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的優(yōu)劣,無關新舊。中醫(yī)的庭院巨大且深,我們的年青中醫(yī)們多在里邊游覽欣賞,并投入自己的幾分勞動,不要老想著破墻挖洞。
?神醫(yī)扁鵲的起死回生術
在開始之前,我先講一個司馬遷大叔記載在《史記卷一百五·扁鵲倉公列傳第四十五》里頭的一個故事,神醫(yī)扁鵲“起死回生”的病例。
扁鵲,是齊國渤??む嵉厝?,原名秦越人。有傳說,扁鵲原是上古時代的一個高明的醫(yī)生,秦越人比他要晚生了兩千多年,只是因為秦越人治病的本領非常高,人們就尊稱他為“扁鵲”,后來都叫他扁鵲,以至于原來的名字秦越人卻很少有人記得了。
據(jù)傳扁鵲得到高人傳授本領,具有透視眼,相當于X光機,醫(yī)術非常了得,太牛?了。
扁鵲到各地行醫(yī)。有一次,扁鵲經過虢國,一個很小的國家,正趕上虢國太子病死。扁鵲走到虢國皇宮門前,問當時一個喜好方術的侍從(官職:中庶子):“太子得的是什么???”
中庶子說:“太子得了氣血不和的病癥,一時間氣血運行交錯受阻而不通暢,傷害到了內臟,最終就死了。“
扁鵲問:“死了多久了?”
中庶子回答:“從雞叫到現(xiàn)在?!?/span>
扁鵲說:“收殮了嗎?”
中庶子答:“還沒?!?/span>
扁鵲說:“請您告訴貴國國君,說我是齊國渤海秦越人,聽說太子死了,我能讓他活過來?!?/span>
中庶子說:“先生該不是忽悠我們吧?古人說過人死不可復活,您不可以吹牛皮哦,會砍頭的。我還聽說上古的時候,有一位名醫(yī)叫俞跗,一看就知道是哪里有病,先生要是能有俞跗那樣的醫(yī)術,那太子就可復活;要是做不到,那就連三歲的小孩都欺騙不了的!”
扁鵲堅定地說道:“您說的那個醫(yī)生與我比起來,太小兒科了,我不用號脈,只看看人,就能說出是什么病癥。根據(jù)疾病的外在表現(xiàn)就能推斷內在的原因,反過來通過疾病內在的原因同樣可以知道表現(xiàn)什么樣的癥狀。人要是生了病,從外表上就能看出來。我治病的手段可多了,不能單看一方面就下結論。您如果不相信我說的話,可以進去看看太子,您就會看到他的鼻子還在呼吸,摸摸他的腹股溝會陰部還有溫度?!?/span>
中庶子聽得目瞪口呆,半天沒回過神來。隨后中庶子馬上就進去報告虢國國君,說神醫(yī)扁鵲來了。
虢國國君見到扁鵲就說:“先生的大名我早就聽說了,只是一直沒有機會相見。如今先生經過我們這個小國,真是萬分的榮幸!請先生救救我兒吧!您來了,太子就有救了!”話沒說完,國君就已經泣不成聲了。
扁鵲說:“大王不必悲傷,我能讓太子活過來。太子這樣的病,病名叫“尸厥”,雖然看上去像死人一樣,實際上并沒有死。這些癥狀都是因為身體內部氣血逆亂造成的,只是一時突然發(fā)作。高明的醫(yī)生都能治好這種病?!?/span>
然后,扁鵲就給太子扎針,過了一會兒,果不其然,太子醒過來了。隨后,扁鵲又藥熨太子的兩側脅肋下,有一會兒,太子居然自己坐起來了。最后,扁鵲又調制了平衡陰陽的湯藥讓太子喝,太子只喝了二十天就恢復如初了。
所有的人都稱贊扁鵲說:“先生真是了不起的神醫(yī)??!真是妙手回春!”扁鵲說:“我并不能使死人復活,其實太子根本就沒有死,我只是幫助他恢復而已?!?/span>
這個病例,扁鵲診斷“尸厥”,就是我們教材所講厥證的一種。
?中醫(yī)談厥證
厥證的主要癥狀是一時昏倒,四肢厥冷。一般一會兒自己就醒了,沒有后遺癥,嚴重病例也許就這樣死了。
臨證發(fā)現(xiàn)一般伴有意識短暫喪失,也有個別外表上看上去突然昏倒但是心里明白。暈厥通常伴有手足厥冷,但四肢厥冷不一定有暈厥。
《傷寒論》講到的厥陰?。骸胺藏收?,陰陽氣不相順接,便為厥。厥者,手足逆冷是也?!蔽覀兛梢钥闯?,張仲景所論的厥證是指四肢厥冷。
暑天高溫作業(yè)出現(xiàn)的暈厥叫作暑厥,比較常見。還有血虛暈倒的厥仆,氣厥,這些都是急診常見的厥證類型。
暴怒之時,由于氣機逆亂,可以出現(xiàn)猝然昏倒。就是《內經》所講“怒則氣逆”和“忽為昏仆,卒不知人”。這是氣逆而厥。又稱作氣厥實證。
氣虛也會出現(xiàn)暈厥,但是必須有誘因,比如過勞、過度的情志刺激,導致清陽不升,發(fā)生暈厥。又稱作氣厥虛證。
