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年報自營賺嗨了!券商現(xiàn)身159只股十大流通股東,還退出這些股
從2017年券商的收成來看,與經(jīng)紀和投行收入下降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自營與資管業(yè)務(wù)收入占比的提升,除少數(shù)券商,2017年的自營收成普遍不錯。
隨著2017年年報漸次披露,券商自營資金的重倉股也開始浮出水面,目前已有159只股票的十大流通股股東中出現(xiàn)了券商的身影。
據(jù)wind統(tǒng)計,凱樂科技(30.95 -2.06%,診股)、大亞圣象(20.00 +0.00%,診股)、紫鑫藥業(yè)(9.51 -0.11%,診股)、三維工程(5.41 -1.10%,診股)這幾只個股出現(xiàn)最多的券商股東,凱樂科技的十大流通股股東包括中信、天風、江海證券;大亞圣象的流通股東有招商、華泰、廣發(fā)證券(16.32 -0.91%,診股);而紫鑫藥業(yè)有中信、中金、華泰證券(17.56 -1.73%,診股)3家券商買入;三維工程則有中信、中泰、華泰證券3家流通股股東。
若從券商持股市值排名來看,最受券商自營資金青睞的是吉林敖東(20.68 -0.53%,診股)、中國石化(6.43 +0.78%,診股)、中國銀行(3.85 -0.77%,診股)、凱樂科技、華電國際(3.65 -0.82%,診股)、東陽光科(10.74 +0.19%,診股)等個股,券商持股市值在6個億以上。
券商扎堆4只個股
上市公司年報逐漸披露,券商自營資金的部分重倉股也開始浮出水面。雖然不排除券商在一季度已有加倉或減倉操作,但從年報的持股情況看仍能窺視機構(gòu)資金的偏好,尤其是自營比重越來越大的券商資金。
據(jù)wind統(tǒng)計,目前有4只個股的十大流通股股東中出現(xiàn)最多家券商的身影,分別是凱樂科技、大亞圣象、紫鑫藥業(yè)、三維工程。
其中凱樂科技,江海證券持股最多,共持有1896.54萬股,截至去年12月底持倉市值達5.52個億,占流通股比例3.52%。
大亞圣象,華泰證券持股最多,共有1299.13萬股,去年華泰增持了487萬股,而廣發(fā)證券則減持了804萬股,持股比例剩下0.85%,不過仍位居第八大流通股股東。
紫鑫藥業(yè),中信、中金、華泰證券都早已持有其股份,中信持有140.26萬股,比例最高占流通股1.37%。
三維工程,中信去年已減持了789.47萬股,不過仍持有1088.62萬股,位居第二大流通股股東。而華泰證券去年買入了796萬股,成為第三大流通股股東;中泰證券與2016年持股比例不變,但已變成第六大流通股股東。
最受券商自營青睞行業(yè):醫(yī)藥、計算機
從持股市值來看,券商自營資金重倉的個股前十位分別是吉林敖東、中國石化、中國銀行、凱樂科技、華電國際、東陽光科、航發(fā)動力(28.63 +1.45%,診股)、寧滬高速(9.42 -0.53%,診股)、大亞圣象、美晨生態(tài)(15.59 -0.19%,診股)。從行業(yè)分布上看,則是醫(yī)藥制造業(yè),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等行業(yè)最受青睞。
吉林敖東,廣發(fā)證券持有4301.11萬股,截至去年12月31日持倉市值約9.68億元,占流通股比例3.93%;其次華林證券也持有1162.16萬股,比2016年減少了1144.86萬股。
而中國石化十大流通股股東中分別有長江證券(7.19 -0.83%,診股)、國泰君安(17.11 -0.47%,診股),中國銀行則由華泰證券持有2.18億股,不過占這兩只大盤股的比重微乎其微。
從行業(yè)分布上看,上市公司十大流通股股東中的券商自營資金,持倉市值最高的是醫(yī)藥制造業(yè),其次是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還有非金屬礦物制品業(yè)、電氣機械及器材制造業(y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