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有新進群的寶媽上來就問:“老師,我孩子感冒了怎么辦?”通常遇到這種情況時,我一般會下意思的在腦子里回復:我怎么知道?感冒也要分好多種的?。。。∵@種問題的難度不亞于哥德巴赫猜想,因為我不知道你的寶寶到底是什么癥狀?到底是風寒感冒啊還是風熱感冒啊還是積食引起了發(fā)燒???有沒有痰啊?諸如此類的問題,不勝枚舉。因此,今天我們就來談談到底怎么問病才高效。
一、提供盡可能詳細的信息
1.進群之后,先修改群名片,建議格式為:寶寶名字 年齡,你要知道不同年齡的孩子處理辦法有時候會不一樣,即便是西醫(yī)開藥的時候也是要考慮孩子的年齡來用藥的,有些藥物是6個月之內的寶寶無法使用的;
2.孩子的身體表現(xiàn)盡可能敘述完整。以感冒為例,孩子發(fā)沒發(fā)燒、有沒有痰、嗓子咳不咳、胃口好不好、大便正常不正常、小便是清還是黃,諸如此類。問病之前,將這些表現(xiàn)盡可能的匯總,減少互相溝通的時間。如果多個寶媽問的話,手機屏一刷屏,你的問話可能就被淹沒了,耽誤孩子的治療。
3.前因后果描述清楚。還是以感冒為例,感冒之前做了什么:有沒有出門被風吹?有沒有給喂多了東西?有沒有受到過驚嚇?如果這些東西不加的話,我也只能一個個的猜,還不一定猜到點子上,如果給錯了建議,孩子可能多受罪,盡量不要拿孩子做試驗。
二、不要上來就甩驗血單,來考我們。不多提供點信息的話,我也不能判斷你孩子到底是咋了?只能告訴你有可能有炎癥。最好的辦法是直接問給開驗血單的醫(yī)生,他的解讀比我們專業(yè)的多。
三、給了建議,信就趕緊執(zhí)行,不信就盡快咨詢別人,不要拖延時間。如果寶寶感受風寒,我一般會建議你一些簡單的中藥或中成藥或者一些簡單的推拿,如果你去詢問西醫(yī),他肯定會說我的辦法扯淡之際,所以雙重標準判斷要不得。你問我我也給你解釋不清,兩個體系教出來的意見不一致是極大概率事件。
四、執(zhí)行了建議,及時反饋。經常有寶媽來尋求幫助,但過后就不見蹤影了,到底起沒起效也不得而知。也許,有的寶媽是為了保護我們的面子,在這里我們表示感謝。畢竟我們個人的水平還是有限的,同時受限于不能面診,提供的建議肯定會偏于保守,能不能起到預期的效果心里也是不敢打包票的,您及時的反饋能幫助我們提高自己的水平,幫助更多的人。
啰里啰嗦了不少,也不知道您能不能聽得進去,不管如何,您進這個群,關注我們的公眾號都是一種緣分,希望在以后的日子里共同成長,能為您寶寶的健康成長助力。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