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视频淫片aa毛片_日韩高清在线亚洲专区vr_日韩大片免费观看视频播放_亚洲欧美国产精品完整版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曹昱|樹葉對根的情意-老人心理陪護

心理學講座要走進每一天的平常日子,能夠為每一個普通人服務(wù),對我們尋常百姓來說才有實在的意義。-曹昱


樹葉對根的情意-老人心理陪護


0

引子:為什么講這個話題?

大家好!前天田惠英老師邀請我來做一個面對社區(qū)的公益講座,我想了一天才把這個題目定下來。為什么最終選這個題目呢?我的想法是,心理學講座要走進每一天的平常日子,能夠為每一個普通人服務(wù),對我們尋常百姓來說才有實在的意義。比如我們看新聞就發(fā)現(xiàn),為什么老年人總是容易被騙子騙呢?一方面可能因為老年人腦力下降了,另一方面也是騙子懂得老年人心理學。我就想,我們?yōu)槭裁床幌蝌_子學習學習、好好琢磨琢磨老年人的心理呢?

大家都知道,我們已經(jīng)進入了老齡化社會,當年6個大人圍著團團轉(zhuǎn)的小太陽也在慢慢長大成人,有的已經(jīng)成為了父母,開始圍著新一代小太陽團團轉(zhuǎn)了。我們所處的這樣一個時代的家庭格局很有意思,就是孩子們越來越受到重視和關(guān)注,這當然是好事,但問題是,老年人也和中年人一起加入到關(guān)注第三代的隊伍中去了,而老年人自己對自己對關(guān)注就少了,中間一代人對老年人的關(guān)注也就少了——基本上中青年一代人就是淹沒在忙工作忙孩子里了,老年人呢,要么幫自己帶孩子,要么就離開孩子單過,只要老人沒災沒病,自己給點錢買點東西偶爾去看看就行了。等老年人突然去世了,中年人就開始很內(nèi)疚很懊悔,遺憾自己沒有趁老人在的時候好好地陪陪老人照顧照顧老人。也有些中青年人已經(jīng)意識到這個問題,就努力地想要盡力照顧好老人,但是呢,他們又發(fā)現(xiàn),老人家其實很不好伺候,好像反而自己越是努力地盡孝心,越是不討好,越是搞得老人也煩惱自己也煩惱。大家看看哈,我們現(xiàn)在已經(jīng)越來越了解孩子的心理了,越來越知道怎么教養(yǎng)孩子,卻對老人的心理還很不了解,等我們了解了也老了,倒是了解了,那時候想說給年輕人聽年輕人也沒時間聽了。所以,這就是我為什么要選這個話題來講。雖然我自己對這方面的觀察和理解也非常有限,但我還是要斗膽講講,就算是打開一個話頭,讓我們這些感興趣的人可以大家一起來慢慢地討論,思考。



孤獨的解藥:

老年人面對著越來越孤立的處境,內(nèi)心孤獨無依的感覺是可想而知的,所以陪伴對他們的孤獨是最好的解藥。




1

關(guān)于“老人心理陪護”概念

大家看到我的題目是“老人心理陪護”,那么,什么是老人心理陪護呢?

 

“老人心理陪護”,是我思考了很多年之后提出來的一個概念。為什么用“陪護”這個概念呢?顧名思義,陪就是陪伴,護就是呵護。那么老人心理陪護就是————對老年人的心理陪伴和心理呵護了。就像我們說兒童心理健康教育、青少年心理健康輔導、員工心理健康服務(wù)、災后人員心理援助等等一樣,對不同的人群,我們應用心理學的方式是不同的。對老人來說,他們已經(jīng)不再需要我們?nèi)ソ逃?、輔導或是援助他們了,他們需要的是心理上的陪伴和呵護。

A、心理陪伴

為什么老人們格外需要心理陪伴呢?因為他們老了,原來依賴他們的子女們有了各自的生活不再需要他們了,原來他們工作的單位已經(jīng)有了年輕的勞動力也不再需要他們了,甚至他們自己原有的老朋友、老伴都在一年一年消失,不是隨子女遷到別處去了,就是病的動不了了、出不來了,甚至去世了,等等,所以,老年人面對著越來越孤立的處境,內(nèi)心孤獨無依的感覺是可想而知的,所以陪伴對他們的孤獨是最好的解藥。

