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療 胃腸系列藥膳
1.薺菜米粥
原料:薺菜,白粳米,水
制法:每次取新薺菜250克,洗凈切碎,白粳米50~100克,加水500~800毫升,煮成稀稠粥。每日早、晚餐溫?zé)岱场?span lang="EN-US">
效用:年老體弱、水腫、乳糜尿、肺胃出血、便血、尿血,眼底出血及血友病、老年浮腫、慢性腎炎等癥。
說明:薺菜為十字花科一年生或越年生草本植物薺菜的帶根全草。薺菜粥載于《本草綱目》一書,是由薺菜和粳米加水煮成,具有補(bǔ)益健俾明目止血的功用。[論治解說] 薺菜甘淡性涼,善于止血。正如《現(xiàn)代實(shí)用中藥》一書中說:“止血、治肺出血、子宮出血、流產(chǎn)出血、月經(jīng)過多、或視網(wǎng)膜出血。”臨床可用于各種出血癥。民間常用薺菜配以赤小豆煮粥,治療慢性腎炎水腫,既可利尿,又增加營養(yǎng),更有粳米一味,味甘性平,功專脾胃,脾乃后天之本,生化之源,脾健則統(tǒng)攝有權(quán),諸血皆止,故薺菜與粳米為粥,對(duì)治療脾虛及各種出血癥有較好的療效。 李時(shí)珍在《本草綱目》說:“薺菜粥明目利肝。”故凡是體質(zhì)衰弱,頭昏目暗,慢性腎炎、氣虛浮腫、二便出血的中老年患者,經(jīng)常服食薺菜粥,是頗有裨益的?! 。郜F(xiàn)代研究] 本品含多量的蛋白質(zhì)、脂肪、糖、粗纖維、胡蘿卜素、硫胺素、核黃素、抗壞血酸和多種礦物質(zhì)。藥理證實(shí),可縮短出凝血時(shí)間,現(xiàn)有人將其提取成注射劑,用于治療肺出血?! 。圩⒁馐马?xiàng)] 薺菜質(zhì)軟易爛,不宜久煮。
2.木耳拌豆腐
原料:豆腐2塊,水發(fā)木耳50克,香菜15克,芝麻油、鹽、醬油、味精、蒜泥、辣椒油各適量。
制法:⒈將豆腐投入沸水中煮透,撈出放涼,切片。香菜洗凈切細(xì)?! ?span lang="EN-US">⒉將木耳摘去根、雜質(zhì),洗凈,瀝干水?! ?span lang="EN-US">⒊將豆腐片、木耳、香菜裝入大盤中,加入蒜泥、香油、醬油、鹽、味精、辣椒油,拌勻即成
。效用:補(bǔ)益脾胃,涼血潤燥。適用于脾胃虛弱、食欲不振,或便血、痔瘡出血,或肺燥咳喘者
說明:如便血、痔瘡出血者食用,或肺燥咳喘者食用,則忌放辣椒油。
3.黃芪粥
原料:生黃芪60克,粳米60克,紅糖適量。
制法:⒈將生黃芪切成薄片,放入鍋內(nèi),加水適量,煎熬取汁?! ?span lang="EN-US">⒉粳米淘洗干凈,連同黃芪汁一起放入鍋內(nèi),加水適量,置武火上燒沸,再用文火熬煮成粥。粥成加適量紅糖,攪拌均勻即成。
效用:健脾補(bǔ)氣,利水消腫。適用于勞倦內(nèi)傷、慢性腹瀉、體虛自汗、老年浮腫、慢性肝炎、腎炎、瘡瘍久潰不收口等
說明:早晚服,每次1小碗。胃腸氣滯、腹張者忌用。薤白粥原料:薤白30克,粳米60克。制法:薤白洗凈,粳米淘洗干凈,一起放鍋中,加水知量,煮成粥。效用:下氣導(dǎo)滯,寬胸理氣。適用于飲食不消化,或痢疾腹瀉、腹部脹滿、瀉而水暢,或經(jīng)常胸悶作痛的冠心病患者。說明:陰虛發(fā)熱者慎用?;及捳?、目疾的病人不宜用。薤白為百合科草本植物小根蒜的鱗莖,又稱野蒜。漢代大醫(yī)學(xué)家張仲景所著《金匱要略》一書中,列有瓜蔞薤折白白酒湯、瓜蔞薤白桂枝湯和瓜蔞薤白半夏湯,用以治胸痹,至今仍被臨床采用以治療冠心病心絞痛。方中薤白均為主藥之一,具有寬胸理氣之功效。
