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水流云》
熟宣 110x35cmx6
浦均素喜倪瓚、弘仁之平和,其心無旁騖,能沉靜安然。與其個(gè)性相合,所作山水無非近坡遠(yuǎn)嵐、青云淡霧。垂柳古松間白鷺野鴨,往往清新田園。無博大宏偉而淡雅含蓄,逐自然本真、擢世間生趣融入冥想之境。其作品涵前人之靜謐清幽,似高雅而實(shí)平易。能變倪迂之蕭寒枯逸與隱遁出世為煦暖可親與淡然入世,體裁及境界隱顯世俗關(guān)懷。
局部
靜 水 流 云
浦 均 青 綠 山 水
碧空盡
又見敬亭山 28×58cm
《云水四季》
生宣 34X140cmX4 2020
《云飛揚(yáng)》
140x35cm 2020
《空谷清音》
生宣 180×48cm 2018
《十里桃花》
180×48cm 2017
青綠山水偏工,古來喜愛者頗多,有時(shí)難免會(huì)陷入優(yōu)美的窠臼,人云得其工難得其雅,似與文人所崇尚的雄偉、士氣觀念相左。若能在工意之間尋得平衡,閑話詩意,造境閬苑,亦不失為妙寫春秋。浦均于諸多手法中,獨(dú)睞樸質(zhì)溫潤的色調(diào),簡單清曠的筆法,自有其思量。
鳥鳴澗
水流花開 30×35cm
林下風(fēng) 30×35cm
浦均著色偏于沖淡宛轉(zhuǎn),早期畫面富有抒情與裝飾意味,冷暖色調(diào)偏重,但處理轉(zhuǎn)圜完整,滿紙緋色天空,映襯得藹藹丘陵,微泛藍(lán)光,綠水沉沉,寒鴨打破靜寂。此時(shí)期頗具古風(fēng),單純坦誠的畫風(fēng)初現(xiàn)端倪。
其后畫風(fēng)漸定,詩意顏色湛然紙面,敷色淺淡。于氣定神閑中而雅而頌,中庸法度純?nèi)辉谛亍?/p>
《逍遙游》34X65cm
《平蕪盡處》53×45cm
《敬亭山》52×50cm
浦均對于敷色理念一直如此,但在筆法方面,卻始終在嘗試。早期山形程式化,筆力光滑平順,其后注重皴法與筆力,疏密深遠(yuǎn),情與景偕。又加入諸多內(nèi)容,如山川之間,有云霧縱橫,水云聚散。亦講求結(jié)構(gòu)的開闔,由平遠(yuǎn)至深遠(yuǎn)、高遠(yuǎn)。
《青溪水》
熟宣 132x32cmx4
我站在畫外看畫中的山水,畫中的山水也在靜靜地看著我。
浮過了喧囂我才知道,我在看世界時(shí),世界也在看我。
那里,是安然樸素的空間。有人說他畫技練達(dá),我不這么看,在那歷練過人生的安詳恬適的畫面上,我會(huì)忽然捕捉到一種清靜與清新,還有那么一點(diǎn)屬于老莊的寡淡。
畫山畫水,多是追求山水中的寧靜。無限親近自然的畫者,眼里滿是春夏秋冬。他看到的是日出日落花開花謝,是飄零的葉子重新發(fā)芽。生命欣欣然,周而復(fù)始。一切變換,都是那么自然。
久歷嘈雜的人們,在駐足畫前的一瞬,靜了下來。
《宴山亭》
絹本 50×50cm
《云水之居》
熟宣 125×30cm×4
《寒聲碎》
金卡 45×53cm
《池塘碧》
熟宣 39×39cm
《湖山清遠(yuǎn)》70×132.5cm
《楠溪風(fēng)色》38×45cm×4
《月影冷》
46×54cm 2010
《碧海濤》
45×65cm 2019
《清風(fēng)如故》
140×70cm 2019
《南山翠色》50×52cm
《風(fēng)過流云》 38×45cm
《千古江山》250×125cm
《冬云凝碧》 38×45cm
局部
《琉璃湖畔》 68×68cm
《山林野興》
180×48cm
《山外》50×52cm
《秋水盈》45×38cm 2018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