B、心理呵護

那為什么老人們格外需要心理呵護呢?我們知道,呵護,是強者帶著愛意對幼弱者發(fā)出的行為。老人在身體上已經(jīng)一天比一天弱了,我總是記的我姥爺在世的時候經(jīng)常說,老人真是風燭殘年,因為他們的生命真的像風中的蠟燭一樣,不知道那一刻一陣風再來,燭光就滅了?,F(xiàn)在當我自己成了中年人,看著自己的父母一天一天在我眼前老去,我才開始對當年我姥爺?shù)脑捰辛饲猩淼睦斫?。我們現(xiàn)在正基本處于人生的盛年,常常只看見我們自己膝下的孩子們有多么幼小,而忘記了,在我們小時候眼中那么強壯高大、從來不需要我們照料的父母已經(jīng)悄悄地被時間奪走了他們的強壯。常言說“老小孩、老小孩”,說明老人其實也像孩子一樣,在心理上需要我們的呵護,所以我們不要忘記了,老人除了需要我們的心理陪伴,也需要我們的心理呵護。這就是我提出的所謂“老人心理陪護”的含義。



呵護老人:

常言說“老小孩、老小孩”,說明老人其實也像孩子一樣,在心理上需要我們的呵護。




2

老人心理陪護對我們的意義是什么?

那這么一說,有人苦笑了,唉,我們中年人怎么掰得開??!壓力太大了,到處都需要我們。確實,中年是收獲的季節(jié),也是人生中最累的階段,上有老下有小,心里有愛,肩膀上有責任。我們真的很累。但正因為這樣,心理學才有意義——心理學正好可以教會我們,通過了解人類在不同年齡階段的心理需求和特點,才能讓我們最省時間、最省力氣地把老人和孩子都兼顧好了,而避免了很多的一廂情愿的那些出力不討好的付出,不但把自己累的要死,反而還給老人帶來了很多煩惱和壓力。這就是老人心理陪護講座的意義。

 

今天的講座內(nèi)容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方面是,老人有什么獨特的心理危機需要我們?nèi)ヅ阕o。另一方面是我們?nèi)绾斡蒙魄傻姆绞饺ヅ阕o他們。



老人和孩子的兼顧:

了解人類在不同年齡階段的心理需求和特點,才能讓我們最省時間、最省力氣地把老人和孩子都兼顧好了。




3

老人的心理危機特點

下面我要從三個方面簡要講講老人心理危機的特點。

 

1、首先,是老人的“身與心”的特點

身體方面,眼睛耳朵等等全身器官功能開始衰弱,像一部幾十年從來不關(guān)機的舊機器一樣,越來越多的零件出毛病了;大腦功能也下降,記憶力明顯衰退,反應也越來越慢,腿腳越來越沉重動不動就摔跤,骨頭也變得很脆弱,背越來越駝,滿頭白發(fā)、禿頂、容貌也變得越來越難看,等等。這一切,都在他們眼前一點一點地發(fā)生,而且在繼續(xù)越來越嚴重,其實這是很殘忍的一件事情,就好像一顆大樹要眼睜睜地看著自己原來枝繁葉茂的身體被一群螞蟻一點一點地蠶食掉一樣。但是他最愛的孩子們都正在欣欣向榮地成長自己,完全不能體會到他們那種不是滋味。其實大家設(shè)身處地地想想,這種面對越來越多的喪失而全然無能為力的人生境遇,其實挺讓人悲哀和絕望的,心情自然好不了,一方面感覺就服老吧,另一方面又有點不甘心,總想再努把力和衰老再戰(zhàn)斗一把,所以表現(xiàn)出來就好像情緒不穩(wěn)定,一會兒好像有氣無力地抑郁了,一會兒又變得焦慮敏感易怒,在子女看來就好像開始變得喜怒無常不可理喻起來,每隔一段時間就會無緣無故小題大做地鬧鬧人鬧鬧事————其實大家想想,這種反應就像孩子們得不到關(guān)注會鬧鬧大人一樣,他們心里堆積著那么多的說又不清楚揮又揮不去的煩惱,難免會忍不住空虛耐不住寂寞找點存在感,這也是人之常情,不要責怪老人,等我們老了,我們可能就有切身體會了。

 

