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入臘月就有了年的氣息,小孩子們便歡天喜起來,那是一種蕩在心底的喜悅,對于年的盼望也是早早的就有了,在心里計算著,盼望著,年終于越來越近了。
年給平淡的生活帶來許多熱鬧與驚喜。
臨近過年,最高興的事就是趕集,母親給了幾塊錢,便邀上同村的四五個伙伴高高興興地趕集去了。集上真熱鬧,大人們忙著置辦年貨,小孩子們忙著感受年的味道。顧不上多想,便擠進人群里,看大人們挑選對聯(lián),我們擠在人群里邊看邊讀,不認識的字都相互提醒著?!按夯卮蟮?,福滿人間。財源滾滾隨春到,喜氣洋洋伴福來。天增歲月人增壽,春滿乾坤福滿門………”紅紙黑字更添了年的喜慶。看夠了春聯(lián),就去看鞭炮、看各種口味的糖果、看各式各樣的水果,在集市上從東到西跑個遍,精心挑選好吃的,好玩的,其實也不在于買了什么,而是享受趕集的過程,總是欣喜與歡樂的。
無論是男孩兒還是女孩兒都可以玩一些小鞭炮,或者是小摔炮,小摔炮扔在地上會發(fā)出很響的聲音,濺起一層塵土,對小孩也沒有大的傷害,是過年時最喜歡玩的,把摔炮往無人的地方一扔,遠遠地跑開,發(fā)出響亮的聲音,心里蕩起無限的快樂。
過年了一切都煥然一新,臘月二十三母親便開始打掃衛(wèi)生,把掃帚綁在竹竿上,認認真真地把房梁房頂都打掃一遍。屋里屋外打掃的干干凈凈。鍋碗瓢盆都洗刷一遍,晾的滿院子都是。
過年了孩子們也穿上了母親早早準備好的新衣服,即使舊衣服也洗得干干凈凈,小孩子們一個個都像變了樣似得,不再泥里爬泥里滾。
最解饞的是煮肉的時候,每次過年父親總會買很多肉和排骨,放上大料在大鍋里煮。肉煮熟了,誰也不能先吃,母親把肉盛在盤子里先放到神壇上念叨上幾句,才允許我們吃。每個人都會分一塊大大的排骨,咬上一口香噴噴的,很知足,很享受這種年的味道。
大年三十,放鞭炮、貼對聯(lián)、吃餃子,歡歡喜喜過大年。
小孩子最喜歡的是壓歲錢,大年三十母親便把壓歲錢放在我們枕頭底下,早晨我們在鞭炮聲中,在驚喜中醒來。
初二跟著父母去外祖母家拜年。拜年、壓歲錢、炒菜的鍋碗瓢盆聲、父親和舅舅們喝酒談話聲、母親和外祖母說著家常里短,孩子們嬉鬧的聲音,一直延續(xù)到傍晚才安靜下來。
過年給孩子們帶來了數(shù)不清的快樂。
正月十六孩子們背上書包,討論著過年的高興事,懷揣著對下個新年的期待,高高興興的上學(xué)去了。年悄無聲息地過去了,但美好的回憶一直留在內(nèi)心深處。年是美好的祝福,年是一家人團圓的幸福,年是親人之間的牽掛,年也是新的征程。
愿你在新的一年,有新的思想,新的進步。愿祖國更加繁榮昌盛,人民更加幸福!
作者簡介:亓安超,鄆城縣張魯集鎮(zhèn)中心小學(xué)教師。喜歡寫作,在文字的百花園里,詩言志,話情趣,其樂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