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想看狗熊羅嗦只想看結(jié)論的可以直接拉到最后 ^_^
話說,從去年年底最后一天,南航和海航跟去哪兒網(wǎng)絕交,關閉旗艦店開始,一直到現(xiàn)在國內(nèi)的四大航:CZ、HU、CA、MU,和他們旗下的一些小航司都分別跟 Qunar 斷交,而且口氣都如出一轍,類似 CZ 的聲明中說的:
收到多起關于旅客在去哪兒網(wǎng)購買客票引起的投訴,相關投訴涉及到用戶購買南航機票時的價格公正及退改權益,對部分旅客的出行造成了影響,甚至使旅客蒙受了不必要的經(jīng)濟損失。
而 Qunar 自己的回復中說的是:
由于未能就機票展示排序問題達成一致,去哪兒網(wǎng)與南方航空、海南航空旗艦店合作暫停。
這明顯就是騙小狗的好吧……
那么這就是怎么回事呢?
先插一句,Qunar 和 Ctrip 作為大家最熟悉的買機票的網(wǎng)站,其實本質(zhì)上有不同的:
Qunar 只是一個機票比價搜索引擎,是沒有票源的,最后把你帶到你選擇的代理商出票;
Ctrip 自己就是 OTA(Online travel agent),他手上是有真正的機票的。
類比你在百度搜索關鍵詞,百度自己不提供內(nèi)容,而是把你帶到你搜出來的網(wǎng)站,這樣每個網(wǎng)站都在想辦法通過 SEO 讓自己的顯示靠前吸引大家點擊,而 Qunar 上的代理商通過各種方式讓自己的價格“顯得”便宜,吸引用戶去買。
當然現(xiàn)在兩方都在擴展領域,Qunar 也通過旗艦店等方式讓自己在票源上有一定的話語權,而 Ctrip 上也引入了各種類似代理商的機制。
如果代理商都是按照我們“想象”中的規(guī)矩來的話,那么這樣也挺好的,我一搜,所有的代理商的價格都有,我可以選擇靠譜的但是貴的,或者便宜但是限制多的,或者服務好的等等。
但是問題是,現(xiàn)在很多代理商為了追求利潤最大化會采用很多小動作,比如你買了一張 A-B 地的機票,價格是 1000 元,那么實際上你拿到的機票有可能是:
真的就是這樣一張 1000 元的機票,和你在官網(wǎng)買的一樣;
本身只賣 500 元的一張普通機票;
通過其他人的積分兌換的免票,票面價格只有燃油稅+機場附加費;
其實是一張 A-B-C 的聯(lián)程票,在你飛完 A-B 航段后立馬給你退掉 B-C 這一段;
確實也是一張 1000 元的機票,但是附加的苛刻的改簽退條款;
最可恨的,根本就是一張假機票;
等等各種不是你所“預期”的那張 1000 的機票。
如果只是正常飛行,可能一直到你落地后都不知道,但是萬一碰上延誤、取消,需要改簽、退票,或者打印行程單報銷,那么你就會發(fā)現(xiàn)不對勁——而很多這樣的情況下消費者會直接找航司的問題,航司有苦說不出。
Qunar 本身就是一個平臺,就好象百度自己其實沒有能力去審查那些人流整形醫(yī)院真正有沒有資質(zhì)——這應該是政府的事情——一樣,Qunar 也不太可能監(jiān)督到代理商的真正行為(表面上的資格審查什么的 Qunar 還是做了,但是,誰小時候沒做過老師來了就裝看書,老師走了就開小差這種事情呢),導致上面各種問題出現(xiàn),航司背了大部分黑鍋,而且是為代理商掙的黑心錢背黑鍋。
所以,其實各個航司和 Qunar 的開戰(zhàn),真實目的應該是和不規(guī)范的代理商開戰(zhàn),進一步提高自己直銷在機票銷售中的比重。
俗話說,No zuo no die,難道 Qunar 僅僅是幫平臺上那些不規(guī)范的代理商躺槍么?其實 Qunar 自己也在作大死。
比如去年,15 年,Qunar 推出的“降艙工具”和“穿山甲”項目就是兩大花樣作死:
降艙工具可以讓代理商偷偷摸摸的替換掉消費者手中的機票。比如還是上面說的你買了一張 1000 的機票,當時確實給你出了一張 1000 的機票。
但是后面某天突然放出來一張 800 的機票,就可以偷偷的給你貍貓換太子,然后中間的 200 塊錢就讓代理商偷偷的轉(zhuǎn)走了(不確定這個過程中 Qunar 是否通過手續(xù)費或者服務費等形式盈利了;
穿山甲項目,以前都是代理商發(fā)布票價消費者選擇,現(xiàn)在可以讓消費者反向報價,代理商搶單,聽起來不錯吧?但是消費者不是研究機票價格走勢的專家,那么消費者怎么知道報什么價格呢?就只能參照現(xiàn)在的機票行情了。
