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夏湯心湯‘’是仲景在古代用來治療胃腸炎的一張經方,也是我特別鐘愛的一張方子。仲景那個年代,戰(zhàn)亂頻繁,餓殍遍野,真可謂是‘’白骨露于野,千里無雞鳴‘’,老百姓流離失所,食不果腹,衣不遮體,很多人都到了‘’神農嘗百草‘’的窘境!所以可想而知得胃腸炎的不在少數。沒東西吃,肚子餓空了,胃就被餓虛弱了,它虛弱了它就不愛蠕動了,肚子是空的時候,胃酸是會正常分泌的,這樣日子久了胃酸就把胃粘膜給腐蝕了,也就形成了淺表性胃炎,再往后發(fā)展,就爛到胃壁了,也就是形成了胃潰瘍,再加上吃辛辣,嗜煙酒,這些刺激性食物也會刺激胃粘膜造成胃粘膜的破壞及胃腸功能的紊亂,所以一方面因為胃虛弱了,另一方面也因為有炎癥刺激了,所以胃生病了它當然不喜歡蠕動了,自然消化功能就弱,胃就是一個袋子,它里面是有氣體的,當它蠕動的時候它里面的氣體會慢慢排到腸子里面又能推動腸子蠕動,最后變成屁給排掉,現在它不怎么動彈了,幽門也不怎么打開了,所以它里面的氣體就郁積在胃中,再加上食物不能被及時地消化,而胃里面是有溫度的,所以食物就發(fā)酵也會產生沼氣(往往口臭如臨廁),所以這些氣體都郁堵在胃中,患者就總是自我感覺胃里面堵得慌,痞滿不適,所以‘’半夏瀉心湯‘’的第一個主癥也是最重要的一個辯證特征就是‘’胃脘痞滿不適‘’,‘’正在心下,按之則濡‘’,醫(yī)生用手按一按患者胃,感覺肚皮是軟的,沒有抵觸感,也不會疼痛,如果很疼痛不讓按那就是‘’小陷胸湯證‘’了,如仲景所言:‘’小結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則痛,脈浮滑者,小陷胸湯主之‘’。這些郁積的氣體不能下降到腸子,它就往上跑,所以‘’半夏瀉心湯‘’的患者在感覺胃脘痞滿的同時總有惡心感,有的愛嘔吐,胃里面這么多氣體,胃的壓力已經很大了,再要是吃東西它就更難受了,所以患者往往食欲不振,再加上一些食物和水液不能及時排到腸子里面,日子久了就形成了‘’胃垢‘’,就像茶杯里面的‘’茶垢‘’一樣,中醫(yī)講叫‘’痰濕困阻于脾胃‘’,這些‘’胃垢‘’被胃陽一蒸騰,就像蒸包子一樣,那些蒸汽就順著消化道到了口腔,附著在舌苔表面就白膩,口里粘糊,因為‘’胃垢‘’的存在,患者總是感覺沒食欲,就總想吃點辛辣的開開胃,這樣就等于是在鍋下面加猛火,胃就是那口鍋,這樣胃里面的濕邪就和火結合在一起就形成濕熱了,濕熱再往上一熏蒸,牙齒都黃了,舌苔也黃膩了。所以‘’半夏瀉心湯‘’的辯證要點就是胃脘痞滿不適,愛惡心嘔吐,食欲不振,舌苔白膩或黃膩或白膩罩著黃,只要滿足這個條件就可以使用,‘’半夏瀉心湯‘’是古代治療痞滿的特效方!站在現代醫(yī)學來看,痞滿就是胃炎,有人專門找了72位痞滿不適的病人,給他們做胃鏡發(fā)現有70位病人是胃炎。因為現在胃不愛蠕動了,消化不行了,這些沒被發(fā)酵的食糜和胃炎就進入到了腸子里面,腸子也很聰明啊,它一看這不是它想要的,它就拼命蠕動,想快點把這些垃圾排出去,中醫(yī)講‘’大腸主津‘’,這樣它就縮短了糞便在腸道被重吸收的時間,這樣糞便里面的水分就多了,就把粑粑泡得很稀爛,所以患者一天要泄5-8次不等,也因為胃把炎癥排到腸子了,也造成了腸炎,也會形成潰瘍,所以大腸菌群失調,大腸出現了功能紊亂。那怎么辦呢?