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筋經分為內外,只有崆峒道家隱蹤門,世界只知道有少林易筋經,而無人知道有道家易筋經,佛門所練易經是用力拉動筋骨,使之改善經絡、筋骨、肌肉、筋膜,使氣血暢通與體表、達到健康祛病等功效,而崆峒道門易筋經是用到家陰陽輪為基礎,用意、氣、勁使周身氣血流暢,和佛門易經達到同樣效果。
練法如下:調身調息調神,身如枯樹掛破衣、風吹咧咧著響,此時左手心扶到下丹田、右手扶左手背上,目光內視,默數(shù)八十一次鼻吸鼻呼、自不聞聲,接上勢,雙手成半握拳,從前后丹田延帶脈貼在后面,雙拳面緊貼雙腎,吸氣至喉部,頭、頸、胸、腹同時后仰至半月狀,腰放松、目內視,氣行任脈行至會陰,順腎脈往上運行,數(shù)心跳八十一次,雙腳趾抓地,提襠收陰,呼吸自然。
接上勢,雙手抬至背部,吸氣至膛中,雙肘后引使前胸如后背狀,及是反抱月狀,引導行氣于任督二脈,要求如上勢,接上勢,雙拳貼于腰際,吸氣、導引、行氣、腹鼓起、要求如前。
身不動:雙手從后移至前面,扶丹田上、身體經腰部及帶脈放松,沉腰、沉肩、垂肘、使背部呈半月狀,要求如前,雙拳抬至膻中、沉腰松胯,垂肘沉肩,頭頂、引領勁直、意停大椎穴,要求如上勢。
放松、頭正、勁直、目光平視、含胸拔背、沉肩垂肘、雙指尖向前、掌心朝下、雙腳與肩平行,精神內鼓,氣沉丹田、呼吸自然,靜觀眼前、內外合一。
功效:練習該功法,能增強內臟功能、促進血液循環(huán),能拔骨伸筋,能增強抗擊打能力,增加應變能力,增加內勁,是本門弟子的必練功法。
力士樁:預備式:在調身、調息,做到身心無牽掛,目光內視,頭正勁直,舌抵上顎,下巴微收,舒腕挺指、沉肩垂肘、提檔、雙腳分開與肩平行,腳趾抓地。
行動:兩腿微曲,雙手掌心抬至胸前30CM處、雙手翻轉成掌心向下,掌根向前方用勁,待勁力未吐完時雙手撐起,掌心朝下,劃成豎狀、周而復始、共計八十一次,雙掌向下時呼氣,腹內收,掌上抬時,吸氣肘腹鼓起。
二、身體不變將左右手抬至胸前,掌心向下、左手掌指朝前,沉肩、垂肘、舒腕、挺指,右手掌指朝左方向、和左手掌呈丁字型,左右手定型后,要求:身體左轉時,右手跟上,身體右轉時,左手跟上,呈丁字型,左右為一次,計八十一次。
三、身體不變,左手從左側旋轉(四指并攏、虎口要圓)穿出至身體中心線,在左手掌剛往外穿出時,左手按原穿出路線,收回原處,左右手一收一出呈對拉狀:左右手一收一出為一次,計八十一次。
四、身體不動:上身從左往右側身漫旋呈蓋掌狀,右式同左式:左右各一次:計八十一次。
五、身體不動,吸氣,同時收復,使背部如同弓狀,呼氣時雙手從腰際推出;雙手掌心相對,勁存掌根,雙手撐在一吸一呼間呈一進一出,計八十一次。
功用:促進氣血循環(huán),調節(jié)臟腑功能。
注:該功法由內練何外練兩種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