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富豪現(xiàn)在都在成立家族基金,這樣有利于家族財富的傳承,另外也能減少遺產(chǎn)稅。另外提前設立家族基金,還能有利于提前確定財富分割的問題,避免未來家族陷入爭奪家產(chǎn)的問題。
李嘉誠很早就在海外設立了家族基金,現(xiàn)在他也把家族基金傳給了兒子李澤鉅。另外的許多著名富豪都紛紛用了這個策略。
不過有一個富豪也在海外設立了家族基金,結(jié)果卻是弄巧成拙。這個富豪就是千億富豪王永慶。在10年之前,財富能夠跟李嘉誠相提并論的華人富豪也只有王永慶了。2008年王永慶突然去世,引起了巨大的紛爭。
最大的問題就是王永慶遺產(chǎn)繼承的問題。王永慶一生有3個妻子跟10個子女,其中有1個女兒不是親生的。這10個子女中只有2個兒子,不過其中一個被王永慶趕出了家門。
王永慶作為身家?guī)浊|的大富豪,當時統(tǒng)計出來的財富只有幾百億。當時王永慶公開的財富只有臺塑集團旗下三家上市公司的股份,價值大約是幾百億。這跟王永慶的財富似乎不符合。
原來從2001年開始,王永慶就把財富都轉(zhuǎn)移到了海外。在2001年到2005年之間,王永慶在海外設立了5個信托基金,其中4個在百慕大,另外一個在美國。2008年王永慶去美國出差,結(jié)果在美國突發(fā)疾病去世。
王永慶雖然已經(jīng)設立了信托基金,但是卻沒有留下遺囑,這就給他的子女繼承埋了一個坑。王永慶在海外的資產(chǎn)大約有2600多億,包括5個信托基金跟瑞士銀行的現(xiàn)金存款等等。
不過由于王永慶沒有留下遺囑,他們的子女只能繼承他在中國的資產(chǎn),而無法繼承他在海外的資產(chǎn)。王永慶在去世之前,成立一個7人的管理小組,這7個人同時也是臺塑集團的接班人,其中的核心人物就是王永慶的侄子王文淵。
臺塑集團是王永慶跟弟弟王永在一起創(chuàng)辦的。王永慶兩個兒子一個被趕出家門,另外一個則是身患重病,于是王永慶就選擇了侄子來接班。王文淵是王家第二代中年紀最大的,能力也十分出眾,由他來接班也合情合理。
王永慶成立的這個7人管理小組負責管理王永慶在海外的5個信托基金,不過他們卻沒有受益權(quán)。其實這7個人也都是王家的第二代。
?王永慶給子女們埋了一個坑,那就是子女只能管理這些資產(chǎn),卻不能繼承這2600多億的資產(chǎn)。這就好比給了一套豪宅,但是你只能負責管理,但是自己卻不能去住。
為此當時王永慶的大兒子王文洋就提出了異議,要求徹查父親在海外的所有資產(chǎn)。不過王永慶的其他子女卻不同意。王永慶的女兒則說,父親早就有意把遺產(chǎn)都捐給慈善事業(yè),之前已經(jīng)讓有繼承權(quán)的子女都簽署了放棄繼承權(quán)的協(xié)議。換句話說,王永慶成立這5個信托基金是用來做慈善用的,而不是留給子女的。
不過由于王永慶匆匆去世,這2600多億的資產(chǎn)就成為了不解之謎。王永慶在中國的資產(chǎn)也引起了家族的爭奪。王永慶的大兒子雖然被趕出了家門,但是他早就過繼給了大房。大房沒有子女,所以他就成為了大房法律上的兒子。于是他提出大房是唯一合法妻子,可以繼承一半的家產(chǎn),這又引起了不滿,結(jié)果三房也不滿。
最后大房分到了王永慶在中國一半的家產(chǎn),不過她把這300億拿出一半分給了二房跟三房的人,算是平息了一場風波。不過現(xiàn)在王永慶在海外2600多億信托遺產(chǎn)的官司仍在持續(xù)中。
千億富豪晚年把資產(chǎn)都轉(zhuǎn)移到海外,結(jié)果突然去世了,子女無法繼承,王永慶一身為慈善付出了非常多,按照正常來說,他肯定是要把這些錢捐給慈善事業(yè)的。王永慶曾經(jīng)在中國捐建了1萬所希望小學,王永慶雖然去世多年,但是這個工程依然還在進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