4.芋艿粥
原料:鮮芋艿子100克,粳米100克
制法:⒈鮮芋艿子洗凈,開水煮一沸,撈起,去皮,切成小丁塊;粳米淘凈?! ?span lang="EN-US">⒉將粳米、芋艿塊下鍋,加水,煮成粥。效用:散結(jié)消瘰。用于淋巴結(jié)核、慢性淋巴結(jié)炎等
說明:芋艿“多食難克化,滯氣困脾”(《本草衍義》),故每次不宜多食。腹脹氣滯者忌服。
5.玉竹燕麥粥
原料:燕麥片100克,玉竹15克
制法:⒈玉竹冷水泡發(fā),沸煮20分鐘后瀝出藥汁,再加清水沸煮20分鐘,合并兩次藥汁。將藥汁與燕麥片倒入鍋中,用文火熬煮成粥?! ?span lang="EN-US">⒉加適量蜂糖調(diào)味即成。
效用:滋陰清熱,益脾養(yǎng)心。適用于動(dòng)脈粥樣硬化、高血壓、冠心病、風(fēng)濕性心臟病等。
說明:燕麥含豐富的亞油酸,可以經(jīng)常服食。玉竹又含萎蕤,近年發(fā)現(xiàn)有強(qiáng)心作用。
6.東坡粥
原料:花生仁50克,黃豆50克,栗子50克,糯米100克,白糖知量。
制法:⒈花生仁洗凈撈出;栗子去皮殼;黃豆水中浸泡1~2天;糯米淘洗干凈?! ?span lang="EN-US">⒉將上述原料放鍋中,加水煮粥。
效用:補(bǔ)脾胃,益氣血。適用于脾虛食少,便溏、倦怠乏力,面色少華等。
7.馬齒莧粥
原料:新鮮馬齒莧100克,粳米60克。
制法:⒈新鮮馬齒莧洗凈,切段。 ⒉粳米淘凈,與馬齒莧一同入鍋,加水煮成粥。
效用:清熱止瀉止痢。適用于濕熱所致急性泄瀉及痢疾,或?yàn)a痢雖止、濕熱余熱未清者。
說明:宜忌 脾胃虛寒泄瀉者不宜服用。 按語 馬齒莧為馬齒莧科植物馬齒莧的莖葉或全草。葉甘、酸,性寒,有清熱解毒的功效,對(duì)大腸桿菌、痢疾桿菌、傷寒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均有抑制作用。
8.百合粥
原料:百合30克,粳米60克,白糖適量。
制法:⒈將粳米淘凈入鍋,加水適量。再加入百合?! ?span lang="EN-US">⒉先用武火煮沸,再改用文火煨熬,待百合爛時(shí),加入白糖拌勻即成。
效用:潤肺養(yǎng)心,止咳安神。適用于肺癆咳嗽,咳痰咯血,虛煩驚悸,神志恍惚等。
說明:服法 每日早、晚空腹各吃1碗。 宜忌 健康人也可食用。
9.百合杏仁粥
原料:粳米100克,鮮百合50克,杏仁10克,白糖適量。
制法:⒈鮮百合掰成瓣,撕去皮衣,洗凈;杏仁用溫?zé)崴莺笕テぜ?;粳米淘洗干凈?! ?span lang="EN-US">⒉粳米入鍋,放水煮半熟,加百合、杏仁,煮至粥成,酌加白糖。
效用:潤肺止咳,和胃調(diào)中,抗癌。適用于肺癌咳嗽痰多,胃癌舌紅苔少,食則胃痛,虛煩少眠。乳腺癌患者也可食用。
說明:服法 作早餐服食。
10.六神粥
