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從僉,從刀,僉表示人多的意思,人多帶著的刀,可能是防衛(wèi)之用,也可能是攻擊之用。不過,這是說文解字里的解釋,從這個字的圖形來看,更象是一個人在草屋里支著兩口鍋,鑄造著兵器。
上古時期,人們在銅山采礦之后,加入礬、硝等藥制煉成青銅,用青銅鑄造各式器皿“美金以鑄劍戟……惡金以鑄鋤斧……”這‘美金’即上等品質(zhì)的青銅,硬度高、耐磨、抗腐蝕性好,歷經(jīng)幾千年的青銅劍,至今依然鋒利。這‘惡金’其實就是鐵,主要用來鑄造農(nóng)具。
【珠】,古代常見的珠,多是生于蚌殼之中的,不過古籍中也有記載:辟塵珠、辟寒珠、夜光等,出自龍魚異獸的腹中,非獨出于蚌中。
龍珠在龍頷之下,蛇珠在蛇之口中,魚珠在魚眼之中,鮫珠在鮫人的皮膚中,蛛珠在蜘蛛的腹中,但是這些明珠皆不如蚌中之珠。
古代最有名的夜光珠是“隋侯珠”,并非古人心中最珍貴的寶珠,因為它是蛇珠,相傳在隋縣有一個小山丘,某天隋侯路經(jīng)此地,見一條大蛇被人砍成兩截,隋侯命人以藥為它療傷,大蛇緩緩游走而去,當?shù)厝朔Q這里為斷蛇丘。一年之后,這條大蛇口銜明珠送給隋侯。這顆明珠有拇指頭大小,色質(zhì)潔白光潤,到了夜晚則如月光般明亮,被世人稱為隋侯珠。
“珠稱夜光”中所說的夜光珠,很多人以為是帝王墓里的夜明珠,其實那是礦物類的寶石或者礦石。自古傳說中的夜光珠,并非石質(zhì)的,而是隱藏在合浦之淵的驪龍頷下的夜光珠,可惜這寶珠是它的逆鱗,觸之即會令這條黑龍搖天關、擺地軸,搥山岳而碎丘陵,百里為江湖,萬人為魚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