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视频淫片aa毛片_日韩高清在线亚洲专区vr_日韩大片免费观看视频播放_亚洲欧美国产精品完整版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散文《啊,美麗的地瓜花!》楊明昆

原創(chuàng)作品一經(jīng)采用將根據(jù)各種留言等情況將發(fā)布5家媒體,優(yōu)秀作品還將發(fā)12家媒體! 

      也許因為我是個直脾氣的男子漢,所以我對花不太感興趣,但是,獨獨有一種花例外。這種花,莖高花大,可以說它才是花中的極品。它叫大麗花,也叫地瓜花。
  我喜歡地瓜花除了是因為它大氣好看,雍容華貴,重要的是因為每每看見它或者想起它,我就不由得想起一個人來,那就是我的母親。
  我的母親是個一個大字不識的農(nóng)村小腳老太太,因為從小家里窮,營養(yǎng)不良吧,母親可能不到一米五,近乎侏儒。但是,我的母親長得很漂亮,白白凈凈,鼻直口方,一雙大眼睛特別有神。也難怪我的父親能夠看上這個農(nóng)村的小腳女人。萬幸的是,我們幾個兄弟姐妹幾乎都取了父母的優(yōu)點,除了姐姐個頭隨了母親。我們個個都長的高大英俊。
  雖然母親目不識丁,又是個小腳的農(nóng)村矮女,但卻絕不影響母親的愛美之心,每次出門或者有客人來,她都要趕緊找自己喜歡的衣服,比量來比量去的,好半天才穿上。甚至上街看到有特別漂亮的女人她都要跟上人家,悄悄地多瞅幾眼。
  老人家除了愛干凈,愛“搗拾”外,房前屋后還種滿了花,尤其是必須年年在窗前種上美麗的雞冠花和地瓜花。尤其是美麗的地瓜花可以說是伴隨著我整個的童年夢。
  我那時幾乎還在穿開襠褲,因為曾經(jīng)看見過地瓜花的根特別象地瓜,于是我就總誤以為地瓜花就是地瓜開的花。
  說起地瓜,也就是紅薯,我是再熟悉不過了。可以說地瓜是我們家最主要的食糧,也是那個時代幾乎全中國人民的救命糧。聽母親說我就是生在地瓜地里的。也就是說我是看著地瓜出生,吃著地瓜長大。
  我的童年生活在大連金州一個叫大連泡的小山村。因為父親在鞍山空軍部隊當(dāng)兵,我們家還沒有被批準(zhǔn)隨軍,所以,我們大小四個兄妹就全由母親帶著,在貧困饑餓和死亡線上掙扎。我曾經(jīng)有個大哥就因為生活太困難而夭折了。我也曾經(jīng)因為不知道是什么細菌感染,滿頭都生著流著黃水的膿瘡,鼻子爛得就剩半個了,也沒有錢醫(yī)治,天天躺在凳子下面無聲無息的等死,母親就準(zhǔn)備等我一咽氣就把我扔到村北的西大山上了??墒俏液孟袷敲辉摻^,疼了也不哭,餓了也不鬧,家里來了客人了,坐在我躺的長凳子下聊天,直到走了也不知道凳子下有一個瀕死的小孩。也好在我的姥姥不死心,天天抱我喂地瓜粥,用井水給我洗澡,我才僥幸活了下來,逃過一劫。但是,嚴(yán)重的鼻炎一直陪了我一輩子,兵也沒當(dāng)上,腦袋上密密麻麻的的小疤痕每當(dāng)我剃光頭的時候清晰可見。
  不是母親不想治我,而是家里實在太窮了。其實何止我們家,那個時候是我們國家剛解放的抗美援朝時期,是缺醫(yī)少藥,肚子都填不飽,死孩子隨處可見的年代。我記得我在記事的時候,手腳劃破了也就是抓點土面往傷口上一撒就算完事,什么破傷風(fēng)不破傷風(fēng)的?,F(xiàn)在回憶起來,象我這樣狀況的孩子其實都是時代的幸存者。
  母親實在是顧不過來了,因為除了我,她還要顧著那三張要吃飯的嘴??!于是,她天天早起晚睡,早上雞還沒有叫就開始拉風(fēng)匣做飯,我現(xiàn)在還模糊的記得每到早起做飯時那滿村都是“咯咯噠”的風(fēng)匣聲。那時候,所謂的做飯就是煮苞米面糊糊,富一點的人家苞米糊稠一些,窮一些的就稀一些,甚至米粒跟著米湯跑。干糧往往就是地瓜。吃過早飯,母親就要拖著浮腫的身體去生產(chǎn)隊勞動,掙工分,而我的哥哥姐姐們則上學(xué)的上學(xué),玩的玩,我則繼續(xù)躺在凳子下等待死神。
