能則是動物進化千百萬年的自然神力。
這個歪戴著帽子的男人的困惑,與所有男人的困惑,其實都是一樣的。
黃衣女子猶如一抹生動的亮色,在紫色的背景上,更顯得嫵媚多姿。
如果較早得到這幅畫,我會在忘年交李真婚禮上,把這幅畫作為禮物送給他們小倆口。
給王先生說,買這類題材的人很多。
我的年紀更喜歡這種色調。
踏踏實實過日子,兩個人相伴走過幾十年的人生,這種調子或能持久。
困難往往在于,隔壁王奶奶家的隔壁,有這樣的女子,挎著小籃子,扭著臀部走來走去,入夜干脆吹起簫來,攝魂的功能啊,多少相當級別的干部就這樣,沒有逃脫周期律的制裁。
任何一個大院里,動不動就會引出一段故事來,正是因為風流事不斷,才給莫言等小說作家提供了創(chuàng)作的題材。
漁船小,釣手厲害,釣到的魚比漁船還大,這魚還是再回去呢,還是把它放歸到海里?
人們的欲望總是貪得無厭的。
欲望的奴隸,最終使人成為奴隸。
能夠駕馭自己的欲望,能夠克制本能的欲望,方能得到些許自由,但自由是以文明的陷井為代價的。所謂現代文明社會,本質上是將自然人捆綁起來,使之墮入“文明的陷阱”。不甘束手就擒,在周邊掙扎的過程,被王先生撲捉到,于是刀筆寫意畫派具有了普遍的人性。
王先生是個高產的畫家,他只要順心順手,一天幾幅作品,甚至十幅八幅也不在話下,若將王先生新作品解說一遍,會累死人的。
現在是夜里11:45,要睡覺了,明天早上宅男要做早飯。
2018年開年,王先生在北京同時有三個展覽。
798藝術區(qū)一個,國貿商業(yè)中心一個,使館局奧加酒店一個。
過去名不見經傳,苦苦在畫壇里耕耘的王先生,如今看到了天空的一片炫目彩霞。
王先生如今身陷鬧市,很多慕名者紛涌而來,賣畫的訂單訂出老遠,王先生堅持有感覺才能畫,沒感覺畫也畫不出來,這錢想掙也掙不著……
他的語言永遠是那么樸素。
王先生不會寂寞,現在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人在模仿他的畫風,也拿起瓦工抹子來,拿起刀來,在畫布上涂抹。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什么人在畫法上能夠接近王先生。
有些油畫,這個時代的人畫的與那個時代的人畫的,這個人畫的與那個人畫的,男人畫的女人畫的……如果不是業(yè)內人士,很難看出究竟來,但是王先生的刀筆寫意畫派,即使不簽名,別人也能憑借著那獨特的個性一眼望出來,這是王成宇先生的作品。
畫好了難,有個性更難,創(chuàng)了一個畫派,難上加難。
王先生總是在沉思,我問他,為什么掙了錢出了名還不高興?
他說:也不是不高興,出頭的椽子先爛。畫到這種程度,不得不與經紀人打交道,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一個合適的經紀人。
這里邊有一部分畫是我在LED顯示屏上翻拍的,所以質感不強,有光的泛射,會大大折損王先生作品的光輝。
現在可以概括一下“刀筆寫意畫派”了。
第一,王成宇先生在前人刀法基礎之上探索創(chuàng)立。
第二,以刀代筆,深刻觀察,簡潔表現,一刀下去沒有修改余地。
第三,充分借鑒中國水墨大寫意,以中國文化為依托。
第四,厚重丙烯顏料造成強烈質感,乃至淺浮雕效果。
第五,傳統(tǒng)油畫中人物畫、風景畫、靜物畫區(qū)隔被打破了,古典油畫、直接畫法油、混合畫法的技法被打破了,古典主義、現實主義、印象主義、后印象主義以及現代象征性風景等幾個階段也被打破了,油畫、水墨畫、水粉畫、漫畫、速寫等畫種的界限也被打破了。
第六,所有作品均為原創(chuàng)。刀筆寫意畫派的特點決定了它沒有模仿。
第七,標志性符號化個人藝術風格綻現,獨特審美取向與精神特質決定了創(chuàng)作的豐富性和體裁的多樣性,為歷史題材的發(fā)掘、現實生活的介入提供了充分的可能,一改油畫語言貧乏,造型流于簡單,色彩止于生澀單調,等東施效顰的中國油畫弊端,帶來一股樸素新風。
第八,相當于中國水墨畫技法延伸至油畫領域,而油畫技法為我水墨大寫意服務,其魂靈仍為中國水墨,或中國水墨為體,舶來油畫為用,作為一個畫派,擁有無限廣闊之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