原料:芡實(shí)10克,薏苡仁15克,山藥30克,連子肉30克,糯米50克,小米10克,茯苓10克。
制法:⒈茯苓、山藥研成細(xì)末,混合,待用?! ?span lang="EN-US">⒉蓮子去皮、心,與芡實(shí)、薏苡仁、糯米、小米共入鍋中,加適量水煮粥。粥沸后,加入茯苓、山藥粉,攪拌即成。
效用:健脾益氣,除濕止瀉。適用于脾虛失運(yùn)所致食欲不振,四肢困重,慢性腹瀉,婦女白帶,小兒遺尿,老人食少等。
說明:蓮子溫水浸泡1小時(shí),去皮、心后可放壓力鍋中加水煮熟,再與糯米等共煮成粥。
11.菱粉粥
原料:粳米100克,菱粉30克,紅糖適量。
制法:⒈粳米洗凈入鍋,放適量清水煮粥?! ?span lang="EN-US">⒉待粥快煮成時(shí),調(diào)入菱粉,加紅糖適量,再煮沸即可
效用:健脾抗癌。適用于食道癌、胃癌。
說明:分多次食用,每次服食少量。宜溫有。
12.參芪術(shù)棗糯米粥
原料:黨參10克,白術(shù)10克,黃芪30克,糯米100克,紅棗5枚。
制法:⒈先將中藥煎熬,去渣取汁?! ?span lang="EN-US">⒉紅棗洗凈,剖開去核。 ⒊將糯米、紅棗加清水同煮,待將熟時(shí)下藥滇汁同煮1~2沸即成。
效用:補(bǔ)氣血。適用于氣不足,或婦女因氣血不足,沖任失養(yǎng)之胎滑、滑胎。
說明:早、晚各1次,每次1小碗。有積滯中滿者不宜服用
13.薏似仁粥
原料:薏苡仁60克,粳米30克
制法:⒈先將薏苡仁洗凈曬干,碾成細(xì)粉,備用?! ?span lang="EN-US">⒉粳米煮粥,待米熟后,加薏苡仁粉,再煮幾沸成粥即可。
效用:健脾除濕、利尿消腫,抗癌。適用于脘悶納呆、腹瀉便溏、風(fēng)濕肢節(jié)重疼等,同時(shí)對(duì)腹部腫瘤也有一定輔助治療作用。
說明:宜忌 無特殊禁忌證。服法 早、晚空腹食用1小碗。
14.紫蘇粥
原料:鮮紫蘇葉25克,粳米50克,生姜6克
制法:將鮮紫蘇葉洗凈,姜切成細(xì)粒,與粳米同煮成粥。
效用:疏散風(fēng)寒,和胃降逆,解魚蟹毒。適用于風(fēng)寒外感,胃氣上逆之頭身疼痛、惡寒發(fā)熱、嘔吐,以及魚蟹中毒者。
說明:宜忌 風(fēng)熱或胃熱嘔吐者不宜服用。服法 趁熱少量食飲,蓋被而臥,取微汗。
15.高良姜粥
原料:高良姜30克,粳米50克。
制法:⒈先將高良蓋放砂罐內(nèi),加適量水,煎取藥汁?! ?span lang="EN-US">⒉用藥汁和粳米煮粥。
效用:溫胃止痛。適宜于虛寒胃痛。
說明:服法 每日1次,空腹食,連服3~7天。宜忌 胃熱疼痛者忌服。
16.柏子仁粥
原料:柏子仁15克,粳米50克,蜂蜜50克。
制法:先將柏子仁去凈皮殼雜質(zhì),稍搗爛,同粳米煮粥。待粥將成時(shí),對(duì)入蜂蜜適量,稍煮1~2沸即成。
效用:潤腸通便,養(yǎng)心安神。適用于津液不足、血枯腸燥之便秘,以及陰血不足之失眠、心悸、健忘等。
說明:宜忌 陰寒凝結(jié)之便秘不宜服用。服法 早、晚餐各1小碗。
17.首烏粥
原料:制首烏30克,大棗3枚,粳米50克,冰糖適量。
制法:⒈先將首烏入砂鍋煎取濃汁,去渣。大棗去核?! ?span lang="EN-US">⒉用首烏汁、大棗、粳米煮成粥,加入冰糖適量。