2、講完“身與心”,我們再從“自我與關(guān)系”的角度來看

人的一生就像一年四季,春種夏長秋收冬藏,到了老年,人從工作崗位種退下來,時間多了,需要他們的地方少了,他們沒事的時候自然就開始反思自己的一生,開始思考自己作為一個什么樣的人活了這一生。這時候,自尊和自我價值感對老人而言是非常重要的。有自尊和自我價值感,老年人就會有心氣活下去。如果覺得自我價值感不足,老人要么就活的沒有心氣了,要么就會不由自主地想要創(chuàng)造自我價值感,就會忍不住過多地插手子女的生活,讓自己顯得有價值、被需要。

另外,隨著社會發(fā)展節(jié)奏加快,老人越來越脫節(jié),他們就好像被整個世界給拋在腦后了,這會讓他們恐慌。但他們又非常害怕變化,變化讓他們熟悉但一切都變的失控,他們越來越不知所措,越來越有心無力;同時他們還非常害怕自己哪天一不小心就出了問題,生活不能自理了,成為子女的負擔,自己也活的沒有質(zhì)量、沒有尊嚴。為了不讓自己陷入恐慌和不知所措,他們就會變得越來越固執(zhí)和墨守成規(guī),害怕自己過去的觀念和生活習慣被打破,這反過來又變成了老人和子女的代溝。而且,隨著年邁,老人生活中的親密關(guān)系和社會關(guān)系都在慢慢地疏離和喪失,這種孤獨寂寞使得他們更需要人與人之間的交流,這樣一來,有的老人就會過度卷入、控制子女的生活,有的老人相反,就會變得越來越封閉,和子女越來越格格不入、難以溝通。

 

3、講完了“自我與關(guān)系”,我再講講“生與死”

隨著死亡的臨近,老人也自然而然開始反思自己存在的意義,他們非常需要人見證他們作為誰活過怎樣的一生,讓自己覺得這一輩子受苦受累沒白活。但遺憾的是,子女們也很害怕去碰觸老年人會死亡這件事,就好像死亡明明擺在眼前越來越近,但誰也不許提起這個禁忌。這樣一來,老人就得自己一個人孤獨地去承受死亡恐懼,孤獨地去面對一點點走進死亡。想想挺悲哀的,我們來到人世間的時候有父母知道怎么照料我們,可是他們像一個孩子一樣脆弱無助地走進另一個死亡世界卻沒有人照料他們。在他們最需要為死亡做好準備的時候,卻沒有人可以陪伴他們,和他們一起,去了解死亡的過程,做好死亡來臨時候的心理應對。這是每個老年人心中最深、最脆弱的痛苦和焦慮。

 


談?wù)勊劳觯?/strong>

所以,對老年人來說,讓他們感受到自己的生命有尊嚴、有價值、有意義,以及幫助他們以坦然智慧的心態(tài)來了解死亡、面對死亡,是最重要的精神關(guān)懷。



以上我從身與心、自我與關(guān)系、生與死三個方面簡要講了老人所面臨的主要心理困境,下面我要講講,我們?nèi)绻鶕?jù)他們獨特的心理需求來有質(zhì)量地陪伴、呵護他們。


4

陪護要點—“高質(zhì)量的陪護”概念

老人心理陪護的要點,用幾個字概括說,就是“高質(zhì)量的陪護”。這是個泛泛的概念,怎么落實到日常生活里呢?

 

1、首先,用專注的短時間陪伴,和少量多頻次的問候,來彌補陪伴時間的不足,這就是高質(zhì)量的陪伴。

不管老年人會不會說出來,老人心里總還是希望孩子越多陪伴越好,我們都以為他們只是生活空虛無聊了,但真的不只是這樣,老人心中還有一個不會說出口的原因,就是他們意識到畢竟他們也活一天少一天了,最牽掛的還是孩子,總想著見一面少一面了,所以能多見一面就想多見一面。但孩子工作忙壓力大,這是不可能解決的麻煩,這就像孩子們也期望大人不上班全職陪伴自己一樣。這個不可調(diào)和的矛盾怎么解決呢?所謂高質(zhì)量陪伴,就是你可以每隔一段時間才去看老人一次,但你在那里的幾個小時,要充分地專注地陪伴老人,不要處理公務(wù),不要看手機。或者,我們每天定時定點給老人一個電話,或者微信視頻,哪怕每天只有5分鐘,哪怕說的都是“您今天吃什么了”這些話呢,讓老人知道孩子每天都惦念著她、心里都有他,就像她每天惦念著孩子一樣,這份共情,對老人就是一份貼心的撫慰。

