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多年前,一種喝法拯救了中國紅酒市場。
1998年,鞏俐拍的一個紅酒廣告,讓老百姓第一次聽到“干紅”一詞。此后,干紅葡萄酒風潮席卷全國。
然而,喝慣了甜味紅酒的老百姓實在接受不了干紅酸澀的味道。不久之后,紅酒再次被淹沒在觥籌交錯的白酒和啤酒之間。
正在此時,雪碧兌紅酒的喝法出現(xiàn),紅酒銷量逐漸上漲,于是,便有了“一種喝法拯救了整個中國紅酒市場”一說。
對醬香酒來說,比如對賴茅——最近茅臺的廣告說,“賴我,歷時9年,才實現(xiàn)迎你回家的夢!”這話有多矯情暫且不說。當初“賴茅亂酒”,有一個問題至今值得深思。
賴茅之前,從1964年茅臺提出“醬香”到1979年中國白酒確立“醬香”,世人只知茅臺,不知醬香?!百嚸﹣y酒”,從2007年貴州省地方標準《醬香型白酒》發(fā)布到2011年《醬香型白酒國家標準》實施,茅臺態(tài)度曖昧,賴茅“農(nóng)村包圍城市”,竟然實現(xiàn)了醬香酒這一品類的市場普及!
從此世人才知道,中國有一種白酒,叫醬香!自此,賴茅完成了它的歷史使命。
醬香實現(xiàn)品類普及之后,誰來完成的口味認同呢(此處特指非茅臺的醬香酒)?眼下白酒進入深度調(diào)整期,破除醬香酒市場的口感障礙,占領消費者的舌尖正當其時。
那么,談談醬香酒的喝法,就很有必要了。由此,我想到了當年紅酒的遭遇。
前幾年,有人跟風打出了“適量飲酒,有益健康”的消費提示。遺憾的是,中國白酒沒能像帝亞吉歐那樣,在飲酒文化上玩出花樣,玩出影響,玩出效益來。
近兩年,茅臺白金醬酒的廣告在各大電視臺輪番播放,人們記住了葛大爺新的“講究”腔,記住了“小杯喝,更講究”的新飲酒方式。但是,也僅止于此!
記得2013年11月娃哈哈新品“領醬國酒”發(fā)布會在京召開時,世界釀酒大師、“醬香靈魂”季克良先生語重心長,奉勸大家小杯喝醬香,否則就是暴殄天物!
2006年馮小剛導演的《跪族》中有這么一個情節(jié):
秘書:“秦總(遞過一杯紅酒)?!?/span>
秦總:“就這樣干喝啊?”
秘書:“秦總,我剛來,不太了解您的情況。”
秦總:“兌雪碧嘛,現(xiàn)在的老板都摻雪碧喝,年輕人得注意觀察生活?!?/span>
秘書:“秦總,當著我您咋喝都沒事,正式場合您可千萬別摻著喝?!?/span>
秦總:“啥意思?”
秘書:“您想想啊,這歐洲人研究了幾百年最難的工藝就是從紅酒里咋把糖份給抽出來,您這一兌,那不又給兌回來了嗎!是不?”
秦總:“哎呀,這普通話說的咋還沒我好呢(把紅酒倒到了車窗外)!那干喝雪碧總行了吧?”
雖然在“大家”眼里,雪碧兌紅酒的喝法很屌絲。但是,它卻被國人廣泛接受了。醬香酒究竟該怎么喝?已經(jīng)不是個學術問題,而是市場問題!
也許可以說,誰完成了醬香的口味普及,誰就能在這場市場風暴中平穩(wěn)著陸、脫穎而出進而華麗轉(zhuǎn)身!
每天上午9點,不見不散▼
我們是中國白酒業(yè)的“思想搬運工”
致力于把靠譜和不靠譜的
白酒行業(yè)資訊、觀點、思想都告訴你
茅臺、五糧液、郎酒等營銷經(jīng)理每天閱讀
10個白酒從業(yè)者至少7個已關注……
嘿,等你好久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