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重墻是指能夠支撐上部樓層重量的那面墻,一般在戶型圖會標為黑色實心的線;非承重墻是指只是單純的把兩個空間隔開的那面墻,它是不支撐上部樓層的重量的,在戶型圖上會標為空心的線。
家里的哪堵墻是承重墻呢?之所以大家會關心這個問題,主要原因可能是因為大家想知道裝修的時候到底哪些墻體可以改動、哪些墻體堅決不能破壞。
說到這,就不得不說起建筑的結構。雖然建筑結構的類型有很多種,但具體到住宅,主流的結構體系不外乎三種:砌體結構、剪力墻結構、框架結構。下面就來給大家一一解釋這幾種結構下的具體情況。
一、砌體結構
砌體結構是最常見的住宅結構體系,像那些九幾年之前修建的,看起來方方正正總高只有5、6層的老工房、單位福利房或者宿舍樓基本都是砌體結構,砌體結構就是我們常說的磚混結構。
上圖就是一個比較典型的砌體結構住宅,兩室兩廳。圖中黑色的方塊就是鋼筋混凝土的構造柱,在它里面有鋼筋,這樣的是肯定不能破壞的。其他顏色較淡的都是砌體剪力墻,原則上,這些墻也都是不能破壞的。因為混凝土構造柱和砌體剪力墻,構成了整個豎向結構體系,它承載著所有的結構。
如果上圖看的不清楚,大家可以再來看看這張圖,為了方便大家理解,我把天花板改成了透明的。
圖中灰色的是混凝土,紅色的是砌體。砌體墻與透明樓板之間,是混凝土圈梁。事實上,每一片墻體都在為結構貢獻抗側剛度。有的人可能會說,“我就拆一點點墻體,沒事的”。的確,拆一點點墻體,房子是不會塌下來,但是,萬一遇到地震,可能剛好就差那一點點側向承載力,很容易造成意外。這一點點承載力的差異,導致的可能就是地震中幸存與倒塌的區(qū)別。而且,一般砌體結構都是老房子,可能當時修建的時候,設計、施工標準本身就不高,又經(jīng)過時間的打磨,已經(jīng)經(jīng)不起折騰了。所以,對于這種結構我的建議是,不要去試圖拆除。
不光不能拆墻,也不能拆構造柱,也不能破壞樓面梁和圈梁,更不能加墻。這些砌體結構的設計承載力本來就很勉強,有些樓板還是預制空心板,甚至個別的還有木樓板。千萬不要在樓板上加砌磚墻!輕則樓板開裂,重則樓板坍塌,非??膳?。如果確實需要,請采用輕鋼龍骨石膏板、蜂窩紙板、玻璃隔斷等輕質(zhì)干法墻體。
二、剪力墻結構
隨著土地價格的上升、市場需求的不斷增加,5、6層的砌體結構已經(jīng)不能再滿足我們的居住要求了。90年代中后期開始出現(xiàn)的高層住宅,大量采用了混凝土剪力墻結構?;旧犀F(xiàn)在的樓盤中9層、10層往上直到30層乃至更高的住宅全都是剪力墻結構。
上圖是剪力墻結構住宅的示意圖,圖中涂黑的墻體就是鋼筋混凝土剪力墻,這是一定不能破壞的。斜線填充的是砌塊墻體,原則上并不起結構作用,所以可以適當?shù)母慕ā?/span>
就像上圖所示,灰色的是混凝土,紅色的是砌體填充墻。注意,不僅僅是混凝土墻體不能破壞,混凝土連梁、樓面梁都不能破壞。填充墻上方一般都有混凝土連梁,千萬不要把混凝土連梁一并砸掉。裝修中有一些失敗案例就是直接把這根連梁鋸掉了,這樣做的后果是非常嚴重的。
通俗的說,這張圖顯示的是混凝土主體結構,對比一下上下這兩張圖,下面這張圖去掉了深紅色的部分,這就是可以拆除的部分。當然,剪力結構跟砌體結構情況相同,拆填充墻是可以的,但是不要去隨意的添加填充墻。如果一定要加,建議選擇輕質(zhì)墻體,不要砌磚。另外,改建墻體的時候,保溫、隔聲這些情況都要提前規(guī)劃好,減少后期麻煩。
對于一些層數(shù)比較低的樓盤,可能采用了框架-剪力墻結構。這種框剪并不算典型的框剪,大多數(shù)還是“帶少量框架柱的剪力墻結構”。它跟剪力墻結構的區(qū)別就在于把部分比較長的L形的墻體換成了方柱子。
建議剪力墻或者框剪的填充墻,還是不要改動。填充墻雖然不作為結構構件,但它本身卻貢獻著抗側剛度。隨意的拆改,容易造成平面和豎向的剛度不均勻,對抗震不利。此外,現(xiàn)在的建筑設計一般都比較合理,沒有必要大拆大改,浪費時間精力,有時甚至會造成適得其反的結果。
三、框架結構
框架結構現(xiàn)在不太多見,它主要是出現(xiàn)在新建的6層以下的住宅,以及獨棟、連排、疊加別墅和洋房等,占據(jù)市場份額相對比較小。細分的話,還可以分成普通框架和異形柱框架,但其實都差不多,所以就不分開說了。
上圖是一個典型的花園洋房躍層住宅,采用的是混凝土異形柱體系,帶有少量的普通框架柱。圖中涂黑的就是鋼筋混凝土框架柱,矩形的是普通框架柱,L形的、T形的是異形柱。
同樣,灰色的是混凝土,紅色的是砌體。那么,哪些部分是可以拆除的填充墻呢?
很簡單,所有紅色的填充墻都可以拆除,上圖就是拆完的樣子。注意,只能拆填充墻,一定不要破壞墻體上方的灰色混凝土梁。相對來說,框架結構沒有結構墻體,所以改建的自由度很大。但是,同樣也請注意,拆完之后不能隨意的加磚墻。如果要加,尤其是在原來沒有墻體的地方加墻,建議使用石膏板、蜂窩紙板、玻璃這些輕質(zhì)墻體。另外,自己改建的時候也要注意施工安全,新建的墻體也要做好可靠的拉結措施,防止將來倒掉傷人。
一般來講,如果是磚混結構的房屋那所有的墻都是承重墻;而框架結構的房屋內(nèi)部的墻體一般都不是承重墻。當然具體到房屋結構本身,判斷墻是否是承重墻,應仔細研究原建筑圖紙并到現(xiàn)場實際勘察后才能確定。
來源 | 杭州鏈家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