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面前夫妻吵架的嚴重惡果
婷婷是隔壁小區(qū)的一個女孩,今年7歲,外表非常文靜乖巧。
有一天,我看見她獨自坐在石凳上發(fā)呆,有點黯然傷心的樣子。
我問她:“婷婷你怎么了,不高興嗎?”
婷婷轉頭看看我,忽然眼淚啪嗒啪嗒流下來:
“阿姨,你說我是不是不該來到這個世上?”
我懵了……?????這是什么話?
一個年僅7歲正值陽光童年的女孩,怎么冒出如此消極的疑問?
我伸手緊緊摟著她:“寶貝,怎么這么說呢?發(fā)生了什么事?”
婷婷用手擦了一下眼淚:
“要不是因為我,爸爸媽媽就不會總是吵架!”
一聽此言,我恍然大悟,原來是夫妻吵架影響了孩子的情緒她可能不理解爸媽吵架的真正原因,誤認為自己是引起吵架的根源, 我趕緊撫慰孩子: 婷婷說:“可是他們每次都是為了我! 我說:“婷婷,爸爸和媽媽都很愛你,希望你去一個環(huán)境好的學校, 婷婷點點頭,說:“阿姨,我懂,可是我還是很害怕…… 看來我低估了事情的嚴重性,婷婷爸媽的問題,大大滴! 婷婷又問了一句:“阿姨,你說我爸爸媽媽會離婚嗎?” (二)夫妻經(jīng)常吵架對孩子的傷害,勝過離婚! 回想一下我們自己小的時候:是不是特別害怕父母吵架? 人與人之間爭吵,難免會臉紅脖子粗、嗓門高八度, 由于家庭戰(zhàn)火頻發(fā),很多小事都會引起父母的唇槍舌劍, 爸爸媽媽總是因為養(yǎng)育孩子的事情發(fā)生分歧和矛盾, 父母是孩子的榜樣,如果發(fā)生問題,不是心平氣和地交流討論, 孩子在充滿沖突、關系不和睦的家庭氛圍中成長, 還有一點很重要的,那就是孩子會對婚姻產(chǎn)生恐懼感。 (三)夫妻吵架之后,怎樣做才能安撫孩子的心靈? 如果已經(jīng)不可避免地在孩子面前爆發(fā)了“戰(zhàn)爭”, 其一,從夫妻內部來說, 可以跟孩子說這樣一些類似的話—— (四)并不是所有的吵架都是壞事,讓孩子明白生活中有晴有雨! “舌頭沒有不碰牙齒”,這句話沒錯, 夫妻一不小心當著孩子的面吵了架,沒有關系, 孩子會明白: 孩子會領悟: 孩子會理解: 天空,有“晴”,也有“雨”。
所以產(chǎn)生了內疚感,覺得自己像個“罪人”。
“婷婷,爸爸媽媽吵架呢,是因為他們的某些觀點不一致,
發(fā)生了一點矛盾,這個很正常,沒有關系的,你不要害怕!”
××學校要交好多錢,媽媽罵爸爸沒用,不會賺錢,
爸爸說干嘛非要去那么貴的地方,奶奶附近的小學就很好,
爸爸想送我去奶奶家,媽媽又不同意……”
哎,不得不承認,有了孩子,事兒就是多啊煩?。?/font>
雖然他們的意見不太一樣,不過他們會商量著解決的。
可能他們當時有點激動,就吵了起來,讓你害怕了吧?
其實,這都是正常的情緒,你看,你剛才哭了,這是因為你悲傷,
你有時候也會生氣、會著急、會發(fā)怒,對不對?這就是人的情緒。
所以啊,你不要擔心,吵架只是爸爸媽媽偶爾發(fā)泄一下情緒哦。”
我看電視,媽媽不讓,說壞眼睛,爸爸說可以看,他們就吵,
我去買書,媽媽給我買動畫的,爸爸說盡學沒用的,他們就吵,
媽媽給我報了一個舞蹈班,爸爸說太貴了,他們就吵……
你說,如果不是因為我,他們怎么會總吵架呢???
我真是希望老天保佑,爸爸媽媽別再吵架了……”
我不知道再跟孩子說什么了,婷婷真的很懂事,也很讓人心疼。
現(xiàn)在的孩子都早孰,三歲娃娃都知道結婚離婚。
我再次緊緊摟著她:“別擔心,爸爸媽媽都很愛你!”
有些家長口口聲聲說為了孩子才不離婚,卻終日硝煙不斷,
專家說,父母經(jīng)常吵架的孩子比離異家庭孩子的心理問題更多。
婷婷顯然被父母“嚇”到了,情緒受到了強烈的沖擊,
她現(xiàn)在非常壓抑,失去了童年應有的燦爛無忌的笑容。
婷婷很“怕”,神經(jīng)緊張,提心吊膽,求老天保佑父母別吵,
她整日生活在惶恐和焦慮之中,毫無安全感。
這讓懂事的婷婷有了“負罪感”,她覺得自己是父母吵架的根源,
她懷疑自己不該來到這個世上,她對未來缺乏信心和希望。
長此以往,會讓孩子誤以為:吵架就是解決問題的辦法。
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強,父母吵架時的神情、態(tài)度、用語等等,
她可能都會看在眼里記在心里,以后也采取同樣的方式。
以后與人交往時,很有可能會出現(xiàn)兩種極端:
一種是冷漠、自卑、退縮、對他人不信任,
另一種是有攻擊性、刻薄、愛挑剔、脾氣暴躁,
這些都會導致嚴重的人際交往障礙。
家,不能提供應有的溫暖和安全,孩子感受不到“家”的意義,
那么她很容易喪失對婚姻、對家庭的美好期待,
長大以后會想“結婚有什么意思?不就是整天吵架嘛?”
我覺得,需要從兩方面“善后”。
每個人都應該反省自己,承認錯誤,或者做的不夠好的地方;
其二,從孩子角度來說,
既然吵架是“當面”,那么和好也必須是“當面”。
“爸爸媽媽是在商量問題,產(chǎn)生了一點點矛盾,現(xiàn)在解決好了。”
“爸爸媽媽有點沖動,沒有控制情緒,剛才做的不對!”
“爸爸媽媽都很愛你,只是意見不一致,你不要害怕,已經(jīng)沒事了!”
……
不過,你看到過誰的牙齒把自己的舌頭總是咬得鮮血淋漓的呢?
幸福的婚姻不是不吵架,而是吵的有技巧、吵的有水平,
懂得用溫柔的手段化解矛盾,用智慧的方式調和感情,越吵越愛。
再當著孩子的面和好,主動道歉、承認錯誤、友善地交流。
不同的人,對同一件事的看法有所不同、處理方式有所不同;
每個人都應該傾聽他人的意見,學會尊重,學會寬容;
生活并不總是晴空麗日,即便是親密的家人也會發(fā)生爭執(zhí),這很正常。
但是,短暫的風雨過后,永遠是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