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全面二胎政策已經(jīng)放開,你是否考慮過要個二孩,或是你已經(jīng)有了二孩?
在你家,老大與老二關系和諧嗎?
有了老二后,你關注過老大心理上的變化甚至是心理問題嗎?
作為父母,我們應該如何處理兩個孩子的關系,如何正確給予他們愛,如何讓兩個孩子健康成長?
以下六條方法,家長們不妨借鑒一二。
一、關注孩子
我們這里所說的“關注”不僅指對孩子物質(zhì)上的關注、學習上的關注,還指對孩子身體的關注、行為的關注,以及心理的關注。
有這樣一個案例:
有一個女孩,她家庭條件非常好,父母都是公務員,孩子的祖父母外祖父母也都健在,這個孩子大概在五歲之前都是這樣六對一的狀態(tài)成長。當媽媽生了第二個孩子的時候,她開始出現(xiàn)了一些癥狀。先是在家里翻媽媽的包,媽媽在或不在的時候都會。她在幼兒園時,會打小朋友。其實,這個孩子幼兒園中班就尋求過心理幫助,但沒有什么效果。然后到了一年級已經(jīng)發(fā)展成了:她一星期,最起碼會有三四天玩玩具,書包有半包都是別人的東西。再后來,她開始拿錢,她可以自己去買東西。并且在學校里, 這個女孩子是個女霸王,誰不跟她玩就打誰。
其實這個孩子的家長也是關注孩子的,但關注僅僅停留在物質(zhì)上的關注和學習上的關注,讓這個孩子感到非常孤單。所以這個孩子半夜經(jīng)常起來,大概幼兒園大班就一個人起來,要在父母的門外靜靜悄悄地看很久。她經(jīng)常這么做,如果一旦被發(fā)現(xiàn)了,她就跑回自己的房間,或者跟父母說是自己起床去方便。
所以我們說,孩子最不能缺少的就是父母的關注,父母關注孩子,會讓孩子覺得幸福與安全,這樣孩子才能健康成長。
二、溫柔對待孩子
當今社會太浮躁,急功近利。生活在這個時代的父母,免不了急躁、苛刻,他們對待孩子也多少嚴厲了些、急切了些,不容許孩子犯錯,很少給孩子改錯的機會。他們總是希望孩子快快長大,快快懂事,這樣他們可以少點麻煩、少操心。
但孩子畢竟是孩子啊。
孩子需要父母的愛與包容,需要父母和自己一起成長。
還是上面那個案例。這個媽媽對待女孩就很嚴厲。女孩子小時候比較鬧,但是她非常聰明、非常敏感,非常會看媽媽臉上情緒的表達。而這個媽媽是個非常嚴厲的媽媽。其實在質(zhì)問孩子之前,她已經(jīng)給老師打過電話,也翻過孩子的書包,所以,她對于孩子這個行為非常清楚。但是孩子回到家,她會什么都不提,假裝不知道。孩子會跟她說:“ 我很開心,在幼兒園玩得很好,老師還表揚我了。”媽媽會說:“還有么?”孩子: “沒了呀?!边@個時候媽媽才會說:“沒有了?你拿別人東西怎么不說!“并把拿了誰的東西、什么東西一一舉例出來。被媽媽這樣質(zhì)問過之后,她就會把東西藏到另一個地方,再翻書包就找不到了。
在這樣的氛圍里,這個孩子就是一個負面的孩子。媽媽這樣針尖對麥芒,不斷打壓,家庭的整個氣氛對這個孩子來說都很緊張。”你今天是不是又拿了誰的東西呀“,這是家長的第一反應。而事實上,這個孩子白天是怎樣的狀態(tài),學校的老師、同學是怎樣對待孩子,家長完全不知情。
所以,請給孩子多一點點耐心,多一點點柔情,不要讓孩子只能自己默默在黑夜里,做許多許多白天不能做不敢做,做了會讓媽媽生氣的事情。
三、無條件的愛
孩子需要父母無條件的愛。
孩子的渴望和期待是無條件的。
我們平心而論:我們對孩子真的能夠做到無條件么?特別是如果有兩個孩子。你真的對兩個孩子沒有偏差、相對公平么?比如,孩子一直考試很好,偶爾有一次考試不好,如果我們無條件的愛孩子,我們就該接納,但我們能夠做到嗎?再比如,在我們成人的聚會上,孩子調(diào)皮了,我們第一個反應就是訓斥孩子,這是對孩子無條件的愛么?
