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文昌:它的成本價,當時養(yǎng)殖一斤龜的成本價應該是在15元錢到16元錢左右一斤,當時只能賣到13元錢一斤,說明這個龜當時是虧本的。
養(yǎng)出來就是虧本的龜,卻成了沈文昌賺快錢的法寶。
這是草龜,也就是俗稱的烏龜。這種龜在過去賣不上價,一只龜連100元錢都不到,廣州很少有人養(yǎng)殖。
沈文昌究竟是怎么靠這種賠錢的龜,4個月就賣出300多萬的呢?
2015年年初,臨近畢業(yè)同學都開始找工作,沈文昌卻找父親要了10萬元錢,又說服了兩個同學拿出8萬元錢,說他看上了一個馬上能賺錢的生意。
沈文昌的父親沈俊杰在浙江湖州經營龜鱉生意20年,是當地響當當的龜鱉大王??吹絻鹤釉趶V州搗鼓起了龜的生意,他忍不住來看,可一看就氣得夠嗆。
沈俊杰:以前烏龜殼沒有人收的話,只用來吃的話 二十幾元錢一斤,甚至掉到8元5角一斤也掉過。
沈文昌的父親本以為兒子要干什么賺錢的買賣,沒想到他選了一個龜鱉里最差的品種,更讓他惱火的是,沈文昌每天用手機上網,一點做事的樣子也沒有。
父親:我們也不是太相信。
記者:你們都怎么銷售?
父親:我們就是靠電話聯系,朋友人際圈子介紹的客戶。
別人不理解,但是沈文昌卻很有信心,他加了50多個和養(yǎng)龜有關的微信群。在群里專找有可能養(yǎng)殖草龜的客戶加微信。短短一個星期,沈文昌成了微信群里的紅人,大伙都愛找他聊天。這么受歡迎,是因為沈文昌有個特長,這個特長讓他在學校就有了外號。
同學:外號叫萬事通,因為他懂的東西特別多。
同學:我們叫他萬事通,問什么答什么,他對于生產實踐,脫離課本的很多東西他都很懂。
除了有問必答,在跟大伙聊天的過程,沈文昌一直在透露自己手里有一種很快就能賺錢的潛力龜,未來會成為廣州市場上的爆品。
大伙都是行家,這么多年都是養(yǎng)了就賠錢的草龜,怎么可能賺錢呢?沈文昌這么有信心,是因為他看到了一條新聞。
采訪:那條新聞說是以后對中藥材的市場的監(jiān)管是越來越嚴格,以后龜甲膠這個一味藥,它必須要用草龜。腦子里就是一亮,這個草龜以后肯定會有一個爆發(fā)或者是有個市場。
在過去,熬制龜甲膠用什么龜殼都可以,根據新聞沈文昌判斷,未來各大藥廠可能會規(guī)范龜甲膠的制作材料,用草龜來熬制龜甲膠是個趨勢,草龜低迷的行情將會改變。
采訪:先去做貿易,把這個市場,草龜這個市場,整個養(yǎng)殖的產量,全國的數量 產量,分布,全部去把它搞清楚,用三年的時間。
廣州一直是全國最大的龜類交易集散地,沈文昌在等待財富爆發(fā)的時間。
2015年9月,市場逐漸得到反饋,各大藥廠紛紛收購草龜,需求量增大,草龜的價格也從十多元錢一斤,一下子暴增到最貴的龜能賣到100多元錢一斤。沈文昌之前加的客戶都爆發(fā)式的找沈文昌買草龜。
客戶:現在應該在35元錢一斤,就是這個商品龜 種龜的話應該在100元錢一斤到120元錢一斤,國內的需求量比較大。
老板:我以前養(yǎng)名貴一點的觀賞烏龜。
記者:現在都改養(yǎng)這種了?
老板:對,現在改養(yǎng)草龜。
記者:你怎么買這么多?
老板:還不夠,他只有這么多。
記者:還不夠?
老板:是啊。
記者:你這買回去做什么的?
老板:買回去養(yǎng),做種龜。
因為前期的鋪墊,沈文昌一分錢都不花,只需要把半年前就聯系好的的貨源轉手賣給群里的人,4個月就賣了300多萬,連過來幫忙的學弟都舍不得走了。
學弟:畢業(yè)的時候就沒有去過任何公司面試,沒有,直接就是留在這里了 第一桶金的話應該是賺得比較快的。
剛畢業(yè)沈文昌就賺了錢,大伙都羨慕,可他卻還有更大的野心。
一般行業(yè)10%的利潤就算很賺錢了,可沈文昌卻覺得不甘心,他說他看上了一個新生意,能讓利潤率高達900%。
采訪:培育一個龜苗的成本是七角到八角,就一個龜苗出來我的成本是七角到八角,現在能賣到七塊錢左右,這是什么概念?所以我看到了未來三年到五年的一個種苗的市場。
看到這么大的利潤,沈文昌一天都等不了。2016年10月沈文昌在廣州市白云區(qū)包下30多畝水面,引進了1萬多只種龜要發(fā)展養(yǎng)殖。
可種龜從外地運送過來,一般都在每年的5月到6月之間。沈文昌的種龜買回來已經是10月中旬,早就錯過下塘的時機。
沈文昌:10月份放溫室龜到外塘全國都沒有人敢這么做的,我當時下了一個決定相當于是賭一把,就從江西拉了一萬多斤龜放了下去。
沈文昌想賭一把,滿心期待著這些龜能夠熬過冬天,可現實還是給了沈文昌打擊。
2016年11月,放下塘的龜眼看活不成,沈文昌卻很快把這批龜賣了出去,這救不活的草龜究竟誰要呢?
張秋雨:有用,有用,值錢的就是這個殼。
記者:殼子還值錢。
張秋雨:對。
記者:這殼能賣多少錢一斤?
張秋雨:殼的話現在市場價,250元錢一公斤就是125元錢一斤,要這個的廠家多,基本上就是搶著要這個殼。
眼前這些草龜殼一斤能賣到120多元錢,三斤龜能出一斤龜殼。近年來,市場對草龜龜殼的需求量增大,收龜殼已經成了龜類市場里的一個細分產業(yè),就算龜養(yǎng)不下去,龜殼還能賣錢。
沈文昌: 不后悔,還是要嘗試一下,有些事情很多時候都是交學費交出來的。時間比較匆忙,所以空了一個塘出來,就做了這么一個賭 花了幾萬元錢但是學到了很多經驗。
雖然失敗,可沈文昌眼紅這900%的利潤,他還是要做種龜繁育。因為之前賠了錢,沈文昌和小伙伴們只能什么活都自己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