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磊
云南省名中醫(yī)、教授
云南中醫(yī)藥大學校長
許多家長都對小孩夜啼憂心忡忡,不堪煩憂。孩子哭得辛苦,家長聽得鬧心,有經(jīng)驗的長輩會說:“你這娃是個夜啼郎呀”。為什么會夜啼?怎么應對夜啼?就讓「知了」為大家解憂吧!
夜啼,民間俗稱“夜啼郎”,好發(fā)于新生兒和6個月以內(nèi)的嬰兒,是以入夜出現(xiàn)啼哭不安,時哭時止,或每夜定時啼哭,甚至通宵達旦,但白天能安靜入睡為主要特征的一種病證。
6月內(nèi)的小兒不能用語言來表達各種欲求與苦痛,大多通過啼哭來表達,饑餓、口渴、受驚嚇、尿片潮濕或有大便、衣被過冷過熱等引起小兒不適的原因都會導致孩子啼哭,這種啼哭在喂哺乳食、撫慰、更換尿布、調整衣被厚薄后很快停止,屬于生理性夜啼,不屬于病態(tài)。
而因發(fā)熱、口瘡、佝僂病、腸套疊、寒疝等疾病導致的啼哭則屬于病理性夜啼,若出現(xiàn)難以查明原因的夜間啼哭,此時應及時就醫(yī),以免貽誤病情。
(一)腸痙攣
腸痙攣發(fā)生時寶寶啼哭難以安撫,腹部脹滿,腸鳴如蛙聲,雙下肢蜷曲,排便或排氣后癥狀消失。
(二)腸套疊
腸套疊是嬰幼兒時期最常見的急腹癥,主要臨床表現(xiàn)為忽然陣發(fā)性啼哭,伴嘔吐,嘔吐物為食物殘渣,果醬樣大便,腹部可觸及凸出的包塊。此種情況非常緊急,需及時就醫(yī)。
(三)佝僂病
佝僂病初期會出現(xiàn)非特異的神經(jīng)精神癥狀,除夜啼外還會出現(xiàn)多汗、煩躁不安、枕禿、骨骼改變等。
(四)口瘡
口瘡是小兒常見的一種口腔疾病,主要表現(xiàn)為口腔粘膜出現(xiàn)淡黃色或灰白色潰瘍,并伴疼痛、灼熱等現(xiàn)象,嬰幼兒只有用啼哭表達自己的疼痛。
中醫(yī)學認為導致夜啼的主要原因有脾寒氣滯、心經(jīng)積熱、驚恐傷神。其中脾寒氣滯是導致夜啼的主要原因。若孕媽平時怕冷、嗜食寒涼生冷之物則易導致寶寶出現(xiàn)脾寒氣滯型夜啼;若母親在懷孕與哺乳期內(nèi)脾氣急躁,嗜食香辣燥火之物,或寶寶出生后保溫過度,則易導致心經(jīng)積熱型夜啼;若因看到異常之物或聽到特異之聲受到驚嚇,則易導致驚恐傷神型夜啼。
脾寒氣滯型夜啼,寶寶臉色不紅潤,大多隱隱泛青色,手足發(fā)涼不溫暖,雙腿蜷曲,腹痛樣,腹脹腸鳴,哭聲低弱或尖銳,時哭時止,大便稀溏;心經(jīng)積熱型夜啼,寶寶白天興奮,面紅身熱,夜間啼哭不止,煩躁不安,大便干燥;驚恐傷神型夜啼,寶寶膽小,易受驚,愛依偎母親。
針對脾寒氣滯型夜啼寶寶
1、鹽姜蔥熨包熱熨
準備大小約25cm*25cm方布(紗布)置于桌上,將生姜、蔥白切細,與大青鹽(如沒有大青鹽,可用食鹽代替)一起置鍋中,用小火翻炒至微熱為度,一并倒入布中,做成蒜頭樣熨包,旋轉束緊,以虎口握持熨包,從中脘慢慢下熨至肚臍,反復數(shù)次,再將熨包置于肚臍,順時針方向熱熨,微涼則取下。每晚1次,連用3次。