  后來,稀里糊涂的我活過來了,后來我可以和哥哥姐姐們一起玩了,后來我甚至可以幫母親到地里撿落花生,打柴草,上學(xué)校了。
  記憶中我看過母親和一大群婦女在地里說說笑笑摘棉花,種地瓜,晚上收工的時候,母親一雙小腳走不快,往往別人都到家把飯都煮上了,母親才一步一擰地走到家。等全家吃完飯,往往已經(jīng)繁星滿天,母親就又忙著為我們縫補槳洗。
  我曾經(jīng)仔細看過母親的小腳。那是什么樣的一雙腳??!兩只腳的腳趾頭都被窩斷了蜷在一起,然后經(jīng)年累月地纏上布條,讓腳一點點固定住,成了一雙所謂的“三寸金蓮”。
  我真不知道這樣的腳怎么能承擔(dān)起全身百十斤的重量?也真想象不出就是這樣的一雙小腳怎么能拉扯著四個孩子走過了那么多坎坎坷坷的風(fēng)雨歲月!現(xiàn)在我想,如果想知道什么是封建社會,看看我母親這雙腳就明白了大半!
  那時候,村里還沒有電燈,母親就在那盞小煤油燈下一忙就忙到深夜。我記得我和哥哥姐姐經(jīng)常在煤油燈的燭光里用手指做各種手影,好不快樂。
  那時候是真苦真窮也真餓。我和哥哥最喜歡聽的聲音就是母親喊我們“歹飯了”(大連方言吃飯的意思)。我清楚的記得母親有一次把花生嚼了后喂到我的嘴里,那股帶著體溫和唾液的味道我至今也揮之不去。
  母親特別和善,與世無爭。
  然而,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在農(nóng)村,沒有男人在家的婦女是要倍受欺負的。因為腳小個子小,干活又慢,我不知道母親受了多少委屈。我的三叔就特別看不起這個不起眼的嫂子,常常趁我父親不在的時候打罵我的母親,所以我們家至今也不和三叔家來往。在村里我母親也是干的最累最臟最多的活,而掙的是最少的工分。我們家的生活還是主要靠父親每年隔三差五寄了的微薄的工資。
  但是我沒有聽到過母親一句怨言,從小到大我沒有聽過母親和別人的一次吵架,沒聽到母親罵過一次臟話。我和我的二哥在村里淘氣都淘的沒有邊了,也沒有挨過母親一次打,包括那次我揪著母親的本家親戚欒老師的辮子打“地溜”,母親聽說了也沒有舍得打我,就是趕到學(xué)校,一個勁向欒老師磕頭做揖賠禮道歉。
  當(dāng)然,后來我們搬到鞍山部隊大院里和父親在一起的時候,父親把拳打腳踢教育孩子的課,替母親補上了,并且非常優(yōu)秀,常?!俺~完成任務(wù)”,當(dāng)然那是后話了。
  受母親的影響我們幾個孩子從小就不會罵人。除了我那個特別淘氣的二哥外,我們幾乎從不和別人打架。
  但是,母親也不是好欺負的,沒有堅強也就沒有自尊?;蛟S是生活逼出來的,母親的膽子之大,我也多次領(lǐng)略。印象最深的是一次風(fēng)雨交加的半夜,母親摟著我正在睡覺,突然隨著一聲霹靂,一陣狂風(fēng)把外屋的房門吹開了,把我和母親都驚醒了,母親趕緊摸黑點亮了油燈,披衣下地到外屋關(guān)上了門?;氐搅死镂萆狭丝徽禍缬蜔簦覅s要下地撒尿。母親也趕緊叫醒了愛尿炕的二哥和我一起撒尿。我睡眼朦朧地剛?cè)龅揭话氲臅r候,突然發(fā)現(xiàn)正對著我的屋門下,有一雙腳!我迷迷糊糊地對母親說:“媽,門后面怎么有雙腳??!”母親一看大吃一驚,但是她很快打我一巴掌,對我說:“傻孩子,那不是你爸的鞋嗎?”“不是,我看是雙腳!”我委屈地抹著眼淚說,因為我明顯看到了那雙腳往門后輕輕錯了錯。“什么腳?那不是你爸上茅房把我的鞋穿錯了嗎?快尿尿,尿到外面看你爸回來不打你!”
