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曰:漫步東京街頭,異域情調(diào)頗濃,拾輯一束分享,領(lǐng)略中日不同。日本的“釘子戶”。一架高架橋,從“釘子戶”的房頂騰空而過,很無奈。
日本的袖珍房子,擠在其中,真是可憐而又頑強哦。
我的地盤我做主。日本街道居民的房子,可以這樣建,僅供一人通過的人行道也被擠到馬路邊上。
在日本逛街,無論你在任何地方,絕對在幾分鐘之內(nèi),你就能找到衛(wèi)生間,不過,見到化妝室,可別錯過。因為大型商場、高檔場所都這么叫。
日本的沖臀器太人性化了,只要按下一個沖洗的按鈕,屁股會被沖洗得干干凈凈,冷熱水自選,更不用冷天在座位上用布包上防冷。
終于弄清了東京下再大暴雨也不會“水滿金山”的原因:原來東京的下水道是這樣子的。
“五步一崗,十步一哨”的自動售賣機。
碩果僅存的路面有軌電車——都電荒川線
繁華的東京街頭——銀座步行街——世界奢侈品集散地
動漫的國度就是不一樣
漢字在日本——讓不會日語的中國人感覺不陌生、出入很方便
梨子、蘋果、桃子按個賣。
孤零零的卡片式房子讓我們感覺東京的土地的珍貴。
東京街頭的另一番景象。
自行車王國中的停車場——想停車,拿錢來,否則沒門。
穿和服的日本人——民族文化的體現(xiàn)。
垃圾的分類處理和分批收集讓日本的衛(wèi)生令人嘆服。處理大型家具、電器須交高昂的費用,所以主人會把不用的家具放在自家門前,寫上字條讓人拿走。
追求品牌與品味——到處可見挎LV包的東京女人
躺在大商場的按摩椅上享受免費按摩,是老公陪夫人上街的終極目的。
日本的新干線相比中國的高鐵究竟誰是英雄?
在日本還能見到這種血壓計
馬路上一個大大的文字,不僅僅說明前面不遠處是學校,更是提示公民,一旦遇上地震,那里是最佳避難處。
居民區(qū)隨處可見的立體停車場。
汽車交通規(guī)則與中國正好相反:靠左行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