 

2、其次,用高含金量的話題,來創(chuàng)造高品質(zhì)的傾聽和交流,也是另一種高質(zhì)量的陪伴。

什么是高含金量的話題?簡單說,就是那些可以勾起把聊天雙方真實的興趣的話題。真的感興趣,雙方才能有話說,愿意聽。

比如,我們生活或者工作又困難的時候,可以向他們請教。他們是過來人,總會有些東西可以教我們。而且這樣讓老人們覺得自己還是被孩子所尊重的,在孩子心中還是有價值的。

說到價值,有人說過,“照顧孩子有價值,因為孩子是我們的未來,照顧老人是沒有價值的,所以價值權(quán)衡以后當代人當然應該把經(jīng)歷放在孩子而不是老人身上”。我想說的是,就算是算賬,照顧老人也有價值,因為老人是我們的歷史、我們的根。一棵樹斷了自己的根能長成什么樣呢?我很想跟他們建議,有一件一本萬利的事情,就是去聽聽老人們講他們的人生歷史。

如果你不喜歡請教老人,免得他們插手干預你的生活和工作,那么你至少可以去聽聽他們的人生故事—一方面滿足老人的存在感,見證他真的這樣有血有肉地活過,他經(jīng)歷了這么多地艱難困苦,還是靠著自己的智慧活出來了,這是他的心酸,更是他的榮耀。用這種方式,在內(nèi)心深處去呵護老人的喪失感,去見證屬于他的生命的那些獨特的意義和存在價值—有了這樣建設(shè)性的方法去滿足老人找生命價值、意義和存在感的需求,老人就不會用那些找事鬧人的方法去向你證明他的存在感了。

就算對愛算賬的現(xiàn)代人來說,這也是雙贏的事情,不但老人高興,自己也能得到很大的好處,一方面自己慢慢地透過那些故事,就和自己家族歷史和家族精神品質(zhì)連接起來了,我們現(xiàn)在人都知道繼承老人的物質(zhì)經(jīng)濟遺產(chǎn),卻不重視繼承最珍貴的精神遺產(chǎn),實際上一家能活下來自然有一家人獨特的精神品質(zhì)和生活智慧,這些看不見但是會真正滋養(yǎng)到我們以及后代心靈的精神遺產(chǎn),我們聽著聽著故事,就不知不覺地獲得了,而且這也可以給我們自己帶來一種真實的自尊感和家族歸屬感。

說到這里,我想到我們家小區(qū)到一個標語牌子上寫著“孝敬老人是最好到防老,因為老人的今天就是你的明天”,那一瞬間我覺得心里很悲哀,真的是很悲哀,對有些人來說,連愛自己父母這樣人性中最本來、最自然的事情,現(xiàn)在都需要用算賬的方式來教育了。好在,今天看到有這么多人愿意花時間來參加,讓我特別欣慰,在座的大家都在真心地關(guān)愛著老人,我們對文化還是有根的。

說到文化,中國古人是很有智慧的,這份智慧體現(xiàn)在面對生死的問題上,看透生死,活的時候活出自己的意義和價值,死的時候坦然而無憾。生從何來,死往何去,這是所有人類最深的哲學話題。很多老人其實是非常有思想、有追求的,對這樣的老人,最高質(zhì)量的陪護,就是和他們一起直面死亡,一起坦誠地探討生死問題、人與世界的真相的終極問題,一起尋找生而為人的意義。我很幸運,和爸爸媽媽總是很有話說,我們一起修佛,一起討論生從何來,死往何去,他們的智慧常常震撼到我,讓我知道,老人歷經(jīng)滄海不是白活的,我們實在是有很多很多可以向老人學習的東西。和他們一起聊天,真是非常非常親密而幸福的時光,也因為這樣深入的接觸,讓我們彼此都格外珍惜還能在一起互相陪伴的時光。對我來說,最親密的人是那些可以和我一起面對死亡、探尋生命意義的人,我的父母能夠和我在這個心靈最深處連接,讓我格外地熱愛和感激他們。

