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宇,你認識我這么多年了,我是個什么樣的人,你是知道的。”昨天夜里,一個閨蜜打電話跟我咆哮:“我這么一個積極向上的有為青年,就被他們折磨成這樣,意志消磨、疲于應付?!?/p>
他說的他們,指的是他和老板之間,因為一件小事而引發(fā)出來的微妙關系,迅速傳染到整個工作環(huán)境中去,給自己造成了嚴重的職場壓力。這種壓力并不是會體現(xiàn)在某一件具體的工作任務上,而是會給自己造成抵觸情緒,并且讓自己難以身心愉悅地在工作中,施展創(chuàng)造力。
如果說,我的這個閨蜜是一個打醬油、混日子的人,這也不會對他造成什么困擾,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得過且過嘛。
事實恰恰相反。好些年前念書的時候,我倆在一個支教活動中熟識,他就像《生活大爆炸》里的Sheldon一樣,因為懷揣美好的學識和追求,所以一直快快樂樂,只是沒有Sheldon的阿茲伯格。后來,在我做某社團老大的時候,他是我的副手,雖然我們也曾因為一些小事兒吵得幾個月不再說話,但是只要我想到社團里有什么事情是交給他去負責的,總會因為他的責任心而感到很踏實。
“你不覺得這很悲劇么?”他昨天的這句話,讓我很傷心。因為讓他抑郁的,并不是他和老板之間的微秒關系,也不僅僅是職場壓力,而是他為自己在社會上的不得志而產(chǎn)生的憤怒情緒,扼殺掉自己在校園里所懷揣的美好,對別人的憤怒,最終變成了對自己的憤怒。
其實,畢業(yè)后的這幾年,我倆都沒有怎么聊過工作上的問題?;蛟S并不是他沒有說過,只是我當時沒有聽懂。這幾年,他跳過幾個知名外企,我倒也記得他抱怨過前老板的混蛋,但是當時右半腦尚未開化的我,并沒有辦法切實的理解他說的東西到底是哪里出了問題。
直到前段時間我自己糟糕的厭食和失眠的集中發(fā)作,才迫使我把那些埋在潛意識里,來自職場環(huán)境中的壓力給想明白,而不是僅僅在大腦里的邊緣系統(tǒng)影響下,所表現(xiàn)出來的情緒化。因此,等自己的情商開始發(fā)育的時候,我才理解閨蜜說的抑郁到底是哪里出了問題。
正如簡里里在她的心理學系列講座里,《成為治療師的第一步》中談到,有的時候心理小組會讓人產(chǎn)生壓力,這種壓力會讓大家真切地感受到,而有的時候,小組氣氛會變得積極向上,讓每一個人都感覺心情明亮,豁然開朗。
這句話讓我瞬間聯(lián)系到我們在職場環(huán)境里的工作小組的氣氛,氣氛積極的時候,每個人的積極性都會被調(diào)動起來;而氣氛壓抑的時候,每個人的創(chuàng)造力都在被扼殺。
還真巧,這幾天跟一個媒體的朋友吃飯時,她跟我分享了她以前工作單位的故事,讓我真實地看到,職場氣氛是如何殺死一家媒體的,而她自己也是因為這種消極氣氛而跳槽。
當時,他們單位的中下層員工覺得,高層缺少媒體不可或缺的洞察力、方向感和品味;而中層領導不但有力使不出,也在和高層的互動中相互制肘,逐漸消磨了銳利;基層員工越干越?jīng)]有奔頭,只得疲于應付。糟糕的是,每一個人的創(chuàng)造力都被壓抑,報道品質(zhì)每況愈下。
然而,為了保持報紙的出刊,每一層的領導在無法調(diào)動起來手下人的積極性的情況下,不得不不斷開人,并從外面找人進來,畢竟進來的新人總是能發(fā)揮一段時間的創(chuàng)造力、并且和領導有相對較好的互動。最后導致的結果就是,每一個層級之間都是相互傾軋,單位人才流失嚴重,精明的人趁著自己在位的時候,借著單位的平臺給自己撈好處。為了不讓別人給自己的工作造成影響,大家表面看起來都是和和美美,但是心里面的抵觸情緒卻在發(fā)酵,并伺機爆發(fā)。因此,雖然每一個人都覺得自己深陷泥潭,但也無計可施,最終這家媒體倒閉。
