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讀過標題,你突然發(fā)現(xiàn)這期后綴變了。“史話”主要考證歷史變遷,“奇談”主要考證傳說,算是筆者的分類方法。還會有一兩種其他的后綴,見到就明白了。
回歸正題。我一直特別佩服古代的北京人,因為別看北京的傳說很多,隨著歷代老北京人的口口相傳和再創(chuàng)作,竟然能把很多毫不相干的傳說連成故事系列 。今天要講的崇文門傳說就是其中一環(huán)。
話說明朝時候,北京城剛剛建好,劉伯溫已返回南京,北京城僅有姚廣孝一人鎮(zhèn)守。這個時候,龍王感覺時機已到(沒錯,就是很多北京人從小聽到大的那位胸懷大志要“火燒潭柘寺,水淹北京城”的龍王),于是帶著龍子放水淹城。哪知這姚廣孝身后有神仙相助,敗下陣來,老龍王被關在了北新橋,龍子就被鎖在了崇文門。
傳說中鎖著龍王的北新橋,龍王后來也被“?!绷?,這段故事以后講北新橋的時候再詳細說。
龍子心有不甘,就問姚廣孝:“你什么時候放我出來?”姚廣孝就回答道:“只要你聽到崇文門報時打'點’,就能出來了。”結果說完這話,姚廣孝趕快跑到崇文門城樓上,讓守城的將士把點換下來,說以后崇文門報時不打點了,改敲鐘。從此,北京城算是安定下來。
鎖龍已經(jīng)是“龍王系列傳說”的結尾了,大家可以先記住龍王這一家子,以后還會經(jīng)常見到……那我們應怎么從歷史的角度看待這段傳說呢?首先能提取出兩個關鍵信息:
我們來先看第一點。龍王的故事畢竟經(jīng)歷了多次民間創(chuàng)作,早就走形了,筆者找到了一個疑似母版的傳說,大家來看看。
說有一天晚上,在崇文門守城的將士做了一個夢,夢見有巨龜對他說:“我背負城門,肚壓海眼已經(jīng)多年,什么時候才能出去呢?”原來北京古時是一片沼澤地,有“苦海幽州”之稱,而崇文門地下正有一海眼直通滄海,正是此巨龜趴于海眼之上堵住海水,北京才沒有被淹沒。將士也真是替北京城著想,說:“你聽到城上打點就能出來了。”醒來趕緊換鐘。
之所以筆者會認為這個傳說更靠近母版,是因為考證崇文門的歷史以后能找到依據(jù)。崇文門甕城東據(jù)部分文獻記載有一座“鎮(zhèn)海寺”,內(nèi)有大小一米見方的鐵龜(現(xiàn)已無存),即傳說中巨龜?shù)幕怼?/span>而海眼所在相傳就位于城門前的護城河下。
古時文人也有“崇文鐵龜”的說法,是崇文門一景。經(jīng)此多方印證,“巨龜鎮(zhèn)海眼”的故事可能更接近明清民間流傳的版本。
“鐘”我們都熟悉,但這里還需要弄明白什么是“點”(亦有寫作“典”)。很抱歉,筆者翻查了很多文獻,到最后也沒找到點的實物圖。不過從《現(xiàn)漢》里還是能找到一些痕跡的。
這樣看來今天所說“鐘點”、“點鐘”都是對古時兩種報時工具的連用,代指時間
(點)這是古代一種與鐘、鑼等相似的金屬制敲擊器,形狀扁平,上有一孔可用繩索穿系懸吊。
古時鐘樓敲鐘,預示早晨開啟城門或傍晚關閉城門的時間已到,九門中剩下的八門隨即打點相應。起到報時和提示城門開關的作用。
崇文門敲鐘的特殊性引發(fā)了人們的猜測,就與傳說有關與無關產(chǎn)生了兩種說法。
一說,崇文門敲鐘是因為九門提督衙門設在了崇文門,此地敲鐘起號令其余八門的目的。另一說即“巨龜鎮(zhèn)海眼”的傳說所致,敲鐘起安撫巨龜?shù)淖饔谩?/span>前種說法筆者表示存疑。該說法雖然看著很嚴謹,但實際上多見于網(wǎng)絡,在文獻中并未找到支持崇文門即九門提督衙門所在的記載。故筆者比較支持后者。
說了這么多,我們終于能用歷史的角度把崇文門傳說的發(fā)展還原出來了:
最初,崇文門地區(qū)僅僅是發(fā)生了一個自然現(xiàn)象,可能是城市內(nèi)澇,可能是修建護城河時有地下水上泛,如今已不得而知。在古人天人合一的自然觀念影響下,漸漸衍生出“巨龜鎮(zhèn)海眼”的傳說。隨著時間的推移,傳說深入人心,最終影響到了崇文門的報時方式。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nèi)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