比如現(xiàn)在代理商手上有 600、800、1000 的機票,如果你知道了,肯定會希望報價 500 吧?可是如果代理商先把 600 、800 的機票占下,你只看見 1000 和更貴的,就會想著報個 800、900 吧?然后再把 600 的那張賣給你,你還以為自己賺了呢。
是不是有點狼狽為奸的感覺呢?呵呵。
說了這么多,航司好可憐啊,對吧。但是,航司刷流氓的時候也多者呢。比如舉一個 MU 木頭航曾經(jīng)的大流氓行為:
狗熊以前給大家說過,及時在經(jīng)濟艙里面,也是分很多子艙位的,不同的子艙位對應著不同的折扣和改簽退規(guī)則。最典型的就是 Y 艙,代表著經(jīng)濟艙全價,但是最少的限制,一般都是免費改簽退,頂多收個 5% 的退票費。
但是木頭航自己的 B 艙,卻是經(jīng)濟艙全價的 99 折,而且改簽退的費用非常高,累計里程的比例卻很低。你肯定會說,腦子進水了才買這樣的機票,為啥不直接買全價的 Y 艙呢,人家東航直接把 Y 艙的機票捂住,不賣,哈哈??茨阏k。
而且,航司自己又是裁判員又是運動員,剛才說的代理商都是在航司的機票上做手腳,如果航司自己做手腳,咱們消費者們就只能哭啦。
好了,最后說正事,咱們苦逼消費者們咋辦呢?
首先,盡量在官網(wǎng) / 官方 APP 上買票。現(xiàn)在各個航司為了推廣自己的直銷渠道,直接在官網(wǎng)或者官方 APP 買票都會有一定的活動或者優(yōu)惠,比如星期四國航日、28 號南航日,都有不錯的折扣,還有一些類似最優(yōu)價格保證的活動,也在一定程度上拉近了官網(wǎng)直銷和代理商的差價。
所以,狗熊會經(jīng)常在買票的時候,先用 Qunar 搜索一下,在結(jié)果中排除掉明顯不靠譜的、限制條件特別多的、或者需要綁定租車酒店這種打包賣的超低價意外,估算一下靠譜的價格底線,然后去官網(wǎng)看,只要不是比這個價格高太多,那么優(yōu)先選擇官網(wǎng)出票。
即使要選擇 Qunar 買票也一定要找靠譜的、投訴少的代理商,而且一定要看清楚是否有退票限制或者綁定了酒店、租車等協(xié)議。
其次,出票成功后及時驗票。出票成功后你都能拿到一個“票號”,不主動發(fā)你也可以給代理商打電話要,這就是『電子客票/行程單號』,除了春秋的票號以外,都可以到『信天游』(http://www.travelsky.com/tsky/)這個網(wǎng)站驗真(這是中航信的網(wǎng)站,可以信得過)。
比如這是狗熊之前在南航兌換的一張免票,左下角那個 784 開頭的數(shù)字就是這張票的行程單號,而 784 表示是南航直出。
當你用票號、姓名檢索出來這張行程單后,注意右邊三個紅框標記的位置:
上面是改、簽、退的條件和說明;
中間的艙位,就是上面說的子艙位,對應折扣、改簽退政策;
右下角的合計,就是你為這張機票付了多少錢。
這樣,如果代理商是使用免票、低價票、限制多的票冒充高價票賣給你,這就能看出來了——當然有的代理商會寫明這是特殊艙位的特價票,可能票面價格和付款金額不一致,那么這樣的話相當于你自己選擇了為了特價犧牲一些方便,就不怨人家代理商啦。
最后,如果你是為了出游買票,那么會面臨這么一個 case:時間有彈性(可以早走可以晚回),地點不固定,比如去澳大利亞游玩,那么是到墨爾本還是悉尼差別不大,只能說大概時間大概地點,那么針對這樣的情況,狗熊推薦大家關注一個叫“旅行雷達”,微信號是:Travel_Radar 的公眾號,專注發(fā)布這樣的特價、甚至 BUG 價信息:
其實中介這個行業(yè)是個好東西,不管是買房租房,還是保險,還是機票,如果中介做得好,節(jié)省了你很多時間。只是可惜那些占比不小的垃圾中介硬生生的把中介的的形象給拉黑的無法翻身。所以,現(xiàn)在咱們是能躲著中介就盡量躲吧。
而 Qunar,『聰明你的旅行』這個 solgan 確實很美好,但是,請不要“自作聰明”我的旅行!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羊毛不在多,有咱幫你總結(jié)就行;
水不在深有龍則靈,薅羊毛不難,點右上角關注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