  母親吹滅了油燈,但是我明顯感到母親的身體在抖。
  風(fēng)還在刮雨還在下。一會兒,門輕輕地響了一下,一個人打開了外屋的大門跑了出去。放在大躺柜上的父親寄來的有限的那點生活費沒了。
  那個時候,我們家算村里比較讓人眼紅的人家啦,因為畢竟有個在外面當(dāng)軍官掙工資的男人。
  多少年以后,我還一直感到后怕,同時也十分佩服母親的勇敢和機智。

  但是,我家依然是掙扎在溫飽線上的窮人。過年,或者是吃頓飽飯幾乎是我們弟兄姐妹最大的愿望。
  奇怪的是,雖然生活清苦,勞累,但是母親愛美愛花的習(xí)慣不曾改變。地瓜花,還有雞冠花,月季花,甚至蓖蔴常常長滿了院子里,尤其是那鶴立雞群似的地瓜花,亭亭玉立,紅白相間,在微風(fēng)里輕輕搖曳,為我們這個小平房小院套增色不少。
  后來父親夠了家屬隨軍的條件,1957年,我們舉家北遷,住進了有荷槍實彈把守的空軍部隊大院。在大院里我們一住就是十幾年。直到我父親因為歷史問題1970年被迫搬出了部隊,轉(zhuǎn)業(yè)到了地方工作。
  這十幾年正是我們國家發(fā)生重大事件重大變化的十幾年。這期間,我們經(jīng)歷了三年自然災(zāi)害,經(jīng)常餓著肚子上學(xué),我曾經(jīng)那么不解地看著母親的腿一按一個坑,母親說這叫浮腫;經(jīng)歷了中蘇反目,親眼看著那個給我香蕉吃的蘇聯(lián)專家撤走,母親說這些大鼻子當(dāng)年把我們農(nóng)村婦女嚇得常常往臉上抹草灰;經(jīng)歷了轟轟烈烈的文化大革命,嚇得母親天天為我們這幾個孩子提心吊膽;經(jīng)歷了上山下鄉(xiāng),父親默默地提著箱子把我送上敲鑼打鼓滿是標(biāo)語開往農(nóng)村的汽車,母親站在一旁抹眼淚。
  當(dāng)然,在這十幾年里,我更經(jīng)歷了我的母親早起晚睡,勤奮工作(在部隊幼兒園當(dāng)保育員)年年當(dāng)先進,直至受父親牽連帶著我們黯然搬離大院。
  但是,愛美,愛花,依然是母親一成不變的的愛好和習(xí)慣。
  記得剛搬到部隊大院的時候,母親就在樓下的院子里種上了她最喜歡的地瓜花。那個時候,左鄰右居都非常喜歡,包括那些排著隊伍去食堂吃飯的軍人們,他們甚至一邊唱著歌曲一邊扭頭往母親的小花埔看。可惜好景不長,后來部隊不讓家屬養(yǎng)花種草了,因為大革命來了,“封資修”不可能在部隊里開花。
  于是,母親的地瓜花一夜之間被掃蕩一空,母親兀自望著空蕩蕩的花埔一言不發(fā)。
  母親的地瓜花雖然沒有了,但是母親胸前的大紅花卻年年開放。
  母親對工作的勤奮不是一般的。她的辛苦也不是一般的。因為是一雙小腳,走路特別慢,尤其是冬天,冰雪路滑,她就每天常常提前一個小時上班。到了班上,她是又擦桌子又拖地,常常等她把里里外外都收拾干凈了,別人才陸陸續(xù)續(xù)上班來了。下班她是回回晚到家,害得我們常常很晚才能吃上飯。
  母親的工作態(tài)度在單位里是有口皆碑,她的工作和做人的信條就是她常常告誡我的一句話:寧叫身受苦,不叫臉受熱!
