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拍出好照片,我將與攝影愛好者在我的賬號:拍出好的照片 里持續(xù)分享。
從本幅作品中,可以很好地體現(xiàn)攝影師攝影的基本功。構思巧妙,對時間、光線的把握到位,畫面經營和把控能力一流。凌晨時分,利用月亮的低感光度,并對人物進行人工補充,增強了畫面的立體感。攝影師適當減少了曝光量,有效避免了光比產生的過強反差,使得畫面整體影調和諧。畫面中人與景交相輝映,抽象的意味十足,引人深思。
實際上,取景構圖的第一步應該是畫幅的選擇。
所謂畫幅,是指照片的畫框樣式,通常有橫畫幅、豎畫幅以及方形畫幅三種,對應的便是橫構圖、豎構圖(也稱為直幅構圖)和正方形構圖。
隨著數碼單反攝影成為主流,前兩種畫幅形式更為常見一些,而正方形構圖較為少見,即便偶爾見到,也多是攝影師在后期進行了二次構圖處理得到的效果。在風光攝影當中,構圖多以橫幅表現(xiàn)。當拍攝對象的線條呈現(xiàn)出橫向走勢,或是場景比較開闊時,一般選用橫幅構圖;
當場景中的線條或主體走向呈現(xiàn)出由近及遠的縱深走勢,或是上下走勢時,可選擇豎畫幅。對于一些花卉、單獨的靜態(tài)景物,有些攝影師喜歡將照片在后期軟件中裁剪為正方形構圖,甚至還通過一些邊框,將景物范圍限定在一個圓形當中。
魚眼鏡頭里的人物被極度地夸張和變形,這與我們平時看見的大不相同,也讓觀者看到了平時無法看到的世界,新鮮、奇特。
橫畫幅
橫構圖是我們使用最多的一種構圖形式,因為這種構圖形式更符合人眼左右看事物的規(guī)律,并且能夠在有限的照片畫面中容納進更多的環(huán)境元素。在一般情況下,橫構圖多用于拍攝寬闊的風光畫面,如連綿的山川、平靜的海面、人物之間的交流等,也比較善于表現(xiàn)運動中的景物。
在拍攝時,應先對被攝主體進行分析:若拍攝寬廣型的題材,一般采用橫構圖的形式較好,能大大加強照片的效果;若想取得極端的畫面效果,還可以對橫畫幅照片進行裁剪,裁掉照片上方和下方的一部分,保留原有的寬度,最終讓照片變?yōu)槊黠@的長條形狀,讓水平方向的景物在方向趨向中再次被加強,給人全景式的畫面感覺。畫面的寬與高之間的比例越大,照片就越引人注目。
通透的空氣讓遠處的天際線清晰可見,天空在正泛起的暗藍色與亞馬孫河游船上暖色的燈光映襯下,形成冷暖色調對比,從而在視覺上更加舒展。整個畫面寬廣、遼闊,具有獨特的美感。
長卷似的橫畫幅讓觀者感受到了印度灑紅節(jié)的異國風情。
濺起的水霧似有似無地遮擋著太陽,營造出朦朧的意境。構圖大膽、新奇,利用超廣角鏡頭取景,透視感強烈,畫面整體頗具氣勢。
豎畫幅
照片的豎直高度如果長于水平寬度,那么就變成了豎畫幅構圖。這種構圖形式強調的是縱向的線條或運動趨勢,例如,在拍攝單獨的建筑物時,以直幅構圖呈現(xiàn),那么建筑物給人的高度感覺是很驚人的,有時會有強壓迫性的視覺沖擊力。
在欣賞直幅構圖的照片時,視線往往是從下至上,或是從照片的外圍看到內部深處。在拍攝人物時,可以強調人物的身材線條和高度;在拍攝高樓大廈等建筑物或林木時可以強調這些對象高聳的感覺,同時垂直的線條還能夠體現(xiàn)宏偉、上升的感覺。在風光攝影中豎幅結構更容易表現(xiàn)出縱向景物的全貌。
緬甸茵萊湖畔的船只,從近到遠呈放射狀排列,如同等待發(fā)射的箭頭,在規(guī)矩的矩陣中打破死板,在變化中發(fā)現(xiàn)統(tǒng)一。畫面簡潔,主題鮮明突出,T 字形構圖有穩(wěn)定畫面之感。
一輪彩虹映照,使整個畫面浸染在金黃色的影調之中,協(xié)調而統(tǒng)一。站在礁石上的打魚人,以及畫面前景中濺起的浪花,使畫面富有空間、意境的動靜變化。正方形構圖避免了畫面中出現(xiàn)多余的元素,使構圖更緊湊,主體更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