所有的父母都會有偏差。
事實上,作為一個正常的孩子來說,恰恰是孩子無條件地愛父母。
他們真的會給父母無條件的愛。
我們作為父母應該像孩子無條件地愛我們一樣,無條件地愛孩子。
四、放下你的焦慮
尤其是媽媽,請放下你的焦慮。
現(xiàn)在的家庭似乎是母親管的更多一些,無論是生活也好,學習也好,“虎媽”這種狀態(tài)是非常普遍的。無論是從理論上,還是臨床經(jīng)驗上都可以得出:女性是普遍焦慮的,并比男性更容易焦慮。這是非常重要的一點,因為女性比較容易焦慮,所以就使得我們的女孩子會更加焦慮不安。
現(xiàn)在的媽媽,很平和、很溫柔、很善解人意的,好像越來越少了。特別是對孩子,做不到張開雙臂,讓孩子能很安心、很放心地投入我們的懷抱。這里所說的擁抱孩子,是從心理層面擁抱他。不是孩子回家表現(xiàn)好了就很樂意聽,他表現(xiàn)不好了就馬上皺眉頭。有些媽媽就做不到真正蹲下來聽,孩子哪里不高興了,發(fā)生了什么,連孩子要描述的故事都不等及讓他說完,眉頭就皺起來了。
孩子一進門,很多媽媽就問:“今天有沒有得到小紅星?。俊焙⒆诱f:“沒有,今天沒有?!比缓髬寢尩哪橊R上就拉下來了,會說:“唉,今天怎么沒有啊,我看那隔壁家誰誰誰都已經(jīng)得了三四個吶。”
你表面上是沒責怪他,但其實你是在對比,然后孩子馬上會不開心。他再去學校上課的時候,他坐在那里會很緊張,他會想:“我今天如果得到小紅星,媽媽會很高興的。那我今天應該怎么做呢?”然后他就很認真,那天可能會得到一枚小紅旗。但是我們知道,孩子沒有那么長的耐心,他可能會堅持三到五天專心地坐在那里。但是第六天、第七天,孩子如果得不到的時候,媽媽又會是那樣失望、責怪的表情,這時她想爭取紅五星、想得獎的欲望就已經(jīng)下降了一半。他會想:“好吧,反正我也得不到?!比绻麓卧贈]得到,他就再也不想得了,因為反正自己也不行。最后就發(fā)展成,到小學四五年級以后,特別是小學四年級分水嶺以后,有的孩子學習會原地踏步,甚至會一落千丈。
所以,尤其作為媽媽,要放下你的焦慮。因為孩子能讀懂你的焦慮,這個焦慮在孩子身上,會轉(zhuǎn)變?yōu)閴毫Α?nbsp;
五、合理分配家庭成員
當生了第二個孩子,爸爸媽媽的注意力會聚焦到第二個孩子身上。
可能很多家長會說:“我們也沒有辦法,我們那個小的孩子也要照顧啊。”對,這是肯定的,也是客觀的,當又有一個小的出生了,小的肯定是要比大的弱一些,所有的家庭成員肯定都要把主要的精力放在那個小的孩子身上。
這時候,所有家庭成員中就需要分配出一兩個成員,呵護這時的大孩子。
當?shù)诙€孩子出生的時候,老大客觀得不到父母全部的愛,那么主觀呢?老大會覺得:“你們對老二這么照顧,我也恨不得回到小弟弟或小妹妹的狀態(tài)?!币驗楹⒆佑洸坏盟r候是如何被呵護的,他只看到你們是如何照顧老二的,然后他就會覺得自己的是多余的。他的心靈得不到安慰,他沒有家,或者說這個家對他來說是虛設的。他會覺得自己沒有地方安身,他的心沒有地方放,他的身體也沒有地方放。這些孩子發(fā)展到小學高年級會出現(xiàn)很多心理問題。
當有了老二,父母應該分工明確,誰負責老大多一些,誰負責老二多一些;或者在老二很小的時候,父母需要同時全心全意照顧老二時,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的愛可以適當向老大傾斜,讓老大感覺到自己并沒有漸漸失去被愛的感覺,他依然是安全的,是幸福的。
六、老大照顧老二
當有了家里老二,要讓老大在弟弟(妹妹)在的時候,讓他加入進來,讓他也在照顧弟弟妹妹的一份子當中。
我們可以這樣跟孩子說:“寶貝兒,你來看弟弟(妹妹)一下,你看他(她)現(xiàn)在笑得多可愛啊“;”你去幫弟弟(妹妹)拿一個奶瓶,說不定他(她)會很高興吶“;寶貝,你要不要試試看,給弟弟(妹妹)換個尿片”。
鼓勵他參與到照顧老二中來,這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
媽媽或者爸爸要教他如何來做。
然后爸爸媽媽還應該表揚他,說:“呀,你真棒!你尿布換得這么好,有時候媽媽還不一定能做到這么好?!?/p>
當他加入進來后,無論從客觀上,還是從心靈深處,或是身體的感受上,他都會感受到,他就是這個家庭的一份子,而不是爸爸媽媽不要他了,只要弟弟或者妹妹。
哪怕這個孩子只有五六歲,她也有能力照顧零歲的孩子。
從心理學上,人類有一種本能,我們天生有照顧他人或者飼養(yǎng)生物的能力。這樣的能力是天生的,不需要你來教的。
另外,家里有條件的話,一定要讓孩子飼養(yǎng)一些小動物,像養(yǎng)小烏龜、小魚、小狗、小貓……能夠在小時候養(yǎng)一些小動物的孩子,長大后情商一定很高的。因為從小這樣鍛煉之后,孩子就能夠理解大人的情緒,體會大人的辛苦,他們會產(chǎn)生成就感、認同感、滿足感、價值感等,這些對于孩子是相當重要的。
除以上六點之外,還有給孩子一個自己的獨立空間,增強處理孩子情緒的敏感性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