  母親不光是有一顆積極上進的心,最主要的是她有一顆地瓜花一樣美麗的愛心。不光是對幼兒園的孩子們,就是看到要飯的人她也從不嫌棄,每次上街要飯的要到她跟前她都多多少少施舍一點。在那個全國人民勒著褲帶度日的時期,二哥的同學(xué)是到我們家來吃飯的??停两穸绲耐瑢W(xué)聚在一起還每每說起這段,滿懷深情地追憶我的母親給他們煮的面條如何好吃。我的一個同學(xué)因為響應(yīng)毛主席6.26號召,舉家遷到內(nèi)蒙,回來后因為沒有了戶口,也就領(lǐng)不到食品券,很多食品買不到,母親常常擠出食品券催我送給他??墒?,我們家自己的日子也是過的緊吧吧的,每人每頓的定量是一小片窩頭,一碗稀粥。到今天,每一個見過我母親的人都常常情不自禁地說:啊,那個老太太,慈眉善目的,可和善了!
  托兒所的所長的丈夫是我們空軍大院的一號首長,因為“支左”不力被革職調(diào)離了。正所謂人走茶涼,當(dāng)他們舉家遷走的時候,那天竟只有母親去幫他們收拾東西送行。臨上車的時候,所長拉著我母親的手,哽咽著說:“欒大姐,謝謝你??!別人都怕沾包,就你一個人敢送我們哪!”
  還記得那一年我陪母親去北京二哥那里看病,二哥在中央樂團工作,他的好朋友也是他的聲部長金鐵林來看母親。聊天間聊到金鐵林的愛人還是兩地生活,母親不無關(guān)愛地對金鐵林說:鐵林啊,你們倆兩地生活多不容易啊,不行我去和你們團領(lǐng)導(dǎo)說說,把你愛人調(diào)來!大家笑了起來。后來我才知道,鐵林大哥的愛人叫李谷一。
  母親就是這樣,什么時候都是關(guān)心別人勝過關(guān)心自己。到北京治病就是因為高血壓導(dǎo)致眼底充血,一只眼睛已經(jīng)失明了。但她還是想著別人。
  相對于母親,我的父親和我的母親是截然不同的兩個性格的人。我的父親是個典型的山東“倔”縣人,性格暴躁,也搭我和二哥是大院里首屈一指的淘氣包,多次把我們哥倆打得屁滾尿流,狼狽不堪,有一次我竟從2樓跳了下來,才算躲過一劫。我們的淘氣在大院里是出了名的,但是,父親的家暴在部隊里也是成正比的。及至多少年以后我碰到了一個大院里的熟人,聊天的時候他還笑著說:哎呀,你們哥倆可真是沒少挨打??!你可別恨你父親哪!
