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獲取資源的能力,還是認知事物的準確度,總有那么一小撮人,排名在其他人前面。我們稱之為:精英。
精英和普通人,是完全不同的兩個物種,不是在純智力上有多大落差,而是思維方式的迥然各異,導致他們之間幾乎沒有交集。
精英最大的優(yōu)越感在哪里?不是他們掌握了絕大多數(shù)財富,而是他們看透世事和達成目標的能力是一般人難以企及的。
哪怕少數(shù)普通人有著跟他們一樣甚至超越他們的財富,也無濟于事,若沒有強大的認知底蘊支撐,財富也只是手里過一遭,鏡中花,水中月而已。
現(xiàn)實就是現(xiàn)實,你接不接受,它都在那里,比如貧富差距。
在精英眼里,貧富差距就是人類社會的其中一種特質(zhì),有人就有差距,因為有的人聰明,有的人笨;有的人犧牲休閑的時間去工作,有的人只想癱在床上玩游戲。然而平民的想法不同,他們不會從世界的規(guī)則公不公平著手,他們會從自己的利益出發(fā),對自己或自己所處的環(huán)境有利,就是公平,不利,就要抱怨。
因此精英們更能接受那些看起來難以接受的,只要它是客觀規(guī)律,符合邏輯。
人在遇到問題時的反應(yīng),最能看出這個人的層次。
那些一遇到事就對他人大呼小叫或大倒苦水的人,解決不了什么問題。
情緒是廉價的,改變不了現(xiàn)有狀況,起不到任何作用。無論你有多么憤懣,多么悲觀,多么無助,表達本身是毫無意義的,因為沒有人真正關(guān)心你遭遇了什么。
精英們都懂得,要消減負面情緒,最好的方法不是將它拿出來見人就說,而是馬上去著手解決。
一旦問題被解決,負面情緒自動就消失了,根本無需找一大堆心理疏導的方法。
精英常常被認為是精致利己的,然而有句政治不正確的話還是要傳達給各位:這天下只有強弱,沒有善惡。什么是善,什么是惡?有時候小善在更大的范圍是大惡,小惡在更大的范圍是大善,善惡是相對的,而強弱是絕對的。
精英之所以看上去精致利己,是因為他們追求的是一種絕對的強大,他們可以根據(jù)自己的需要去決定自己的行為。
他們可以利己,也可以決定是否利他;他們可以救人,也可以選擇不救人。這一切都取決于他們當前需要的是物質(zhì)、情操,還是人性與精神上的升華。
也許不是精英的人看上去更有人情味,是因為他們追求的是一種安全感。沒有人情味的世界對生存能力欠佳的人來說,太殘酷了,因此他們需要更多地表現(xiàn)出“我是個充滿善意的人,你可以隨時跟我進行善意交換,不用擔心吃虧。”
這兩種不同的認知體系,造就了兩種截然不同的生命。
精英們深諳弱肉強食之道,先用盡各種辦法站到食物鏈頂端,然后才決定是否根據(jù)內(nèi)心的需求來散播善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