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睡眠問題,20年中醫(yī)經(jīng)驗之談:治療失...
治療睡眠問題,20年中醫(yī)經(jīng)驗之談:治療失眠,健脾、補氣、溫陽缺一不可。
前年的時候,門診上來了一位女性患者,35歲,初診的時候,患者自述夜寐多夢,吃語,浮腫,時時畏寒,重衣始解,腰背酸楚,骨節(jié)亦然。月經(jīng)來雖多,色澤暗,有瘀塊,7天始凈,脈薄弱,苔光。需治以補益心氣,溫煦腎陽。
遂開方:生酸棗仁、知母、菟絲子、黨參、補骨脂、遠志、枸杞子、炒白術、炙龜板、炙黃民、石菖蒲。共5劑,每日1劑,水煎服。
復診的時候:患者自述失眠已有改善,夜寐口干及畏寒亦減,自感牙齦浮起已久。循原方為治,上方去遠志,加炒白芍。共5劑,每日1劑,水煎服。
治療思路:該病人畏寒腰酸,脈象濡軟,為命火不足,陽不化陰。津液不能上承,乃為口干;經(jīng)期長而量多,為脾腎氣虛,不能固攝沖任,色暗挾塊是為氣虛而滯。在治療中以補益心氣,溫養(yǎng)腎陽為主,輔以滋養(yǎng),陰陽互濟,并扶后天之脾氣。方以菟絲子、補骨脂溫腎陽;枸杞子、龜板濟腎陰;知母泄腎之陰火; 黨參、白術、補中元之氣,滋生化之源。寐時多幻夢,心神欠寧,故加生酸棗仁、遠志。合而用之,心腎得補,五臟之陽亦振,失眠隨之而解。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