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標題“沒有東西”可寫,道出了實情。我也就著這個話題來說說我的體會。
我周六在培訓機構(gòu)帶三四五三個年級的學生作文課,整體給我的感覺就是三年級的學生最好教,寫出來的效果也最好,五年級的學生寫出還不如三年級的學生。我曾經(jīng)將三年級的學生的作文拿給五年級的孩子,讓他自己看,問題在哪里。
五年級的學生在學校已經(jīng)學了兩年多的作文,也寫了兩年多的作文,可是,他們從剛開始老師就沒有太高的要求,導致他們養(yǎng)成了寫流水賬、湊字數(shù)的壞毛病,你跟他們把題目分析得再好,環(huán)節(jié)講得再細,可是,一到下筆,他們又回到了老路子上去了。
反過來再看三年級的孩子,他們剛剛學寫作文,在學之前我就跟孩子和家長溝通過,讓他們學會去留心觀察身邊的人和事,嘗試著把那些細節(jié)給記錄下來,平時寫作文的時候我跟他們講一遍,然后讓他們列題綱,再照著題綱去擴展,并且不停地提示他們細節(jié)問題,正所謂一張白紙可以畫出最美的圖畫,這些孩子學了以后普遍進步較大,寫出來的作文有模有樣,有不少在學校里被老師當作范文來讀的。經(jīng)常也會聽到家長很開心地跟我溝通孩子作文的情況。
其實五年級的孩子我開始教他們時也跟他們說了觀察的事,平時多留心,多讀書多練習。但是兩下一對比,有一些孩子之所以不會寫,是因為他們已經(jīng)在過去的習慣中養(yǎng)成了懶墮的習慣,并且主觀上也不愿意去改。上課的時候不斷地提示他們,他們就回我說不會寫,寫不出來。可是同樣的題目三年級的比五年級寫得好,不管是文字還是細節(jié)。
所以,如果是高年級的學生寫作文,說不會寫,可能更多的是他們主觀上就不想去改掉自己原來那種湊字數(shù)記流水賬的壞毛病,不想去動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