注:中脘穴在肚臍與胸骨下端連線中點處;熱熨前用手試溫,溫度適宜后熱熨,以防燙傷皮膚;局部皮膚潰爛或過敏者不可施用。
2、蔥姜紅糖飲
蔥2根切斷,生姜2片,紅糖15克,水煎3分鐘,熱飲頻服。
3、飴糖糯米粥
粳米或糯米常法煮粥,將熟時入飴糖適量,并可加入蔥絲、姜絲少許,頻服。
針對心經(jīng)積熱型夜啼寶寶
1、藥枕法
將白茯苓50克,白菊花80克,鉤藤80克,淡竹葉50克,燈心草50克,琥珀20克,五味子10克打碎后裝入一布袋中,夜間枕用,早晨將藥袋裝入塑料袋內(nèi)密封,次夜繼用。
2、推拿法
清心、肝經(jīng):心經(jīng)在小兒的中指手指肚,肝經(jīng)在食指手指肚,兩經(jīng)均從指尖向手掌方向推揉。每經(jīng)一次各推揉200次。
3、蓮子飲
蓮子心3-5克或蓮子30-60克,煎水加冰糖代茶飲。
4、小麥粥
小麥30克,粳米60克,大棗5枚,同煮為粥,頻服。
針對驚恐傷神型夜啼寶寶
1、穴位貼敷法
將琥珀3克,珍珠粉10克,五味子10克研磨成粉,取少許藥粉填臍,外用膠布(防過敏膠布)固定,每天1次,每次貼敷5-6小時,7天為1療程。
2、浴足法
將柏子仁30克,生牡蠣40克,生龍骨40克,鉤藤30克煎煮好后,棄去藥渣,待藥液溫度適宜時令寶寶雙足浸泡其中,使藥液沒過腳踝,家長同時輕輕按摩寶寶雙足,以促進藥物吸收。
針對佝僂病出現(xiàn)夜啼的寶寶
食療—雪梨銀耳牛奶:
原料:雪梨120克,水發(fā)銀耳85克,牛奶100毫升,冰糖25克。
做法:將去皮、洗凈的雪梨切開,去核,再切小塊;鍋中倒入適量清水煮開,倒入雪梨、銀耳;蓋上蓋,小火燉煮35分鐘;揭蓋注入牛奶,撒上冰糖,攪勻,煮至冰糖融化即可。
1、注意防寒保暖,但勿用衣被包裹過度;
2、孕媽及哺乳期母親不可過食辛辣刺激或寒涼食物;
3、避免寶寶見到異常之物,聽到異常之聲;
4、養(yǎng)成良好的睡眠習慣,睡眠環(huán)境應安靜、舒適,不要將寶寶抱于懷中睡眠或開燈睡眠;
5、常曬太陽,堅持母乳喂養(yǎng),補充維生素D以預防佝僂??;
6、遇到不明原因出現(xiàn)夜啼不止,一般治療無效后,應立即就醫(yī),以排除某些器質性病變,以免貽誤病情。
「知了」團隊
「知了」團隊以中華中醫(yī)藥學會兒科分會主任委員、云南省名中醫(yī)熊磊教授為首,由中醫(yī)兒科專業(yè)醫(yī)師、博士、碩士研究生及本科生組成,旨在崇醫(yī)道之真,匯學人清談,傳幼幼心經(jīng),推出最專業(yè)、最走心的育兒寶典;普及最簡便、最實用的防病攻略。“知了”——我知了,你知了嗎?「知了」團隊來啦!
項目名稱:《幼幼心經(jīng)》
實施主體:「知了」團隊
編審:熊磊、楊若俊、尹蔚萍、王納
總編:張小貝責任編輯、版式設計:陳思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