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什么類型的申訴,類似于民告官,除非非常明顯的大錯誤,或者有意要打倒某官,才會讓“民”贏得官司,對某些不聽話的官起到殺一儆百的效果?;诖?,略述如下:
1、屁股決定腦袋
??不要以為HR就可以“為民作主”,要清楚自己的飯碗是怎么端的。雖然績效考核中存在管理、溝通等問題,但細想一下,又有“哪一位領(lǐng)導不存在管理和溝通的問題”呢?這能算事兒嗎,10分中扣去5分算輕的了,只要領(lǐng)導能夠舉出一兩例員工的工作讓領(lǐng)導不滿意了,直接全扣10分都可以。
??HR的內(nèi)心可以為員工暗鳴不平,但給外界留下的印象絕對不是同情,更不是認為管理者有問題,因為即使管理者存在問題,也不是HR可以直接來管理的,也應當是其直接上級首先管理。
2、形式上要過得去
??HR接到申訴,一定要熱情接待,讓座上茶,耐心傾聽,認真記錄,安慰好其情緒,表達清楚公司對申訴處理的相關(guān)規(guī)定,讓其不要著急,回崗位認真上班,不要影響情緒,公司處理申訴有一定的流程和規(guī)定,要調(diào)查了解,還要研究匯報等,不能因此影響工作,否則,公司一樣會按照制度處理。
??同樣,正如樓主一樣,需要對當事經(jīng)理進行必要的情況了解,同樣的熱情與認真記錄,匯總相關(guān)信息和情況后,向上級匯報,自己不表達任何意見。
??最后,按照公司的意見進行處理,及時回復員工,做必要的解釋說明,實在做不通,事后告知自己的上級即可,其他的不做不必要的畫蛇添足之舉。
3、完善處理流程
??申訴雖然少,但也要為此做好充分的準備,一旦申訴送來,不至于亂了手腳,所以,有必要有績效管理辦法中完善“申訴處理流程”,或者單獨制訂制度。
??比如:員工填寫申訴表、申訴接待、面談、調(diào)查、上報、研究、回復、制度完善等,每個環(huán)節(jié)都需要載明內(nèi)容、注意事項、責任人、時限等。
??有了可以基本遵循的流程,處理起來就有章可循,防止HR顯得不專業(yè),也防止申訴人情緒失控和意外事件發(fā)生,有利于申訴的及時、快速、有技巧的妥善處理。
4、定性考核盡量少
??工作滿意度,怎么來考核和評價?這既是考核員工,也是檢驗HR和所有管理者水平的。
??如果定性,必然帶有主觀性,如果只讓領(lǐng)導一個人來評價,主觀性最大,如果評價的人多一些,采取“去掉一個最高分、最低分,其余平均”的做法,主觀性就會被分散,員工相對來說也會更服氣。
??當然,如果定量,沒有領(lǐng)導或他人的主觀影響,一切都講事實和證據(jù),那就更客觀,更讓員工服氣了。比如:每出現(xiàn)1次工作未及時完成或不服從領(lǐng)導安排,扣2分。這就需要評價人及時搜集這些信息和證據(jù)了,不要臨近考核時才來抓耳撓腮。
??這就是考核的“臺面想輕松,臺下要狠功”的道理,考核員工,更是考核我們所有的管理者。
5、即使錯了也會支持
??集中之前一般都要先民主,這既是合法制度出臺的流程,也是管理藝術(shù)的要求,如果不這樣,就容易出現(xiàn)“難以實施”的問題。
??但形式上的民主,往往是集中之下的民主,這個道理就不去說了,大家都懂的。
??回到本案,工作滿意度這個指標是HR等管理者確定的,如果評分、扣分也是事先確定的,上級經(jīng)理代表公司發(fā)揮了自己的作用,既是履行職責,也是為公司代言,即使不那么完美,為體現(xiàn)考核的嚴肅性和管理的權(quán)威性,怎么可能屈于普通的申訴,如果因申訴而改了領(lǐng)導的決定,領(lǐng)導的權(quán)威何在,公司的臉面何在,今后還有哪位領(lǐng)導敢大膽工作。
??即使是出了大錯,也不會更改結(jié)果,也一定會讓員工消化這個結(jié)果,或者說要讓HR去圓滑處理與這個員工的關(guān)系。哪怕公司對這個管理者有天大意見,也不會拿這個員工的事兒來公開處理,而會私下暗流涌動更兇悍更無形的對待。
6、可以舉一反三
??不僅是績效申訴,我們在面對員工的意見、投訴、舉報時,都需要按流程處理,不要夾帶個人情緒、看法和恩怨,更不可不顧自己飯碗,以為自己是包青天,天下不公平的事情太多,你有能力,可以多管點,但起碼也得先把自己看管好吧。你本事再大,沒權(quán)限、不在職時,總沒辦法吧。
??當然了,如果你憤青,看不慣欺人太甚,不喜歡仗勢欺人,也可以管管,但是不是借力打力、想辦法讓那些更有本事更有能力的人出面來管會更有效,自己也能夠保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