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人問:“唐宋八大家都有誰?”這時,也許你會掰著手指一個一個數(shù):韓愈、柳宗元、歐陽修、蘇家父子仨、王安石……哎?還有一個是誰來著?哦,好像是叫曾鞏還是啥來著?
如果再具體說一點印象,你也許能說出:
“天街小雨潤如酥”出自韓愈之手,倡導古文運動的是他,他的《師說》早在中學就被大家背得滾瓜爛熟,再甚至,我還知道他官做得不小……
我知道柳宗元的《捕蛇者說》、《小石潭記》,亦驚嘆他《江雪》里“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境界……
王安石“爆竹聲中一歲除”小學生都會背,《醉翁亭記》“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是廬陵太守歐陽修……
蘇東坡更不用說了,自帶“網(wǎng)紅”氣質,渾身都是爆點,一貶再貶、走到哪兒吃到哪兒、作詩、寫文、交友……老爹、老弟的名聲也被他帶得響亮~
哎?曾鞏呢?曾鞏有啥來著?嗯……一時竟想不起來……難道說曾鞏是為了“湊數(shù)”給硬塞進去的?還真不是......
王安石說過“曾子文章眾無有,水之江漢星之斗”,意思就是曾鞏的文章像大江大河、像天上星辰,沒人比得了,對他如此贊譽的不止王安石一個人。
歐陽修曾對曾鞏說“過吾門者百千人,獨于得生為喜”就是說我歐陽修門下學生不少,唯獨你是我的驕傲!
除此之外,蘇軾對曾鞏也是贊不絕口“醉翁門下士,雜沓難為賢。曾子獨超軼,孤芳陋群妍”,意思是歐陽修門下弟子不少,能稱之為賢的基本沒有,只有曾鞏一朵孤芳,簡直甩他人一條街。
沒有天花亂墜的比喻,沒有華麗堆砌的辭藻,曾鞏寫文極其端正規(guī)范、注重邏輯、絲絲入扣、嚴謹務實、字字為要。
曾鞏的文風之所以如此務實,和他的人品以及做事風格有關。他是一位務實的地方官,面對民間疾苦,曾鞏首先想到的就是即刻開始解決,為百姓解憂。
先不說別處,就單說他調(diào)任齊州(今山東濟南)做知州時,就在兩年時間里,完成了很多事情,如:
大明湖里淤泥不少,他便帶著全城人民疏浚,撈出的淤泥也不浪費,干脆建成一座堤壩,方便南北人們的交通交流。這條堤壩就是如今濟南城里的“百花堤”,又叫做“曾堤”。
曾鞏為百姓做了很多實事,很受百姓擁戴。不過在齊州待了也就兩年,朝廷便要調(diào)走他。老百姓為了留住他,拉起吊橋、關起城門、扯住他的馬,一萬個不想讓他走......
曾鞏其人,廉潔奉公,勤于政事,關心民生疾苦。一生致力于平反冤獄、維護治安、打擊豪強、救災防疫、疏河架橋、設置驛館、修繕城池、興辦學校、削減公文、整頓吏治、廢除苛捐雜稅……是不可多得的地方官。就在泉州老街上,還有很多和曾鞏有關的故事......戳視頻哦~
【視頻】泉城老街:清泉垂柳 君子之風
來源:CCTV4《記住鄉(xiāng)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