氣虛暈厥和氣逆暈厥發(fā)病機制不同。
胖人多痰濕,痰濕越嚴重,氣機越發(fā)阻滯,氣機越阻滯痰濕越重,惡性循環(huán)。如果在外因作用下一時間痰氣交阻不得順暢,勢必蒙蔽清陽而出現(xiàn)暈厥。這種稱作痰厥。
小兒的痰厥比較多。成人中胖子痰濕也重,但是胖子出現(xiàn)暈厥不可以完全歸咎于痰。如果當時見到脈象虛弱欲絕,那是氣虛之像,不能用胖人多痰濕作為指導思想,應該以氣虛作為指導思想進行治療。
還有一種常見的情況是吃得過飽,如果這時候又遭遇惱怒之事,難免食氣相并為患而出現(xiàn)暈厥。
單純過飽出現(xiàn)暈厥很少,但是在飽食之時同時受氣就會出現(xiàn)暈厥,它的發(fā)病機制主要在氣而不在于食。因為發(fā)生在飽餐之事,所以又稱作食厥。發(fā)作時通常關部脈獨旺,治療方法主要是消導。
到這里我們可以看出厥證的病機是氣機突然逆亂,氣血陰陽不想順接。主癥是一時昏仆,不省人事,伴四肢厥冷;發(fā)作前通常有先兆表現(xiàn),比如頭暈、出汗、心慌、眼花等;發(fā)病前經常有明顯的精神刺激、情緒波動,或者大失血、或者暴飲暴食之后。
由于厥證醒后如常,不遺留后遺癥,這與腦中風不同。
由于厥證沒有喉中異常叫聲和反復發(fā)作的特點,這與癲癇不同。
由于厥證很快就能醒轉,不同于昏迷?;杳允侵匕Y,一般昏迷之前有煩躁、嗜睡、譫語,一旦昏迷,持續(xù)時間較長,生命體征不穩(wěn)定,經過搶救蘇醒之后原發(fā)病仍然存在。
如果因為精神刺激引發(fā)的暈厥,四肢厥冷,舌苔薄白,脈伏。這是氣厥實證,病機是肝郁氣滯上逆,治療需要理氣降逆開郁,急救時用蘇合香丸鼻飼,接著給予《醫(yī)方考》五磨飲子(沉香、木香、檳榔、枳實、烏藥、白酒)。
如果平素虛弱,陡受驚恐、過勞、過饑受寒而出現(xiàn)暈厥,大多屬于虛證氣厥,通常脈沉細微。病機是氣虛清陽不升,治療補氣回陽,教材推薦生脈飲、參附湯、四味回陽飲。
如果因為惱怒誘發(fā)暈厥,伴面紅唇紫舌暗,脈弦滑,屬于血厥實證。病機怒則氣上,治療平肝熄風、理氣通瘀,教材推薦《通俗傷寒論》的羚角鉤藤湯(羚角、鉤藤,桑葉、菊花,竹茹、川貝,生地、白芍、甘草,茯神)或者是《景岳全書》的通瘀煎(當歸尾、紅花,香附、烏藥、陳皮、木香,山楂,澤瀉)。
如果由于失血過多引起的暈厥,伴有面唇蒼白,脈芤或者細數(shù)無力。這個很容易懂,虛證血厥。病機出血量多,氣隨血脫,治療補氣養(yǎng)血。“有形之血不能速生,無形之氣所當急固”,急救灌服獨參湯,接著用《太平惠民和劑局方》的人參養(yǎng)榮湯(人參、白術、茯苓、炙甘草,熟地、當歸、白芍,黃芪、肉桂,五味子、遠志,陳皮)。
如果素來就是痰濕之人,在惱怒、或者在猛烈咳嗽后暈厥了,通常舌苔白膩脈沉滑。這是肝郁肺痹,痰氣上阻所形成的痰厥。治療要行氣豁痰,推薦方劑《校注婦人大全良方》的導痰湯(陳皮、半夏、茯苓、甘草,枳實、南星、生姜)。
如果在暴飲暴食后暈厥,舌苔厚膩脈滑。稱作食厥。教材推薦先用鹽湯探吐去實邪,再用《醫(yī)學心悟》的神術散(蒼術、厚樸、陳皮、甘草,藿香、砂仁)合《丹溪心法》的保和丸(神曲、山楂、萊菔子,陳皮、半夏、茯苓,連翹)。如果腹脹并大便不通用小承氣湯。
食厥也許是厥證最大的謊言,我尚未發(fā)現(xiàn)單純只因為吃太飽而出現(xiàn)暈厥的,因為應該沒有人吃不下去了還硬塞的吧?所以我覺得食厥意義不大。
如果在飽食之后受氣驟然大怒,此時夾氣夾痰,很容易暈厥。這種情形不能死守保和丸、小承氣湯。應該合氣厥、血厥、痰厥來處理。
厥證一般預后良好,教材提出了三種預后不良的表現(xiàn):一個是肺氣已絕;一個是出現(xiàn)怪脈的心氣已絕;再一個是手冷過肘足冷過膝的陰陽之氣已絕。
預防總是勝于治療的,平時要注意勞逸結合,保持睡眠充足,避免過勞和饑餓,重中之重是避免一切不良刺激,保持心情舒暢。
高源明老師作品
高源明老師語:
石頭記
曹雪芹的《滿紙荒唐言》
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
都云作者癡,誰解其中味。
勞動節(jié)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