當然是要消炎啊,加強胃動力啊,抗?jié)冎委煱。褂拈T螺桿菌啊。改善胃腸功能紊亂啊。所以‘’半夏瀉心湯‘’里面用人參、大棗和甘草來健胃,來加強胃動力,把虛弱的胃給補起來,胃有勁兒了它就拼命蠕動,氣體就能排到腸子,痞滿不適、惡心嘔吐就能減輕,再者患者由于長期嘔吐,腹瀉,容易導致水電解質紊亂,容易形成低鉀血癥,西醫(yī)所講的低鉀血癥就是中醫(yī)脾氣虛的那些表現,所以仲景在‘’半夏瀉心湯‘’里面放了12枚大棗,大棗和炙甘草里面富含鉀,100g大棗含鉀524mg,100g大棗有多少顆呢?相當于15枚,除去棗仁,15枚大棗含棗肉80g,可以補充鉀約300-400mg,再加上炙甘草也富含鉀,所以啊‘’半夏瀉心湯‘’完全能糾正低鉀血癥。再比如‘’十棗湯‘’里面為什么要放10枚大棗,因為‘’十棗湯‘’能引起峻泄,10枚大棗是用來補鉀的,同理‘’葶藶大棗瀉肺湯‘’也是這個道理啊,所以啊經方是中國人實踐用了幾千年的東西,是‘’一將功成萬骨枯‘’的教訓總結出來的,所以開經方不要隨便加減,只要證辯對了往往能達到‘’一劑知,兩劑已‘’的神效!現在胃動力有了,可是炎癥還沒消啊,患者痞滿,惡心嘔吐,腹瀉都是因為胃腸炎啊,現在藥理研究得到世界普遍認可,黃芩、黃連有非常顯著地抗幽門螺桿菌作用,黃連排在第一位,其次是黃芩,大黃,炙甘草,丹參,延胡索,生地黃,而且黃芩和黃連還是廣普抗菌藥,能殺滅多種細菌,包括大腸桿菌,仲景雖然不知道‘’半夏瀉心湯‘’的這些癥狀是由于炎癥引起來的,但是他知道要用黃連和黃芩,在所有的苦寒泄火藥中只有黃芩,黃連,黃柏是可以止瀉的,因為它們很燥,自然能燥濕,比如‘’葛根黃芩黃連湯‘’里邊也用它們來止瀉,其實我們現在知道了就是來消炎的?;颊攥F在有嘔吐啊,還要止嘔啊,所以仲景又用了半夏來止嘔吐,半夏和生姜被藥王孫思邈稱之為‘’嘔家圣藥‘’,臨床上它們止嘔吐的效果確實驚人驚嘆!《神農本草經》記載半夏‘’主心下堅,往來寒熱,腸鳴‘’,仲景用藥是宗《神農本草經》的,所以我們通過《神農本草經》也可窺見半夏是消痞滿的要藥,同時還能止瀉,還能治療往來寒熱,所以小柴胡湯里面為什么要配半夏啊,不僅僅是用來止嘔吐的?!秲冉洝分v‘’清氣在下則為飧泄,濁氣在上則為瞋脹‘’,而脾是主升清,胃是主降濁的,脾能升,就不會腹瀉,胃能降就不會痞滿,脾升胃降,中焦氣機才能升降出入,所以用半夏辛開以升脾氣,用黃連、黃芩苦降以降胃氣,辛開苦降,自然能調和脾胃的功能,恢復氣機的升降出入。而且半夏,黃芩、黃連都很燥,像這樣的燥藥還有蒼術,炒白術,砂仁,白寇仁等,他們很燥,自然很擅長把‘’胃垢‘’給‘’刮‘’下來,這樣舌苔黃膩可除,胃口可恢復。用干姜一方面是患者下邊腹瀉,說明下寒,用來溫腸,另一方面也是制約連、芩苦寒傷胃,同時也是幫助祛除中焦之痰濕。中醫(yī)講‘’濕為陰邪,唯陽不化‘’,仲景也講‘’病痰飲者當以溫藥和之‘’,所以治療痰濕,你要把窗戶打開通風(半夏),要弄點干燥的土撒在上面(芩、連),但是沒有陽光(干姜)不行,沒有太陽,陰冷的地面還是會不斷地滲出水濕!所以簡言之,‘’半夏瀉心湯‘’的辯證要點就是‘’上嘔,中痞,下泄‘’?,F在發(fā)現‘’半夏瀉心湯‘’就像是天樞穴,內關穴一樣,有雙向調整作用,對胃腸功能紊亂頗宜!(橘絡之言!)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