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末年,由于隋煬帝對內(nèi)大興土木,對外窮兵竇武,以致民不聊生,各地的貧苦農(nóng)民紛紛響應起義,爆發(fā)了十八路反王六十四處煙塵的浩大聲勢!
而其中,河北的懷戎縣有個和尚,名叫高曇晟,他眼看天下大亂,這心思就不放在吃齋念佛上了,便利用自己的宗教影響力,聚眾數(shù)千人,密謀干一番大事。
李淵在長安稱帝那年,懷戎縣舉行了祭祀活動,縣令及守將虔誠禱天,民眾駐足圍觀,好不熱鬧。
而高曇晟作為和尚,理所當然站在一處好位置。
等祭祀達到高潮時,高曇晟一聲令下,隱藏在民眾當中的地痞無賴抽刀上臺,將臺上的縣城守將就地處決。
于是高曇晟便坐擁懷戎縣,造反稱帝,定國號為佛,自稱大乘皇帝。
既然當了皇帝,就得有個皇后。
高曇晟左選右選,再結(jié)合自己的佛教身份,把以前的老相好,法號靜宣的尼姑立為皇后,至此,高曇晟開啟了他的黃粱美夢。
敢造反的,膽子都挺大!高曇晟亦是如此,他不甘心在懷戎縣當個土皇帝,老想著逐鹿中原,可手底下只有幾千農(nóng)民,怎會是正規(guī)軍的對手呢?
所以他擬了一道圣旨,準備招降漁陽郡的另一股義軍。
漁陽郡的義軍首領叫高開道,鹽販子出身,是個把腦袋別在褲腰帶的主兒,異常兇狠,還有幾萬兵馬。
本來,高開道準備宰掉高曇晟的來使,再揮師直擊懷戎縣。
可高開道有個半吊子軍師,建議他假裝受降,再擇機手刃高曇晟,這樣就不會有多大損失了。
高開道一聽,大喊妙計,便領了所謂的圣旨,帶兵去懷戎縣歸降高曇晟,受封齊王。
三個月后,高開道趁高曇晟懈怠之際,突襲懷戎縣,輕松擊潰守軍,殺高曇晟,兼并其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