  我知道,那是成長的代價。
  待我長大成人后我才一點點明白了父親為什么那樣打我們哥倆(大哥一直在大連念書),因為父親在那個等級深嚴(yán)的部隊里,一個小小的工程師是不會允許自己的子女惹是生非的。
  也是難怪了父親。我們哥倆,尤其是我的二哥帶著我,淘氣都已經(jīng)“從農(nóng)村包圍城市”了!大院里100多米的大煙囪他敢爬,我在下面為他拍巴掌;俱樂部里召開宣判大會,我們悄悄從廁所小窗戶提前爬到了2樓觀眾席的坐椅下面,審判長還沒有宣判,哥哥腰里的紙泡槍先走火了,啪的一聲,結(jié)果是,警衛(wèi)連連長被撤職了;二哥的身上響起了父親啪啪的皮帶聲,我的腦門上留下了至今還隱約可見的一個美麗的大包!那是父親的大皮鞋的杰作。
  母親的心在流淚。她勢單力薄,一雙小腳怎么能拉動暴怒中的父親哪!我只記得母親拉著父親的手,一聲聲哀求:他爸哎他爸哎,別把孩子打壞了!別把孩子打壞了!但是父親從來不聽。他就象一個投入的指揮家揮動雙手認真地完成一部作品,最可怕的是,在完成作品之前他竟能對我微笑,因為他怕我跑掉。
  說到這里,我突然想起了我的奶奶。我的奶奶那時候還活著,只要奶奶一句話:“行了別打了!”父親就會立馬收手!因為我的父親是一個大孝子??上?,當(dāng)父親施暴的時候,奶奶卻常常叼個大煙袋,瞅都不瞅我們一眼。她的信條就是:棍棒底下出孝子!
  也許他(她)們是對的,因為我們幾個孩子包括我和二哥成人之后都非常孝順,從不敢和父母頂嘴。我自己有時候也感到奇怪,就既是已經(jīng)成了家,有什么好吃的好東西我都不由自主地想起父母,雖然父親從來沒有表揚過我一句。
  當(dāng)然,我還是更感恩于母親。但是,我一輩子感到最對不起的就是母親。
  每當(dāng)春暖花開的時候,我就想起了那年春天我?guī)赣H去北京看眼睛,在王府井把母親弄丟了的往事;每當(dāng)驕陽似火的時候,我就想起了母親的頭皮總是奇癢無比,常常拿著縫衣針劃頭皮的情形,那是生我的時候正趕上三伏天做下的月子??;每當(dāng)秋風(fēng)瑟瑟的夜晚,我就想起了那年秋天我突然得了扎腮(腮腺炎),半夜三更,母親讓三舅套車送我去幾十里地外衛(wèi)生院看病的那個晚上,天黑路險,母親掂著小腳不知道摔了多少跟頭一路陪我走到了醫(yī)院;每當(dāng)下大雪的時候,我就想起了因為逃學(xué)5個多月,母親在沒膝的大雪中拉著我深一腳淺一腳把我送到學(xué)校,跟老師校長說好話收我重新入學(xué)的情形。我記得老師好容易答應(yīng)了媽媽的請求,一轉(zhuǎn)身再找我,我卻早跑的遠遠的了,因為我怕老師知道我有一個這樣矮小齷齪的媽媽。說心里話,我那個時候雖然最頭痛家長會,但是如果必須家長來,我還是寧可讓那個讓我一見面腿就哆嗦的父親來。
  魯迅說,吃的是草,擠的是奶,我覺得這就是在說我的母親。我的母親不長的人生之路上是受盡了顛簸,吃盡了苦頭,可是她老人家對于吃苦受累卻不以為然,就是生活好一些了,能吃上大魚大肉了,她也常常把好吃的留給我們,自己去默默地嚼她的地瓜。我常常搶母親的地瓜,說,:媽,過年了,有饅頭餃子了,你怎么還去吃地瓜???母親每次都說,我就愛吃地瓜,我就得意這一口。
  那個時候我還小,還真就信以為真,心想難怪媽媽那么喜歡地瓜花,原來她就是喜歡地瓜啊!
  我小,我不懂,可是我不明白,我的父親諾大的年紀(jì),竟然也信以為真了,當(dāng)我的母親走的時候父親一邊流淚一邊往她的手里塞一個地瓜,嘴里不停地說:“雪庚啊,你不是就愛吃地瓜嗎?你就帶走吃吧!”??蓱z我的母親,臨走手里也沒拿一點好吃的。
  地瓜雖然沒有餃子好吃,但是地瓜花卻是無比美麗!