 

3、除了以上兩點,呵護老人心中最脆弱和最渴望的東西,也是一種高質(zhì)量的陪護

怎么呵護老人心中最脆弱和渴望的東西呢?就是要了解對老人來說,什么是最有特殊價值的東西,這和他的人生遺憾或是心愿有關(guān)。他的那些沒能完成的遺憾背后,就是他的脆弱之處,而他最渴望的東西,又常常和他的心愿有關(guān)。

把我們有限的時間、精力和金錢,用來滿足他這兩方面的需要,這就是在有限的條件下最高質(zhì)量的陪護。

大家想想看,當一個人在沙漠里快渴死的時候,給他一顆價值連城的鉆石或是給他十二個全世界最美貌的年輕公主,還不如給他一瓶農(nóng)夫山泉。許多人抱怨老人難伺候,其實就像抱怨孩子們難管理一樣,都是犯了一個錯誤,就是把自己覺得好的東西強加給別人。我們是不是也又這樣的體會—比如,我們都父母是從饑荒年代過來的,所以拼命逼我們吃飯,我們父母都沒能好好上學,于是就不惜一切代價拼命逼我們上學?我們很煩惱是不是,因為他們給的不是我們想要的,所以愛也是壓力、是騷擾,對吧?

這個道理我們都懂,但是一變成行動,我們往往都忘了。對老人好,也要看她心目中什么是好的,而不是強行逼他們?nèi)ソ邮芪覀冇X得好的東西。就好像說,如果對我婆婆好,不是逼著她去五星級酒店吃一頓大餐,而是要給買一只她小時候最眼巴巴地渴望得到的一只燒雞什么的。再比如說,我婆婆好多年一直想去看自己的老同事,她住在很遠對地方,老人家一個人去不了,她對子女們也都很孝敬,但都不知道,后來我和婆婆聊天的時候,無意中知道了這件事,于是老公就專程陪她去看,她特別高興,高興了好幾天,說終于又了了一個心愿。

 


總結(jié)一下:

所以,我們看,我們其實并不一定要花很多的時間、金錢、精力,就可以給老人提供更高質(zhì)量的陪護的。



好的。時間關(guān)系,今天我要講的內(nèi)容先打住吧。下面花幾分鐘時間,我想帶大家做一個小練習。


5

練習:父母的遺憾和心愿單

找兩張紙,一張寫爸爸,一張寫媽媽。

然后寫下:他的人生遺憾是什么?他的心愿是什么?

用心寫,盡可能把你能想到的都寫下來??纯茨銓懗隽硕嗌贄l?

——寫完以后,如果你的父母還在世,下來以后就把這張紙給他們看,問問他們是不是這樣?讓他們自己告訴你。說不定你會發(fā)現(xiàn)很多很多你不了解的父母。其實,我們都很容易想當然地以為我們最了解自己身邊最親近的人,其實事實可能正好相反,我們身邊最親近的人才是我們最遙遠的陌生人。



答疑啦:

現(xiàn)在我們還有十多分鐘的討論和答疑的時間。請我們的轉(zhuǎn)播小多肉把問題發(fā)在這里……



討論與答疑


問題一

在面對老年人做咨詢的時候需要注意些什么

如果是做咨詢,那么除了以上我們所說的那些老年人共有的問題之后,我們需要注意老年人的獨特性。

比如老年人既然主動來尋求咨詢,那么他所面臨的人生困境是什么,我們一定要緊緊貼著老人的心理需求貼著他的困擾,去給他提供陪護。在這里比較需要注意的就是我們盡量不要把自己的一些人生價值、自己的一些觀點強加給他 ,當我們其實不知道該怎么做的時候,非常高質(zhì)量的傾聽和陪伴就是最好的事情,有時候老年人在經(jīng)過耐心的傾聽和陪伴之后,她在跟你說著說著她自己內(nèi)在的那些原本的智慧就把她自己的內(nèi)心串起來,他自己就有了答案,

還有另外一點需要注意的是對老年人的心理咨詢,我們盡量的注意不要有太大的沖擊,我們首先要了解老年人他固有的一套人生的觀念,在這個時候不要撼動他已有的自我結(jié)構(gòu)和人生的根基。我們所做的一切就是在耐心的傾聽當中盡量在他已有的體系中隨順他的價值觀。隨順他已有的解決問題的智慧和方法,去在他的本來就有的工具箱里面找到解決他問題的方案。


