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正在街上行走,忽見一女子面墻而站,怔怔地看著自己的掌心。我以為她在給自己看手相呢,誰知她看的是掌心里的小圓鏡子。也難怪,現(xiàn)在的城市,風也大,塵也猛,提高警惕,保衛(wèi)儀表,顯得尤為重要。
其實,不只在大街上,辦公室、樓梯口、小橋邊,甚至洗手間,你都可以見到女人對鏡而照的情景。臉上零部件一旦有了污染,趕快掏出粉餅左撲右撲上撲下?lián)洹?span lang="EN-US">
更讓人心驚肉跳的是,早晨好不容易糊上去的香粉發(fā)生大面積塌方,或者眼線的某一處因為淚水的緣故而產生管涌。這時候,女人最放不下的當然是鏡子了,并將這種再修復工程美其名曰:補妝。
在鏡子未發(fā)明之前,那時候的村姑晨起梳妝,只能在小溪或者山泉旁。也就是說小溪和山泉,是她們的鏡子。不過,這是一種波光盈盈的鏡子。姑娘們一不小心,影子就順著溪水漂出了山外,說不定被一個癡情的小伙兒撿到,剩下來的事就是關關那個雎鳩了。
再后來,走上梳妝臺的,就是一面面光可鑒人的銅鏡。它的含蓄與迷蒙,恰恰與那個時候的古典美人相契合。銅鏡輕易不會打碎,也正好暗喻了那個時代的愛情。不像現(xiàn)在,竟是玻璃做的,哪禁得起摔呀———這使我想起了現(xiàn)代愛情。
對鏡子中的影像,相信每個女人都是采取凝視的態(tài)度,那是真真切切的另一個自己。但,你所面對的,只是一個虛擬的影像,摸不著,捉不住。總讓人覺得它像滾滾紅塵中的一些心事:可望而不可及。
對于鏡子而言,最終的結果只能是這樣的黯然:我只是一片云,偶爾投影在你的波心。
水中月,鏡中花,女人如花,不錯。但,這是些害怕枯萎,最終而又不得不枯萎的花,不管你是月季、杜鵑、茉莉,抑或玫瑰。所以說,一不留神就攬鏡自照的女人,除了補妝之外,還有另一層含義,那就是及早發(fā)現(xiàn)頭發(fā)中舉著白旗的叛徒以及在眼角撒網(wǎng)的魚兒。白發(fā)與皺紋,都是女人最大的敵人,當鏡子向女人報告:你已經不再年輕……我真的不知道,女人的內心該掀起怎樣的波瀾。
但鏡子的可信賴之處,也正是因為它的毫不隱瞞,現(xiàn)代美容術,可以延緩衰老,使女人“顯年輕”。但,沒有皺紋的老祖母是可怕的。
當你在鏡中發(fā)現(xiàn)自己的頭發(fā)染霜,雙鬢的雪線也漸漸升高,女人啊,別沮喪,這世間還有一種美麗,它的名字就叫滄桑。
女人的一生,有許多時光,是要在鏡前流連的。我想把她一生中的某一個時刻定格,讓她靜靜地端詳鏡中的自己———這哪是端詳,分明是閱讀。閱讀凡塵俗世在額頭、眉梢、嘴角、鼻尖留下的印跡。這時候的女人是幸福的,因為她閱讀的是一部大書———哪怕自己的臉像一本通俗讀物,她也會當做世界名著來讀。
然而,一旦到了婚后,女人照鏡的時間就大幅度減少了,即使有些閑暇閱讀鏡中的那張面孔,怕也只能讀出煙火人間的油鹽醬醋。
不過,有一種鏡子,是女人最喜歡照的,哪怕這個女人很丑,她也恨不得一天照七次八次甚至更多,這種鏡子,就是孩子的眼睛———純凈、澄澈、透明……
在這樣的鏡子面前,女人真的可以自豪地說:流光啊,你可以拿走我的美麗和年輕,但你拿不走我臉上幸福的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