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歷史上,中華文化影響力主要體現(xiàn)在東亞、東南亞,體現(xiàn)在地緣、人緣、文化緣(包括文字緣),甚至是親緣方面。
比如日本就有民族源于中國、徐福和3000童男童女是其祖先的說法,其中一些姓氏就來自中國,甚至有很多日本人來到中國尋根問祖。
此外,特別是越南,歷史上曾經(jīng)是中國的一部分,有約1000年的北屬時代,且本身根基于沿海一帶的百越。
交址、安南等都是越南歷史上的稱謂,至清朝時其國名才被嘉慶帝定名為越南。
可以說,歷史上中國和越南的人緣、親緣、文化緣是十分深厚的。
在越南歷史中,越南的祖先來自神農(nóng)氏之子涇陽王,之后還有許多南下遷徙、交融的重要時期或事件。
可見,越南的歷史也是源遠流長,源自上古時期。秦朝只是正式并首次在南方包括越南設(shè)立了行政區(qū)劃(象郡)而已。
古代越南人稱自己是神農(nóng)氏之后, 確實是有史實根據(jù)的。《淮南子·主術(shù)訓(xùn)》記載:“(神農(nóng)氏)其地南至交阯,北至幽都,東至?xí)D谷,西至三危,莫不聽從。”
意思是神農(nóng)氏的疆域主要包括:南到今越南,北到幽州一帶,東到太陽升起的地方旸谷,西到青藏高原,及敦煌一帶。
而涇陽王寬厚仁德,堅持兄長即位,辭讓繼承權(quán),于是被分封到交址等南方地區(qū)并推行善治,便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自炎黃時期以來,中國的影響力越來越大,疆域越來越廣,獲得了進一步發(fā)展。主要原因是什么呢?
一是施政者(五帝)英明,大治天下,近悅遠來;
二是戰(zhàn)爭開始成為五帝不得不拿起的一種政治斗爭手段。
到了顓頊時代,顓頊擊敗了與其爭帝的共工,南方也更加穩(wěn)固,疆域更加廣闊,其領(lǐng)土“北至于幽陵,南至于交阯,西至于流沙,東至于蟠木?!保ㄒ姟妒酚洝の宓郾炯o(jì)》)。
具體是什么情況呢?顓頊時代的疆域北到了幽州以北,遼西一帶,西到了西域沙漠一帶,東到了扶桑之地,也就是東海,南還是到交阯(也就是今越南)。
也就是說,東、北、西都得到了進一步拓展,南還是在交阯。
也由此可見,交阯始終是比較穩(wěn)固的地區(qū),包括后來仍歸屬于堯乃至商朝,以至秦朝時的象郡。
所以越南人也是炎黃子孫,或者自稱是炎黃子孫,其實是確有歷史根據(jù)的說法。
生命本悟,快樂本心。 天人本一,智慧本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