問題二

如何和老人探討死亡的話題


我覺得有一點至少我們要做到的是,當老人和我們談?wù)撍劳鲈掝}的時候,我們不要回避 ,而是我們自己首先要有平常心來跟他去討論,其實據(jù)我了解很多人-老年人他會想到死亡,他也想找人去聊,但是老年人他害怕嚇到孩子,有時候孩子在念叨老年人的死亡其實比老人還焦慮。所以好多老年人一方面不愿意和孩子談?wù)?,怕嚇著孩子,另外一方面老人實際上也不愿意有這種被拒絕的感覺,最重要的是孩子突然會說“您不要想這個,不會的,您身體很好,倍棒,還要……”像這些非常虛假的、這樣的一個像打氣一樣打雞血一樣的……其實他只是告訴老人,奧我們沒辦法,我們自己都調(diào)節(jié)不起,所以你自己面對去吧。那我個人其實覺得當老人想和我們探討死亡問題的時候,我們第一件事是我們問老人,他是怎么看待死亡的,他又是怎么看待生命的,然后順從老人的已有的基本價值觀和信念,我們來看看有什么方式可以和他去談。然后如果老年人已經(jīng)有一些宗教信仰那就更好,因為宗教他還是立足于解決生死大事的問題上,所以我覺得我們也可以,但是要順從老年人的已有的宗教,千萬不要人家是基督徒,然后我們就去和人家談佛學,如果你發(fā)現(xiàn)人家老年人有了宗教的職稱,要么我們自己好好的去學習這些宗教的背景,至少能夠做到更好的傾聽和理解。適度的回應,也可以轉(zhuǎn)借給一些和老人有同樣的宗教信仰的咨詢師。


問題三

老人老想著死的事,怎么辦


其實也是第二個問題的延伸。

那我覺得這個就更簡單一點,既然老年人老想著死的事,那我們就去傾聽了解他是怎么想的死的事的,他是怎么想。其實最重要的是傾聽,幫助他梳理一下怎么回事,他的所想,我們一定記得一點,我們一定要知道,因為老人經(jīng)歷過我們的這些階段,我們還沒有經(jīng)歷過老人的這些階段,千萬不要因為我們學了咨詢師我們是碩士博士,就好像比老人更了解他應該怎么做,他應該怎么面對生死,所以最重要的是耐心的傾聽和陪伴,讓他跟我們說,讓他在跟我們說的當中不斷的整理他的思路,串起來他的人生,找到他的答案。


問題四

老人很愛嘮叨,是聽她嘮叨呢還是適時打斷他,給他引導


當然我們還是耐心的傾聽,當然最重要的是當我們認為老人愛叨叨的時候,實際上認為我們實在是很不耐煩已經(jīng)在忍受,那么有這種心態(tài)其實反而會讓老人更叨叨,為什么呢,因為老人覺得我這么說,其實你還是沒有聽到我真正想說的,所以我想更多的說,再不說就來不及了,所以實際上傾聽的質(zhì)量越差會越想叨叨,你會發(fā)現(xiàn)老人越想叨叨,我呢其實這個人老聽不到我說什么,我自己也會變得很叨叨,連我講課都是這樣,所以到了這種時候如果我們覺得老人愛叨叨其實最重要的就是要恢復自己內(nèi)心的那種寧靜,讓自己成為一個好的傾聽者,平時多練習一下傾聽,如果自己很煩躁很焦慮,那么其實可以看一看是什么勾起了我們自己的煩躁和焦慮。




有緣再見:

不知不覺時間就過去了,很遺憾還沒能回復所有的問題,我們就到了說再見的時候。我們的轉(zhuǎn)播小助手多肉非常體貼地幫我們找了一首懷舊老歌《綠葉對根的情意》,讓我們一起靜下心來聽,在美好的歌聲里結(jié)束今晚的講座。非常感謝大家的參與!也特別謝謝我的師父siki師父和我的愛人朱建軍默默的陪伴和呵護。愿每個朋友都獲得內(nèi)心的智慧!愿天下的老人都活得從容、安康!大家晚安!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生活服務(wù)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guān)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quán)!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