是因為這家媒體的員工喜歡玩政治么?或者是懶,不想干活么?當然不是,如果不是抱著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的念頭,他們不會去做記者這么一個低工資、完全靠理想主義過日子的工作。但也恰恰就是他們的理想主義的才華沒有得到施展,才讓這個組織最后分崩離析,因為這種激勵機制并不單單是靠薪資激勵和升職激勵可以解決的。
從企業(yè)組織形態(tài)和激勵機制來說,傳媒是一個非常特殊的行業(yè),所以或許會把“創(chuàng)造力”、“積極性”這種埋在每個人心底的東西給放大。就像業(yè)內(nèi)評價我以前的老板一樣,都會說,她給記者的工資很刻薄,完全是靠大家的新聞理想而進行自我激勵。
當然,人總是會受薪資這種激勵方式影響的。但是糟糕的是,在職場壓力下,被拉低的工作業(yè)績又會通過主管領導的任務分配和人力資源的薪資考核,給再度反映出來,并在每一個人的工作情緒和工作表現(xiàn)之間,進行著一次次的惡性循環(huán)。
悲劇的是,這樣的壓力情緒如影隨形,不論你換了幾個工作,它都會以這樣或者那樣的方式表現(xiàn)出來。我的一個做金融服務業(yè)的朋友,在我們心中已經(jīng)是高帥富了,不過那天吃飯的時候,他說,這幾年,除了合伙人的幾個馬仔,其他的人應為各種不得志,已經(jīng)換了好幾撥了。他自己也是在一個小主管離職后,感受到很大的創(chuàng)造力,一下子拿了幾個客戶,但是等小主管的職位被填上后,自己又是在工作中遇到各種制肘,整個人的士氣一下子又跌落下來。
“咱就不能好好地干活?天天為這些氤氳的負面情緒包裹著,即便是再小心地做人,都沒法兒去把事兒做了,人都被憋出抑郁癥了?!边@個金融高帥富朋友跟我抱怨。
其實不僅僅是他,基本上每次與朋友的飯局上,都能聽到這樣的抱怨。我突然發(fā)現(xiàn),這個問題正在給每一個人制造負面情緒,并毀掉了大家的創(chuàng)造力,也毀掉了公司。
畢竟每個人是不同的,所以在工作中的思維方式、為人處世,都會很不相同,即便大家都想把事情做好,也不見得能夠讓每一個都在工作環(huán)境中開心,更別說還有個人職業(yè)軌跡和薪資待遇的裹挾。這就讓原本只是性格的差異,演變成了利益的斗爭。
如果沒有辦法設計出一套有效的機制,對于私人機構來說,那就是人才流逝,說不定流逝的人才再紛紛創(chuàng)業(yè),這樣才能發(fā)揮出他們的創(chuàng)造力;而對于國有企業(yè)或者機關單位來說,就造成了對納稅人的錢的浪費,反正工資照發(fā),那就不管領導有沒有給自己穿小鞋,活照樣馬馬虎虎地做?;蛘呒尤胍粋€幫派,賭贏了,就上去了;如果能給自己搞個私灶就最好,這便又衍生出了一種形式的尋租行為。
最后發(fā)展出來的,便是人員因為利益短期和長期的結合,組成短期和長期的派別,內(nèi)斗便開始了,這便是辦公室政治。我的一個做咨詢的朋友說,他們給其他企業(yè)做人力資源顧問的時候,往往就是某個領導想把另一派的人給趕走,而委托一個第三方設計出一套“優(yōu)化的”管理體系。
上述種種,都讓我覺得很悲傷,每個人都想好好的努力,但是最后的結果卻是每個人都得了抑郁癥,最后成為病態(tài)的斗爭。
然而,有的時候,其實問題并沒有我們想的那么嚴重,甚至別人對自己的敵意,在一定程度上,也是被自己的負面情緒所放大了。畢竟我不是學管理學的,沒有辦法告訴領導該設計出一個什么樣的組織方式才是有效的,但至少希望幫助大家想明白職場壓力的原委,而不是讓自己一味傾斜出來的情緒,束縛住自己的創(chuàng)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