  地瓜花之所以美麗,是美在不擇貧瘠,幾乎隨便一小塊土地,一小壺水就可以讓它生長,讓它開花。它美在不與群芳爭寵,常常默默地在親情的角落里開放。它美在它永遠不離不棄象地瓜一樣其貌不揚的根莖,美在永遠不在乎人們叫它好聽的大麗花也好,叫俗氣的地瓜花也罷,只管把美麗留在人間!
  母親是1974年突發(fā)腦溢血走的。走的時候剛剛60歲。她走的太早了點,連什么叫電視,什么叫冰箱,都沒有見過,包括也沒有見過我的媳婦。
  我總在想,人哪,在母親在的時候一定要抓緊時間孝敬她,感恩她,回報她,讓她盡可能的多享受一點人生的快樂,自己也少留一些遺憾,不要等她走了你再后悔莫及,你再又燒紙又弄景的糊弄她,有什么用?正所謂樹欲靜而風(fēng)不止,子欲孝而親不在。
  我是守在母親的跟前,流著淚看著她走的。她是自己一個人在家突然發(fā)病倒在了地上,等到父親和姐姐下班發(fā)現(xiàn)時,早已經(jīng)昏迷不醒了。那時候我還在井隊工作,等我接到電報瘋了一樣趕到醫(yī)院,母親就一直沒有醒來。但是我看到她的嘴一直張的大大地,那口型好像是一直在喊著我:“三啊!三啊!”(因為我在三個男孩中排第三)看著她那熟悉而又慈祥的面容,一件件往事好像就發(fā)生在我的眼前,揮之不去。
  其實,我對母親的了解還實在是微乎其微,她的一生還有多少令我唏噓不已的故事已經(jīng)無從查考了。跪在她的面前,我突然感到我長大了,突然懂得了,我的一切都是眼前這個小個子的小腳老太太給的,沒有她就沒有我的生命,沒有她就沒有我的一切!她是上帝給我派來的最美麗的天使!她是我的保護神!可是這個天使還沒有等我報答她,哪怕一點點,卻要早早走了,帶著對親人無盡的思念,帶著一輩子的辛勞和一個地瓜要回到天國了!我攥著她那漸漸冰涼一雙小腳放在我的懷中,試圖把它捂熱,把母親從死神那里拉回來??墒且磺袩o濟于事!
  母親終于停止了呼吸。她的一雙小腳再也不要為兒女四處奔忙了,再也不會疼痛了。淚雨中,我把母親的幾根白髪輕輕拔了下來,放進我的衣兜,一是權(quán)做紀(jì)念,二是要讓母親永遠年輕,永遠漂漂亮亮地生活在那個世界!
  人啊,都有各自母親,各自的母親都有各自的故事。我的母親沒有起伏跌宕的故事,沒有偉大的業(yè)績。普普通通,平平常常??墒俏矣X得她是世界上最偉大最美麗的人!
  隔了一年,我捧著母親的骨灰盒把她老人家安葬在大連革鎮(zhèn)堡老家的祖墳地里。
  安葬前我特意在商店買了幾束塑料花放在骨灰盒里,因為那個年頭實在沒有鮮花店,也更沒有辦法買到地瓜花,只好讓那幾束塑料花權(quán)做地瓜花永遠地陪伴著我那愛美愛花的母親吧!
  啊,美麗的地瓜花!


===========================

原創(chuàng)作家簡介: 楊明昆.1951年出生,中共黨員,大學(xué)學(xué)歷,中國音樂文學(xué)學(xué)會會員,盤錦市音樂文學(xué)學(xué)會副會長,退體干部,多年從事文學(xué)創(chuàng)作,在國家、省、市及遼河油田報刊雜志發(fā)表小說、散文、報告文學(xué)、詩歌、歌詞、曲藝作品百余篇。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我們家的家風(fēng)(3)
張幼儀娘家是什么背景?家中8子4女,有一半都是上海灘的名人
父親的車站
母親的牽掛
生活服務(wù)
分享 收藏 導(dǎo)長圖 關(guān)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quán)!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