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應(yīng)該都記得小時候背誦古詩的苦惱,等自己有了孩子,我們又會把這樣的苦惱強加給孩子。為什么我們必須讓一代一代的孩子背誦古詩?
答案很簡單,因為當我們成為大人,就會發(fā)現(xiàn)背誦的古詩會讓我們受益一生。
學古詩,可以提高孩子的語文成績。
如今,語文教材中古詩文的比重上升,傳統(tǒng)文化篇目增加,小學一年級就開始學習古詩文,整個小學六年共包含古詩文124篇,比原有人教版教材增加55篇。古詩常常是很多孩子的失分重災區(qū),從小打好古詩文基礎(chǔ),對孩子語文成績提高有切實影響。
學古詩,可以讓孩子感受到世界更多的美好。
在熟讀詩文的孩子眼中,一草一木不再尋常,而是自帶“詩意”的濾鏡。
看到落日,普通孩子說“真美”,讀詩的孩子說“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寒冬時節(jié),普通孩子說“好冷”,讀詩的孩子說“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失意時,普通孩子說“真倒霉”,讀詩的孩子說“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開心時,普通孩子說“哈哈哈哈”,讀詩的孩子說“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那種感覺,是穿越千年的心意相通。這些或高亢激昂、或低回婉轉(zhuǎn)的詩句會讓孩子更加善于發(fā)現(xiàn)美、感悟美、表達美,讓他在靈魂受到震撼的時刻不至于失語。
學古詩,可以提高孩子的談吐與口才。
著名美學家朱光潛先生說:“詩比別的文學都要更謹嚴、更純粹、更精致?!?/strong>
中國語言文字的精妙之處,在古詩詞中體現(xiàn)得最為淋漓盡致。那些對古詩詞信口拈來的人,口才談吐必然不俗,無形間在工作與生活中受益匪淺。
學古詩,可以培養(yǎng)孩子的文化修養(yǎng)。
在詩詞中浸潤的童年,對孩子的氣質(zhì)塑造起著“潤物細無聲”的作用。
還記得第二季《中國詩詞大會》的冠軍武亦姝嗎?網(wǎng)友對她的喜愛,可不僅僅是因為她驚人的詩詞儲備量,更因為古詩詞塑造出她的優(yōu)雅氣質(zhì)和強大內(nèi)心。
學好古詩詞,我們的孩子也可以成為“腹有詩書氣自華”的人。
學古詩,可以提升孩子的格局與氣度。
格局和氣度,決定了孩子未來的人生高度。
孩子從小讀“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體味李白的瀟灑豁達;讀“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感受杜甫的憂國憂民。詩詞中藏著士人精神的精華,通過學習滋養(yǎng)孩子的品格,孩子的思維格局與氣度自然與其他人不同。
如何讓孩子學好古詩?
很簡單:讓孩子對古詩感興趣。只有對于自己感興趣的事物,孩子才會主動集中注意力去學習和記憶。
所以,今天我們要推薦給你《北師大教授康震的唐詩解讀課》,讓孩子從興趣出發(fā),與唐代著名詩人做朋友,從此愛上古詩。
大家對于康震的印象,大都來源于電視節(jié)目。2005年,他首開先河在《百家講壇》講起了詩詞,近兩年,他又出現(xiàn)在大熱的《中國詩詞大會》《經(jīng)典詠流傳》等節(jié)目里,圈粉無數(shù)。
康震是著名文化學者、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
他的《唐詩選讀》公選課,常常有選不到課的學生站在過道里聽。在學生眼里,他總是字正腔圓、聲情并茂、博學而風雅。那些流傳千年的古詩詞在他的講述中,煥發(fā)出迷人的光彩。
在電視觀眾眼里,他時而慷慨激昂,吟誦豪放詩詞令人熱血沸騰;
時而一針見血,專業(yè)解讀讓人茅塞頓開;
也能幽默風趣,典故軼事信手拈來。
在他生動的講述中,觀眾不知不覺就對詩詞和它背后的知識產(chǎn)生了興趣。
這門《北師大教授康震的唐詩解讀課》,和市面上其他古詩課有什么不同?
這門課程最大的特色,就是它不是簡單的唐詩品鑒,而是精選10位唐朝最具代表的偉大詩人,通過講述每個人經(jīng)歷,自然而然地聯(lián)系到他們的經(jīng)典作品,讓孩子不但更容易了解各個詩人的特點、理解詩歌的內(nèi)涵,還能迅速提高對古詩的興趣。
總之一句話:讓孩子與唐朝偉大詩人做朋友。
整個課程學下來,孩子除了學習了很多經(jīng)典古詩詞,甚至還基本掌握了整個唐代的歷史脈絡(luò),認知層次提高了一大截,儼然一個“小文化人”。
康震曾經(jīng)給自己的課程定下這樣的標準:
純粹為吸引眼球的東西我不講;
超出我專業(yè)領(lǐng)域、知識范圍的內(nèi)容不講;
不了解、不清晰、不確定的內(nèi)容不講;
不嘩眾取寵,不自我炒作。
現(xiàn)在市面上講解詩歌的課程很多,很難講出新鮮感和創(chuàng)意來,用戶看完也沒額外的收獲。所以,康震決定,反其道而行之。
- 首先,他選定了唐詩作為切入口。唐詩無疑是我國詩歌發(fā)展的最高成就,是中華文學寶庫里最燦爛的明珠。讀懂唐詩,孩子的文化素養(yǎng)和審美能力都會得到很大的提高。
- 然后,他按照唐代的“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個歷史時期來劃分,精心挑選了各階段最具代表性的詩人,一共十位。
李白行吟圖 宋 梁楷
- 選定了詩人之后,第三步是要選擇到底要講哪些詩。康震定下了兩個標準:
第一,不選特別簡單、婦孺皆知的詩,要跟市面上已有的很多唐詩課程做區(qū)別,有一定的深度和內(nèi)涵,對用戶起到進一步提升作用;
第二,選擇能代表詩人性格和秉性的作品,通過講解,既能學習詩歌創(chuàng)作的技巧,更能了解詩人的創(chuàng)作理念和背景,進而了解整個時代的背景。
《杜甫像》局部 元 趙孟頫
- 家長們最擔心的就是課程會不會太枯燥,如何能激起孩子對于中國經(jīng)典文化的興趣。此次課程采用視覺化思維學習方式,使用孩子們便于收聽與觀看的音頻+視頻+動畫的學習形式。
康震說:“希望孩子學完這門課后,不僅僅只是會多背幾首唐詩,還有詩歌背后的人和事,對整個唐詩的發(fā)展脈絡(luò)都有一個了解,這些東西,會融入到他們的談吐與氣質(zhì)中,受益終身?!?/p>
所以,如果你也在為孩子學古詩而發(fā)愁,那么掃描下方海報二維碼,幫助孩子真正從興趣出發(fā),愛上古詩、提高文化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