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不穿秋褲腿就哆嗦、出門都得從頭捂到腳的季節(jié),胃整天叫囂著要進食些辣到跺腳的食物,最好能熱乎到額頭飆汗,逼退所有激冷的雞皮疙瘩!
而所有我們平時喜歡的冒菜、麻辣香鍋、火鍋都成了父母眼中的“垃圾食品”,一道 麻婆豆腐 ,算是我們雙方的妥協(xié)和讓步。
我們胃滿足了,他們心里也舒服了。
一份優(yōu)秀的麻婆豆腐,出鍋前在鍋里歡騰地抖動著,等盛到了盤里依舊得顫動個好幾秒,燙到極致!即便吃到最后一口,都跟剛出鍋時一樣燙嘴!
雖然是個地道的上海胃,但這道距離我2000公里的四川名菜,在小時候的動畫片里打開了我美食的新世界。
而吃到現(xiàn)在,也總結出了點心得:麻婆豆腐,最怕麻味辣味招搖地經(jīng)過,可鮮味香味卻一樣也留不住。
直到吃到梅龍鎮(zhèn)酒家的麻婆豆腐,徹底被折服。
一份獲獎無數(shù)的
麻婆豆腐背后,
總有一位同樣
摘金無數(shù)的大廚
創(chuàng)始于1938年的梅龍鎮(zhèn)酒家,昔日是社會名流賢達的聚會佳地,如今已成為享譽海內(nèi)外的國家特級酒家。
從一開間門面、約60平米的一只堂口到現(xiàn)在430平米、位于靜安區(qū)的豪華酒樓,一切還是那個“香嫩滑爽、清香醇濃” 的 海派川菜。
70年的老咪道,依舊經(jīng)典如初。
梅龍鎮(zhèn)酒家的招牌麻婆豆腐,
絕對能征服你的舌頭!
食材準備
豆腐,必須選用細膩軟滑的 南豆腐
嫩,又不易碎
切成2cm見方的小塊~
以下計量單位:
以右圖中的勺子大小為準
1湯匙 = 15ml水
以右圖中的飯碗大小為準
1飯碗 = 250毫升水
01
- 豆腐焯水 -
豆腐冷水下鍋,加入半勺鹽,去除豆腥味。
大火燒開,轉小火焯水2分鐘,撈出瀝干水分。
焯水時,水面保持在有波動但不出氣泡的狀態(tài)
▼
似滾非滾,說的就是它!
接下去開始調(diào)味!
鮮香麻辣的秘方,在此揭曉~
02
- 炒肉末 -
牛肉:豆腐 = 1:20
開中小火,將牛肉末炒至變色后……
調(diào)料的順序是最關鍵的一步!
順序和分量如下:
1勺 蒜末、2勺辣椒粉、3勺郫縣豆瓣醬
川菜的靈魂—— 郫縣豆瓣醬 必須炒出紅油,
醬香味會更濃郁,辣味更醇厚。
▼
03
- 燉豆腐 -
倒入高湯,沒過豆腐的一半,
加入3-5滴生抽、半碗料酒。
麻婆豆腐講究 “燙”,想開大火燒?
錯!必須用小火,否則豆腐會起孔變老!
▼
小火煮沸后,煨2-3分鐘
都知道要勾芡,
但你知道要分三次勾芡嗎?
04
- 勾芡 -
淀粉:水=1:10
等上一回的芡汁把豆腐稍微包裹住后,
再進行下一次勾芡,
這樣才能讓易出水的豆腐吸飽鮮辣的醬汁。
出鍋前,撒上一勺雞粉、
半勺花椒粉、適量蒜苗段,香味撲鼻,即可出鍋。
可別偷懶噢!沒有 花椒面和蒜苗,
還能叫麻婆豆腐嗎?
▼
別看豆腐有棱有角的,其實早就嫩得一塌糊涂,輕捻即碎。用勺子舀到米飯上,牛肉粒在口中酥而不化,豆腐燙口又麻辣鮮香,這一頓飯下來,根本無法克制自己的食量 ……
(悄悄告密:某A的飯量,比平時多了3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