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家仕
生活中,老年人中糖尿病的患病率較中青年要高3~6倍。一些老年病人在發(fā)病之初,自己往往沒有什么“三多一少”的癥狀,有些人即使有輕微的癥狀,也常自以為是老年虛弱的表現而未予注意。他們可能在眼睛、心臟等出現并發(fā)癥就診時,才發(fā)現元兇是糖尿病。因此,老年人在糖尿病預防上把握下面三點十分必要。
調整心理
老年人多已退休,心情本來就易憂郁,一旦診斷為糖尿病,更易心理上不平衡。這種情緒上的憂傷、焦慮,容易使體內的應激激素分泌增多,使血糖升高。而且老年人容易受道聽途說的影響,如“胰島素會上癮”等等,因此不敢吃藥,更不愿注射胰島素,反而輕信廣告,一聽說能“根治”“不反彈”“不必控制飲食”等,就去買一些保健品,以為僅吃用保健品就可以控制根治糖尿病。結果非但錢花了不少,血糖沒有降下來,反而耽誤了早期治療的良機,產生了并發(fā)癥。這些心理狀況必須調整,應該進行正規(guī)治療。
控制飲食
老年人幾十年形成的飲食習慣很難改變,因此不能照抄國外的食譜。目前飲食控制的原則是減少總熱卡量以及減少脂肪量,尤其是飽和脂肪量。一些老年人不會計算食物熱卡量,我們就請他少改變食物品種,多改變量。如減少食量,吃七八分飽即可。老年人平時可多吃粗糧、蔬菜、豆制品、魚蝦,少吃肥肉、奶油等。水果仍可吃,但量少些,不要太甜。煙應戒了,酒也應少喝。
適量運動
老年人應盡可能地進行體育鍛煉。但因肌肉及骨骼功能差,又多有心肺疾患,故必須量力而行。一般可進行慢跑、快走、健身操、太極拳等活動。身體的承受能力可以從心跳來判斷。要求活動后不出現心律不齊,而最高心率不超過“170減年齡數”,即70歲老人活動后心率不超過170-70=100次/分為宜。
另外,老年糖尿病患者用藥后特別要當心夜間低血糖。尤其是服用一些長效磺脲類如優(yōu)降糖時,易發(fā)生晚間低血糖。由于老年人神經反應等比較遲緩,易發(fā)生“未察覺的低血糖”。這種情況就很危險,搶救不及時易危及生命。此外,老年糖尿病患者要注意藥物對肝腎的不良反應。老年糖尿病病人肝腎功能不良或血糖控制不好時,應該及早用胰島素治療。
來源: 陽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