效用:益腎抗老,養(yǎng)肝補(bǔ)血。適用于陰血虧損、頭暈耳鳴、頭發(fā)早白、貧血、神經(jīng)衰弱、高血脂、血管硬化、血虧便秘等。
說明:服法 早、餐各服1小碗。
18.薏苡綠豆百合粥
原料:薏苡仁50克,綠豆25克,鮮百合100克,白糖適量。
制法:⒈百合掰成瓣,撕去內(nèi)膜,用鹽稍漬一遍,洗凈,以去除苦味?! ?span lang="EN-US">⒉綠豆、薏苡仁先加水煮至五成酥后加入百合,再用文火燜至酥如粥狀,加白糖適量調(diào)味
效用:清熱解毒,清渴除煩。適用于濕疹、風(fēng)疹、痤瘡。
說明:服法 早、晚各服1小碗。宜忌 脾胃虛寒者慎用。
19.紅棗山藥粥
原料:山藥250克,紅棗15個(gè),粳米100克,白糖適量。
制法:⒈紅棗沸水漲發(fā)后去核切丁,山藥去皮要切丁,雙丁加糖適量漬半小時(shí)。 ⒉粳米煮成粥后,調(diào)入雙丁再燜煮20分鐘。
效用:健脾止瀉,固精止遺。適用于老年人消化不良,夜尿頻,遺精,脾虛泄瀉等。
說明:服法 每日早、晚食1小碗。宜忌 無特殊禁忌,正常人都能服食。
20.黑木耳紅棗粥
原料:黑木耳的30克,紅棗20個(gè),大米100克,冰糖150克,白糖適量。
制法:⒈黑木耳水發(fā)后,洗凈,撕成小塊?! ?span lang="EN-US">⒉紅棗沸水泡后,去核切丁,并加白糖漬20分鐘?! ?span lang="EN-US">⒊木耳與大米一起熬煮成粥,調(diào)入棗丁,加上冰糖,再煮20分鐘即成。
效用:益氣養(yǎng)血,涼血止血。適用于吐血,便血,痔瘡出血,婦女崩漏,貧血體虛無力者。也適用于高血壓眼底出血者。
說明:服法 早、晚服。按語 現(xiàn)代研究表明,黑木耳有減少血液凝塊,防止動(dòng)脈粥樣硬化,抑制小鼠肉瘤S180等藥理作用,所以對(duì)冠心病、動(dòng)脈硬化癥及腫瘤病人而言,黑木耳是保健的佳品。
21.芝麻粥
原料:黑芝麻12克,粳米100克,蜂蜜適量。
制法:⒈黑芝麻炒香,研細(xì),備用。 ⒉粳米洗凈,加適量水煮沸,再用文火熬煮至八成熟放入黑芝麻、蜂蜜,拌勻,繼續(xù)煮至粥熟即成。
效用:潤腸通便,烏須發(fā)。適用于肝腎不足,須發(fā)早白,大便干燥,產(chǎn)婦乳少等。
說明:服法 每次1小碗,可常服。宜忌 大便溏泄者不宜服食。
22.紅棗粥
原料:10個(gè),粳米100克,冰糖20克。
制法:⒈粳米淘洗干凈,紅棗洗凈,放入鍋中。將鍋置武火上,先煮沸,后用文火煎熬成粥。 ⒉加入冰糖,攪勻即成。
效用:健脾益氣,補(bǔ)血養(yǎng)胃。適用于脾胃虛弱,血虧,血小板減少,久病體虛者。
說明:服法 早、晚食用。每次1小碗。宜忌 血糖高者不宜放冰糖。
23.生地黃粥
原料:鮮生地黃250克,粳米75克,白糖適量。
制法:⒈鮮生地切細(xì)后,加清水適量煎熬30分鐘,潷出汁,再復(fù)熬一次。共取藥汁約200毫升?! ?span lang="EN-US">⒉米淘洗后,倒入鍋內(nèi),加藥汁和適量清水,熬煮成粥。食用時(shí)加白糖適量。
效用:滋陰益胃,涼血生津。適用于陰虛潮熱,盜汗,心煩口渴,陰虛久咳等。
說明:服法 早晚分服。宜忌 脾胃濕阻,腹脹便溏者忌用。
