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代,沒有多少唐人邊塞詩歌的激昂,也沒有諸多元曲悲情傳奇。一個纏綿的時代,不用說李后主“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也不用說賀鑄“試問閑愁幾許,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是一個“載不動,許多愁”的時代,有“春江水暖鴨先知”的魚樂禽鳴,有“接天蓮葉無窮碧”的閑適,還有懷人之“春色惱人煩不得”,更多的是“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宋代畫家是眷戀的,再現(xiàn)花有陰晴圓缺,人有悲歡離合,正因為“看見月缺花殘黯然流淚”,其畫體現(xiàn)了對境界登峰造極的理解,才有這諸多令人陶醉的作品!
北宋 趙佶《戴勝圖》
北宋 徐熙《桃花黃鸝圖》
北宋 徐崇嗣《春鳴圖》
南宋 佚名《寫生草蟲圖》
南宋 佚名《春光先到圖》 美國大都會藝術(shù)博物館藏
南宋 佚名《碧桃圖》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北宋 黃居寀(傳)《梨花春燕圖》 私人藏品
南宋 宋甯宗楊后《垂楊飛絮圖》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宋 佚名《桃花山鳥圖》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南宋 馬麟 《桃花圖》
南宋 佚名 《梨花鸚鵡圖》
來源:網(wǎng)絡(luò),版權(quán)為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