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POWERPONIT作為演示文稿在我們?nèi)粘Un件制作中應用得越來越廣泛。在POWERPONIT中制作漢字筆順的演示文稿操作十分簡單,實現(xiàn)效果的的方法有多種,但每種方法都有各自的優(yōu)劣,現(xiàn)就常用的兩種制作方法簡單做一對比分析:
一、分解圖片法
(一)操作方法
1、在WORD中點擊插入菜單中的圖片里的藝術(shù)漢字(只需要將漢體改為楷體,其他的不用修改),并輸入要分解的字。
2、選中制作好的藝術(shù)漢字,點擊鼠標右鍵,選擇“設置藝術(shù)字格式”,在出現(xiàn)的對話框中選擇“顏色與線條”,將“填充色”設置成自己需要的顏色。再將設置好的藝術(shù)漢選中,點擊鼠標右鍵選擇“剪切”。
3、點擊“編輯”菜里的“選擇性粘貼”,在出現(xiàn)的對話框中選擇“圖片WINDOWS圖元文件。
4、選中復制出的圖片(此時的文字不再是藝術(shù)漢字了),點擊鼠標右鍵,選擇“設置圖片格式”,在出現(xiàn)的對話框中將圖片大小設置為高8厘米,寬7厘米(如果“鎖定縱橫比例”前有√的話一定要將√去掉)。
5、在WORD里選中設置好的圖片,點擊工具欄中的“分解圖片”即可將漢字分解成各種基本筆畫。(“分解圖片”工具可以在“工具菜單”里的“自定義”,在出現(xiàn)的對話框中,左邊選擇“繪圖”,右邊找到“分解圖片”后按住鼠標左鍵不松,將其拖到工具欄中待以后使用時用。)
6、將分解后的文字復制到POWERPONIT里。
7、在POWERPONIT里將漢字各部分與步驟4復制的文字圖對齊,并對其設置好擦除動畫(注意動畫開始時的方向)。
(二)優(yōu)缺點
此方法初學者容易上手,操作比較簡單,相對于簡單的漢字,特別是沒有折筆的漢字。但存在一個致命的問題,就是對于文字中有折筆無法正確顯示其筆畫書寫過程,如“橫折”,無論我們是用從左邊擦除還是從上擦除,都不能正確的演示出漢字的筆畫書寫順序。同時還存在著需要在WORD和POWERPONIT里互相轉(zhuǎn)換的問題。
(三)解決方案
通過筆者在實際課件制作過程中的不斷探索,可以通過如下方法來解決這一問題:
1、有關分解的漢字的操作。
(1)在PPT中點擊插入菜單中的圖片里的藝術(shù)漢字(只需要將漢體改為楷體,其他的不用修改),并輸入要分解的字。
(2)選中制作好的藝術(shù)漢字,點擊鼠標右鍵,選擇發(fā)“設置藝術(shù)字格式”,在出現(xiàn)的對話框中選擇“顏色與線條”,將“填充色”設置成自己需要的顏色。。
(3)將設置好的藝術(shù)漢選中,點擊鼠標右鍵選擇“剪切”,再點擊“編輯”菜里的“選擇性粘貼”,在出現(xiàn)的對話框中選擇“圖片(windows元文件)”。
(4)選中復制出的圖片(此時的文字不再是藝術(shù)漢字了),點擊鼠標右鍵,在快捷菜單中選擇“設置圖片格式”,在出現(xiàn)的對話框中將圖片大小設置為高8厘米,寬7厘米(如果“鎖定縱橫比例”前有√的話一定要將√去掉)。
(5)選中復制好的圖片,點擊鼠標右鍵快捷菜單中,選擇“組合”里的“取消組合”,在出現(xiàn)的對話窗口(這是一張導入的圖片,是否將其轉(zhuǎn)換哦Microsoft office圖形對象?)中點“是(Y)”。再次選中圖片,點擊鼠標右鍵在快捷菜單中選擇“組合”里的“取消組合”即可將圖片分解。
