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句
三字經(jīng)
宋.王應(yīng)麟
hòu hàn sān guó zhì sì
后漢三,國志四。
jiān zhèng jīng cān tōng jiàn
兼證經(jīng),參通鑒。
【解釋】
第三讀《后漢書》,第四讀《三國志》,讀的同時,還要參照經(jīng)書,參考《資治通鑒》,這樣我們就可以更好地了解歷史的治亂興衰了。
【啟示】
《后漢書》講述東漢時期的歷史;《三國志》寫的是東漢滅亡后,魏、蜀、吳三國形成鼎立局面,直到被晉統(tǒng)一;《資治通鑒》敘述從戰(zhàn)國到五代共一千多年的歷史,有以史為鑒戒的的思想,所以叫《資治通鑒》。
【故事】
《史記》、《漢書》、《后漢書》、《三國志》是讀史書者必讀的,這些書各有各的特色。這四本書合稱四史,是中國四本相當(dāng)重要的史書。
《史記》是西漢史學(xué)家司馬遷所著,是我國第一本紀傳體通史,這本書是由皇帝時代到漢武帝時代,內(nèi)容豐富,許多歷史故事都出自這本書。
《漢書》只記載西漢的歷史,不像《史記》貫通了好幾個朝代,所以《漢書》是本“ 斷代史” ,由東漢班固所著。
《后漢書》雖然也是寫漢代的歷史,不過它所記錄的是后漢時代的事,由南朝宋時期的范曄所著。
《三國志》是由晉朝的陳壽所著的。至于《三國志》的內(nèi)容,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詳,三國時代魏、蜀、吳的激戰(zhàn)、斗智故事,還有桃園三結(jié)義里的 英雄們,都是書中的主要人物。后來,明代的羅貫中就是根據(jù)《三國志》,寫了一本家喻戶曉的小說——《三國演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