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姓氏種類繁多,可以說只有你想不到的,沒有不存在的姓氏,我們平時最為常見的是單姓、復姓,而在實際的中國姓氏中,更有三字、四字、甚至是五字以上的姓氏,而這些姓氏一般都是少數民族的姓氏,今天我們要講的是中國最嚇人的姓氏,不管起什么名字都讓人害怕,家族卻以此姓為榮。
人都有生老病死,“死”像“生”一樣作為一種人類發(fā)展的常態(tài),卻往往會讓人談“死”色變,雖然每個人最終的結果都是難逃一死,但還是讓人無法接受。所以,但凡能夠避開“死”的事情,都會減少發(fā)生,以免掃了興致。
就在大家談“死”色變的時候,而在中國的姓氏中卻存在這樣一個“獨特”的姓氏,之所以說這個姓氏“獨特”,那就是這個姓氏以人人懼怕的“死”字為姓,不得不承認這是一個極其少見的姓氏。
可以說這個姓氏無論叫什么名字,都會感覺讓人害怕,但作為一個非?!安灰话恪钡男帐蟻碇v,死姓是一個非常小眾的姓氏,自然會引起學者們的格外關注。
在中國科學院的調查結果中,“死氏”在“難氏”、“山氏”等三小姓中名列在倒數第二位,人口總數在千人左右。因此,死姓家族的人經常會以此姓為榮,畢竟這樣的姓氏實在是太為稀有,并且隨著時間的推移,死姓的人口也呈現減少狀態(tài)。
據專家們研究得出,死姓本是鮮卑族的一個姓氏,追溯根源可以追到南北朝時期鮮卑拓跋部族中的一個氏族。熟悉歷史的朋友都知道,南北朝時期是我國各民族的一個大融合時期,這個期間很多民族的部落因此而興起,但也有很多被融合于漢族文化之中。
而鮮卑族作為一個異軍突起的民族,由拓跋珪建立了北魏政權,開啟了北朝的第一個王朝,鮮卑族由此而不斷壯大起來。后來很多隋唐時期的人物的出身都與鮮卑族有很大的關系,甚至可以說后來的隋唐是與漢族相融合的鮮卑混血家族。
隋文帝楊堅的皇后就是鮮卑族的后裔;唐高祖李淵的生母元貞太后是鮮卑族貴族的第四個女兒;唐高祖的紇豆陵氏皇后也是鮮卑族;而唐太宗的皇后長孫氏也是鮮卑族。
由此可以看出鮮卑族是一個非常龐大、而且又極具勢力的民族,而死姓就是南北朝時期的漢化產物。鮮卑拓跋部中有四個姓氏部落,之后其中的一個部落被漢化而改稱為“死”姓,并且隨著北魏孝文帝拓跋宏的一聲令下,與大多數鮮卑民族一樣逐漸融入漢族。
死姓在后來的流傳之中,也曾產生過很多的變化,要么是因為家族想隱藏于民間、要么是覺得死姓的姓氏太過于“另類”,因而采用其諧音為姓的人大有人在,比如“肆、亖”姓等等,最后皆簡化為“四”姓,而死姓由于各種的原因而逐漸減少。
尤其與“死”有關的名字,取什么都會讓人難以接受,相信有很大一部分古人會有這樣的想法,而改掉自己的姓氏。如果再遇到家族單傳時,難免這一旁支便就斷了。
因此,死姓發(fā)展到今天,大部分居住在現在的洛陽、開封等市,以河南一帶居多,而在寧夏的吳忠市等地區(qū)也有少量的分布,人數也只有在千人左右。
雖然這個姓氏與皇族之間有著極大的關系與榮耀,但不得不面對現實的是,死姓經過歷史長河的發(fā)展,慢慢淡出歷史的舞臺。即便這個姓氏有多大的榮寵,但死姓的人口極為稀少,這也是死姓的人口呈現遞減趨勢的主要原因吧。