24.甘藍(lán)汁
原料:。甘藍(lán)(又稱洋白菜、卷心菜、包菜)適量。
制法:甘藍(lán)洗凈,切碎后放食品攪拌機(jī)中絞汁。
效用:清熱和胃。適用于胃潰瘍疼痛。
說明:服法 每次半茶杯(約100毫升)空腹服,每天1~2次,連服5~10天。服時(shí)略加溫。按語 我國著名中醫(yī)藥學(xué)家葉橘泉教授在《食物中藥與便方》一書中指出,甘藍(lán)富含維生素C、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U及胡蘿卜素,其新鮮菜汁對(duì)胃十二脂腸潰瘍有止痛及促進(jìn)潰瘍愈合作用。有報(bào)道稱100名胃潰湯患者服用甘藍(lán)汁7天后,90%胃痛消失。
25.花生補(bǔ)漿
原料:花生米20克,甜杏仁20克,黃豆20克。
制法:⒈將上述原料洗凈,用清水浸泡6小時(shí)?! ?span lang="EN-US">⒉使用家庭食品磨漿機(jī)(或豆?jié){機(jī))將上述原料加水研磨成漿。濾去漿液。 ⒊漿液放鍋中加熱至沸3分鐘,即成
效用:補(bǔ)益脾胃,滋養(yǎng)補(bǔ)虛。適用于脾胃虛弱,營養(yǎng)不良,消瘦乏力,或肺結(jié)核,或久咳肺燥者。
說明:服法 每日清晨熱飲1杯?! ∫思伞√禎裆跽?,或腸滑腹瀉者不宜食用?! “凑Z 花生補(bǔ)漿又稱人造乳,富含蛋白質(zhì)、氨基酸、脂肪、維生素、鐵等。
26.蓮實(shí)粥
原料:嫩蓮實(shí)30克,粳米100克。
制法:⒈將嫩蓮實(shí)發(fā)漲后,在水中用刷擦去仁皮,抽去蓮心,沖洗干凈后,放入鍋內(nèi),加入清水,置火上煮至(左火右巴)爛,備用?! ?span lang="EN-US">⒉將粳米淘洗干凈,放入鍋中,加清水煮成稀粥,倒入蓮實(shí),攪勻即成。
效用:補(bǔ)脾益胃,養(yǎng)心安神。適用于脾胃虛弱,食欲減退,小便淋濁,婦女帶下,虛煩不眠等
說明:服法 早晚各服1碗。 宜忌 無特殊禁忌。
27.山藥紅棗糯米粥
原料:山藥29克,薏苡仁20克,荸薺粉5克,紅棗5枚,糯米100克,白糖100克
制法:⒈山藥研成細(xì)粉;薏苡仁淘洗干凈;紅棗去核;糯米淘洗干凈。 ⒉先煮薏苡仁,至“開花”時(shí)再將糯米、紅棗下鍋,共同煮在粥?! ?span lang="EN-US">⒊將山藥粉倒入,邊攪邊撒。約隔2分鐘后,再將荸薺粉撒入鍋內(nèi),攪勻,停止加熱即成。食用時(shí)加白糖。 服法 上述量約為4份。每次食用1份,早晚各服1次。
效用:補(bǔ)中益氣,健脾除濕。適用于脾胃虛弱,食少便溏,乏力等。
說明:血糖高者不放白糖。
28.綠豆粥
原料:綠豆50克,粳米250克,冰糖適量。
制法:⒈將綠豆、粳米淘洗干凈,放入鍋內(nèi),加水適量,武火燒沸,再用文火煎熬,直至成粥?! ?span lang="EN-US">⒉將冰糖敲碎,加入粥內(nèi),攪拌均勻,即成。
效用:清暑生津,解毒消腫。適用于暑熱煩渴、瘡毒癤腫等,也用于預(yù)防中暑。
說明:服法 每次1~2小碗,涼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