2、有關漢字中的折筆在設置動畫時無法正確顯示的解決方案(以下均以“橫折鉤”為例講解)。
(1)在POWERPONIT里將折筆復制。橫折、豎鉤復制1個,如“口”字的第二畫,“制”的最后一畫;橫折鉤復制兩個,如“分”字的第三畫;橫折折鉤復制三個,如“陳”字的第一畫)。
(2)選中一個“橫折鉤”點擊鼠標右鍵,在快捷菜單中選擇“編輯頂點”,此時我們剛才選中的“橫折鉤”就會在四周出現(xiàn)許多小黑點(如看不清楚可以改變顯示比例就會看得很清楚),此時可以按住鍵盤上的“CTRL”鍵,鼠標指標就會由改變?yōu)?#8220;×”形,此時單擊鼠標左鍵就可以“連續(xù)刪除頂點”,將“橫折鉤”更改成為我們需要的“橫”,用同樣的方法我們可以將復制的兩個“橫折鉤”更改為我們需要的“豎”和“鉤”。再將分解好的“橫”、“豎”、“鉤”按照我們?nèi)粘5臅鴮戫樞蜻M行“擦除”動畫設置。
通過以上的改進,既可以避免在PPT里與WORD的互相轉(zhuǎn)換的問題,同時分解漢字,就可以精確的表現(xiàn)出漢字的書寫順序,但缺點就是在“刪除頂點”時需要有足夠的耐心。
二、轉(zhuǎn)透明圖片挖空法
(一)操作方法
1、點擊自選圖形中的矩形,在屏幕上繪制一個任意(通過設置自選圖形格式將其設置成大小為10厘米X10厘米的正方形,并將線條設置為無,填充色可根據(jù)自已的需要進行填充),并用直線工具在正方形上繪制好“米”字格。
2、插入一個文本框并輸入漢字(如“李”),并將輸入的漢字設置好格式(字體最好用楷體,字的大小可以通過“字符縮放”工具,放大到所需要的大小,文字的顏色不能同“米”字格的填充顏色和線條顏色相同),將插入的文本框的“邊線”設置為“無”。
3、將繪制好的“米”字格的插入的“李”字全部選中,利用“繪畫”工具中的“對齊工具”將其對齊。
4、將對齊的“米”字格和文字全部選中,將其“剪切”后在“編輯”菜單中選擇“選擇性粘貼”(文件類型為“圖片PNG格式”)。選中粘貼后的圖片,點擊“圖形工具欄”中的“設置透明色”按鈕,在圖片上的文字部分點擊一下鼠標左鍵將其顏色去掉。
5、選擇“繪圖工具欄”中的“自選圖形”中的“線條”——“自由曲線”,按照我們挖空后的文字筆順順序進行描邊(開始可隨意描,描好后可以通過編輯頂點的方法進行修改,直到滿意為止)。每個一畫為一個,“折筆”必須將其分解:橫拆分為“橫”和“折”二個部件,橫折鉤必須拆分成“橫”、“折”和“鉤”三個部件,橫折折鉤必須拆分為“橫”、“折” 、“折”和“鉤”四個部件。再將描好的筆畫填充上顏色,并將“邊線”設置為“無”。
6、將描好的漢字各部分設置好動畫(擦除,注意動畫開始時的方向)。
7、將描好的漢字各部分全部選中,點擊鼠標右鍵在快捷菜單中選擇“疊加層次”里的“下移一層”或“置于底層”,測試即可。
(二)優(yōu)缺點
這種方法的優(yōu)點是沒有刪除頂點的麻煩,所有操作均在POWERPONIT里。但相對于簡單的漢字(沒有折筆的字)來說就沒有“分解圖片”簡單了,而且在筆畫相交的地方就必須通過“編輯頂點”將其規(guī)范。如“十”字的橫在與豎相交的地方就必須將橫的寬度調(diào)整為挖空文字橫的寬度,這些地方就必須做到十分精確了,否則就會出現(xiàn)在寫橫時豎冒出來一些的現(xiàn)象。
以上的操作方法只是筆者在日常操作過程中的一些心得,歡迎大家多提意見以使這些制作漢字筆順的方法更加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